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皖蘇邊區

豫皖蘇邊區

豫皖蘇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是彭雪楓同志等為首開創的,是全國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8年夏,徐州開封淪陷後,中共中央、毛澤東指示中共河南省委,向豫皖蘇魯四省敵後發展,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游擊區。1938年9月30日,彭雪楓奉命率新四軍游擊支隊373人,由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誓師東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豫皖蘇邊區
  • 性質:抗日民主根據地
  • 開創者彭雪楓
  • 創立時間:1939年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

部隊在杜崗會師,白馬驛整編後,繼續東進。
1939年1月游擊支隊分三批挺進豫皖蘇,進駐永城縣書案店,在永南、渦北積極發動民眾,開展抗日游擊鬥爭。
至1939年冬,豫皖蘇抗日民主根據地初具規模。它東抵津浦路東側,西依黃泛區,北至隴海路,南達淮河地區,面積6萬多平方里,人口近400萬,是聯繫華北、華中兩大戰略區的樞紐。新四軍六支隊(由游擊支隊改稱,後又改稱八路軍第四縱隊)得到很大發展,擁有三個主力團、四個總隊,約1.7萬餘人。根據地加強了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成立了豫皖蘇邊區黨委,下轄睢杞太特委、路南地委、渦澮地委、皖北特委、皖東北工委等;成立了邊區政權的最高領導機關———豫皖蘇邊區聯防委員會,領導蕭縣永城夏邑宿縣4個縣政府及懷蒙等5個辦事處及睢杞太游擊區的部分基層政權;建立了工人、農民、青年、婦女等民眾團體和統戰組織;開展了根據地的財政經濟工作,發展了邊區的文化宣傳和教育衛生事業;採取多種措施發展農業生產,改善人民生活、穩定社會秩序。
1941年初,日、偽及國民黨反共軍大舉向豫皖蘇邊抗日民主根據地進攻,新四軍四師(由八路軍第四縱隊改稱)奉命於1941年5月轉移到津浦路東。
1944年8月,在津浦路東堅持敵後抗戰的新四軍四師,組織西征部隊,跨過津浦線,收復路西失地,恢復並發展了豫皖蘇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9月11日,彭雪楓在夏邑縣八里莊戰鬥中,不幸壯烈殉國。)
1944年12月11日,淮北二地委、二專署、二軍分區成立,下轄蕭縣、宿西、永城、夏邑、永商亳、永渦等8個縣委和縣抗日民主政府,共有黨員7262人,包含57個區委,376個支部,同時建起57個區政府,438個鄉政府,2000多個保公所。根據地加強了武裝建設,推行公平負擔,實行減租減息,恢復學校,興辦教育。
豫皖蘇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處在敵、偽、反共軍的夾擊中。在豫皖蘇地區,新四軍四師對敵偽作戰3078次,攻克據點117處,斃傷日偽軍25953人,繳獲長短槍35981支,沉重打擊了日偽及國民黨反共軍的氣焰。豫皖蘇抗日根據地為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可靠的後方,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礎。它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解放戰爭時期

豫皖蘇邊區,是抗日戰爭時期建立的民主根據地之一。全面內戰爆發後,大部地區被國民黨軍占領。
1947年9月,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率西線兵團並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第12縱隊,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以主力打到外線去的指示,為配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和陳謝兵團挺進豫西的作戰行動,向豫皖蘇邊界地區挺進。
9月26日起,華東野戰軍第1、第3、第4、第6、第8縱隊和南下大別山歸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2縱隊,從徐州至開封間越過隴海鐵路南下,進入豫皖蘇邊區。隨後,除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2縱隊繼續南下外,其他各縱隊在豫皖蘇軍區部隊配合下,機動作戰,發動民眾,建立政權,實行土地改革。
至10月26日,共殲滅國民黨正規軍和地方保全團隊1萬餘人,攻克杞縣、尉氏、鄢陵等24座縣城,擴大了解放區。除沙河以北原有的3個專區和軍分區外,又在沙河以南、淮河以北建立了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3個專署和軍分區。
至此,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與在大別山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和在豫西的陳謝集團遙相呼應,在中原地區構成了“品”字形的陣勢,為爾後在這個地區大量殲滅國民黨軍,建立鞏固的中原解放區打下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