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大軍區之一。1945年10月30日成立,下轄河南軍區、江漢軍區、鄂東軍區、一、二、六、七縱隊。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重建中原軍區,下轄豫皖蘇軍區豫西軍區桐柏軍區鄂豫軍區皖西軍區江漢軍區陝南軍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
  • 成立時間:1945年10月30日
  • 下轄部隊:河南、江漢、鄂東、一、二、六、七縱隊
歷史沿革,第一個中原軍區,第二個中原軍區,主要領導,

歷史沿革

第一個中原軍區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央軍委為適應形勢的需要,於1945年10月30日將新四軍第5師八路軍河南軍區部隊、冀魯豫軍區部隊一部與自湘粵邊北返的八路軍南下支隊(第359旅主力)組成中原軍區,李先念任司令員,鄭位三任政治委員,王樹聲任副司令員,王震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首道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後任質斌任副政治委員),朱早觀任副參謀長,劉型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轄河南軍區(司令員韓東山,政治委員劉子久)、江漢軍區(司令員賀炳炎,政治委員鄭紹文)、鄂東軍區(司令員張體學,政治委員聶洪鈞)和第1縱隊(司令員由王樹聲兼,政治委員戴季英)、第2縱隊(司令員文建武,政治委員任質斌)。中原軍區在以河南省桐柏山、湖北省大洪山大悟山為中心的地域內,堅持與國民黨的軍事進攻和經濟封鎖進行鬥爭。
1946年6月下旬,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調集30萬人的兵力圍攻中原軍區部隊。為保存力量,中原軍區以一部兵力向東佯動,領導機關率主力部隊向西突圍。向東佯動的部隊到達蘇皖解放區後,列入華中軍區序列;向西突圍的部隊,分別在鄂西北和鄂豫陝邊界地區創建游擊根據地,並成立了鄂西北、鄂豫陝軍區,堅持游擊戰。此後,第359旅返回陝甘寧解放區,其餘部隊大部陸續轉到晉東南解放區,列入晉冀魯豫軍區建制。至此,中原軍區實際上不再存在。

第二個中原軍區

1946年12月,以水東軍分區等為基礎組建豫皖蘇軍區。1947年5月4日,中央指示:劉鄧軍十萬立即開始休整,巳東以前完畢,巳東後獨力經冀魯豫出中原,以豫皖蘇邊區冀魯豫邊區為根據地,以長江以北,黃河以南,潼關、南陽之線以東,津浦路以西為機動地區,或打鄭漢,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別山,均可因時制宜,往來機動,並與陳粟密切配合行動,凡有共同作戰之處陳粟軍受劉鄧指揮。
1947年7~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陳(賡)謝(富治)集團和華東野戰軍主力轉入外線作戰,分別向大別山地區、豫西地區和豫皖蘇邊區進軍,經略中原。至1948年3月,殲滅國民黨軍20餘萬人,在中原地區開闢了有3000萬人口和20餘萬平方千米地區的新解放區。
1948年5月9日,中央軍委決定重建中原軍區,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陳毅(仍任華東軍區司令員和華東野戰軍司令員、政治委員)、李先念任副司令員,鄧子恢任副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曾希聖任副參謀長。下轄豫皖蘇軍區(司令員張國華,政治委員吳芝圃)、豫西軍區(兼司令員曾希聖,政治委員張璽)、桐柏軍區(司令員王宏坤,政治委員劉志堅)、鄂豫軍區(司令員王樹聲,政治委員段君毅)、皖西軍區(兼司令員曾紹山,政治委員彭濤)、江漢軍區(司令員張才千,政治委員劉建勛)及陝南軍區(司令員劉金軒,政治委員汪鋒)。
1948年6月粟裕任豫皖蘇軍區司令員,張國華任副司令員,宋任窮任政治委員。中原軍區部隊參加宛西戰役豫東戰役襄樊戰役鄭州戰役淮海戰役等一系列重大戰役,為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進軍中南到達中原地區後,中央軍委決定中原軍區與第四野戰軍合併,組成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
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任務和要求,中央軍委於1948年11月1日發出《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規定地方部隊的建制屬於軍區系統。軍區分四級。與中央局同級並受其領導者為第一級軍區(即大軍區),有五個,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中原軍區、華東軍區東北軍區華北軍區

主要領導

1945年成立的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政委鄭位三。
1948年重建的中原軍區,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