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
- 成立時間:1945年10月30日
- 下轄部隊:河南、江漢、鄂東、一、二、六、七縱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大軍區之一。1945年10月30日成立,下轄河南軍區、江漢軍區、鄂東軍區、一、二、六、七縱隊。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重建中原軍區,下轄豫皖蘇軍區、豫西軍區、桐...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簡稱中野,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1949年2月改編為第二野戰軍。它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129師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基本概況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原軍區所屬陝南軍區機關和部隊為基礎編成。1949年5月1日,根據軍委命令,陝南軍區第十二旅、第十七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軍。1985年第19軍被撤銷,第55...
1949年5月4日,中原軍區軍政大學進駐南京孝陵衛(今:南京理工大學),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6月中旬正式開學招生,蘇、滬、浙、皖等地一萬餘名青年入校學習。1949年10月,第二野戰軍進軍大西南,軍政大學隨之...
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南省鄭州警備區(Zhengzhou Police Area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enan Province,簡稱鄭州警備區),前身為中原軍區豫西第三、第四軍分區,1949年1月成立至今,先後經歷了11次變遷。2004年11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鄂豫皖邊突破國民黨軍圍攻的戰略轉移行動。1946年6月下旬,蔣介石破壞國共雙方於1月簽訂的停戰協定和5月簽訂的《漢口協定》,調集30萬軍隊將中原軍區5萬餘人包圍在湖北北部宣化店地區,軍區司令員李先念、政治...
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武裝部,簡稱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武裝部,為副(縣)團級單位,受中共鄭州市中原區委、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南省鄭州警備區的雙重領導。歷史沿革 1959年3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
1949年3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在安徽省阜陽縣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軍,隸屬第二野戰軍第三兵團。曾紹山任軍長,鮑先志任政治委員,鄭國仲任副軍長,鐘漢華任副政治委員,楊國宇任...
從抗戰勝利到中原解放軍勝利完成戰略轉移和外線作戰任務的兩個年頭,正是國民黨反動派實行戰略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戰略防禦,決定中國命運的最關鍵階段。在中原突圍以前,國民黨反動派由於夢想消滅中原解放軍,不惜分散兵力,調動大量軍隊...
陝南軍區包括湖北省兩鄖地區等。1949年5月1日,全軍部隊進行整編時,又以陝南軍區為基礎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軍(兼陝南軍區,屬中原軍區建制)。軍長劉金軒、第一政委張邦英、政委汪鋒、副軍長陳先瑞、副政委李耀。第19軍組成後,即從...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供給部部長。1946年在中原突圍中犧牲。人物生平 1927年2月,農民運動的火種從湖南農村傳到了大別山區,吳先元積極報名參加了村裡的農民協會,斗土豪、分田地,投入到如火如荼的農民運動之中。這年11月13日,...
1949年1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華北軍區第13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1軍。部隊沿革 部隊前身 1948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決定,華東野戰軍獨立師(由1946年6月中原軍區向東突圍的第1縱隊第1旅改編而成,1947...
解放前期 1945年8月15日,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羅榮桓等提出部隊番號改稱“人民解放軍”,山東軍區機關稱山東解放軍總部。1945年8月26日,在《中共中央關於同國民党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中,又一次正式出現“解放軍”的提法。1...
五大戰區臂章圖案中混合了鋼槍(陸軍)、飛翅(空軍)、鐵錨(海軍)、飛彈(火箭軍)、指揮刀(原總部元素)。戰區分布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與原南京軍區轄區相同,加上軍區內的東海艦隊、空軍、火箭軍、武警,司令部駐南京,陸軍...
(根據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九日《人民日報》刊印)創作背景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第一年殲滅國民黨軍112萬人。1947年6月底,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以主力一部挺進中原,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在外線大量殲滅國民黨軍;以部分主力和...
49師的前身是46年1月由冀魯豫軍區部分基幹武裝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旅,47年8月1日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1旅,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31旅,49年3月1日隨所在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49師。該師...
解放戰爭時期,第三野戰軍在華東軍區和兄弟野戰軍的配合下,在華東、中原、華北各級人民政府和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援下,勝利地完成了保衛老解放區、創建新解放區、解放華東大陸和部分沿海島嶼的任務。在戰爭中,第三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245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志堅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三十一軍軍長,總政治部高級幹部文化班學員,軍事學院戰役系學員,舟嵊要塞區司令員,政治學院學員,瀋陽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顧問,南京軍區顧問等職。1950年...
軍區介紹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主力由北平(今北京)、天津地區南下,進軍中南。5月,其領導機關進至河南省開封后,為統一華中地區的作戰指揮,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第四野戰軍與中原軍區合併,組成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林彪任...
10月,第1縱隊、豫皖蘇軍區部隊參加鄭州戰役。11~12月參加淮海戰役。1949年初,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豫皖蘇軍區部隊、第1縱隊第20旅在河南省鹿邑縣五台廟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第1縱隊大部組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震同志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新疆分局第一書記,新疆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等職。他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創造性地執行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人民解放軍既是戰鬥隊又是工作隊和生產隊的任務,領導剿滅土匪、...
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大軍區,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設定的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西北軍區、西南軍區。六大軍區與當時六個中央局和六大行政區的劃分一致。這一體制實行了5年多。歷史沿革 解放戰爭後期,為適應戰略決戰的...
1949年2月至3月,根據豫西區黨委、豫西行署和豫西軍區通知,豫西一地委、一專署、一軍分區分別改為洛陽地委、洛陽專署和洛陽軍分區。1949年3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發布命令,由豫皖蘇軍區、豫西軍區、桐柏軍區、鄂豫軍區的河南...
1949年5月,中原軍區改組為華中軍區。華中軍區前身為中原軍區部隊和南下的解放軍第四野戰軍。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直轄的一級軍區共5個,即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和西北軍區。到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
在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鬥,殲滅國民黨軍隊55.5萬人,其中包括國民黨軍隊“五大主力”中的第五軍和第十八軍。這一勝利,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使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中心地帶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
1949年2月19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中原野戰軍第1縱隊第1、第2旅依次改稱第46、第47師,連同由豫皖蘇軍區獨立旅改編的第48師,以及隨營學校,共2.5萬餘人,在河南省沈丘縣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