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豫皖蘇邊區

進軍豫皖蘇邊區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向平漢鐵路以東、津浦鐵路以西、隴海鐵路以南、淮河以北河南、安徽、江蘇3省邊界地區進軍的戰略行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進軍豫皖蘇邊區
  • 外文名:Marching into Henan-Anhui-Jiangsu Border Region
  • 背景:解放戰爭
  • 時間: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
簡介,過程,結果,

簡介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和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向隴海鐵路以南、淮河以北、平漢鐵路以東、津浦鐵路以西之豫皖蘇邊區進軍的戰略行動。

過程

豫皖蘇邊區,是抗日戰爭時期建立的民主根據地之一。全面內戰爆發後,大部地區被國民黨軍占領。留在該地區堅持鬥爭的為晉冀魯豫軍區所屬豫皖蘇軍區部隊。1947年9月,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率西線兵團並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第12縱隊,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丁“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的指示,為配合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挺進大別山和陳(賡)謝(富治)集團挺進豫西的作戰行動,繼沙十集戰役後,向豫皖蘇邊界地區挺進。9月26日起,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和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在魯西南地區掩護,華東野戰軍第1、第3、第4、第6、第8縱隊和南下大別山歸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2縱隊,從徐州開封間越過隴海鐵路南下,進入豫皖蘇邊區。隨後,除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2縱隊繼續南下外,其他各縱隊在豫皖蘇軍區部隊配合下,劃定地域,機動作戰,破擊鐵路,殲滅小股敵正規軍、民團及上匪,發動民眾,建立政權,實行土地改革。每師撥出1個營的兵力,並抽調幹部,建立基十武裝。至10月26日,共殲滅國民黨正規軍和地方保全團1萬餘人,攻克杞縣尉氏鄢陵西華商水項城、亳縣(今亳州)、臨泉夏邑蒙城泗縣靈璧等24座縣城,擴大了解放區。除沙河以北原有的3個專區和軍分區外,又在沙河以南、淮河以北建立了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3個專署和軍分區。至此,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與在大別山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和在豫西的陳謝集團遙相呼應,在中原地區構成了“品”字形的陣勢,為之後在這個地區大量殲滅國民黨軍,建立鞏固的中原解放區打下了基礎。

結果

進軍豫皖蘇邊區的勝利,打亂了國民黨軍的部署,使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和陳(賡)、謝(富治)集團在中原構成了“品”字形的有利態勢,為爾後在中原戰場進行大規模作戰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