《黑河流域藍綠水研究》是依託北京林業大學,由劉俊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大研究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河流域藍綠水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林業大學
- 項目負責人:劉俊國
- 項目類別:重大研究計畫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藍綠水研究引發了科學界對水資源概念及評價的重新思考,逐步影響著人類對水資源管理的思維方式,已經成為水文水資源領域研究熱點。在我國乾旱區內陸河流域,對水循環的認識仍然是以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為主,對流域生態系統及人類極其重要的綠水(源於降水、存儲於土壤並通過植被蒸散消耗掉的水汽)及其用水模式卻了解甚少。
本研究擬選擇乾旱區典型內陸河流黑河為研究對象,以藍綠水研究為核心在流域尺度上集成水文-用水耦合模型,模擬藍綠水時空演變過程及人類和生態系統用水模式變化;套用耦合模型模擬在僅考慮氣候變化、僅考慮人類活動以及綜合考慮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三種情景下藍綠水形成過程,分析藍綠水演變的自然和人為驅動機理。
通過研究乾旱區黑河流域藍綠水演變,探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生態-水文過程回響機制,為國家內陸河流域綜合管理、水安全、生態安全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理論和科技支撐。
結題摘要
藍綠水研究引發了科學界對水資源概念及評價的重新思考,逐步影響著人類對水資源管理的思維方式,已經成為水文水資源領域研究熱點。
該項目以乾旱區內陸河流域黑河為研究對象,採用SWAT水文模型,在流域尺度上揭示了1960-2010年藍綠水空間分布規律與歷史演變趨勢;結合S-M-K等統計檢驗方法與SWAT水文模型,闡明了1960-2010年間黑河流域、上中下游及各子流域三種空間尺度藍綠水演變趨勢、變化幅度及突變規律;採用標準化降水指數和降水距平指數等方法確定流域典型乾濕平年份,並分析不同典型年份藍綠水時空變化特徵;採用用水模型,評價了2004-2006年藍綠水足跡及年內分布特徵,並結合藍綠水資源狀況,定量評價了黑河流域水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採用投入產出表法和用水模型,定量評價了黑河流域及甘肅省1997年、2002年、2007年三個年份、不同用水部門水資源消耗及虛擬水交易,探討了黑河流域實體水與虛擬水相互轉化的規律。
該項目將水文-用水-經濟模型耦合,構建了內陸河流域藍水-綠水、實體水-虛擬水的廣義水資源評價體系,刻畫了黑河流域水資源使用的不可持續性和節水型社會建設以後技術節水明顯但總體節水效果不明顯的特徵,並闡明了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引發的“反彈效應”導致農業生產擴張、出口增加是導致節水型社會節水不明顯的重要原因。研究結果加深了對藍水、綠水和虛擬水相互轉化規律的科學認識,並為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以保障黑河流域水安全、生態安全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