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是國內第一家非獨立法人的以人文科學為主的,由中國人民大學與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巴黎四大)、法國保羅-瓦萊里大學(蒙彼利埃三大)、KEDGE商學院(由波爾多商學院和馬賽商學院合併)共同合作創辦的第一家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隸屬於中國人民大學的非獨立法人辦學單位。校區位於蘇州市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實行三語教學。學院和人大分開招生。本科四年後,學生將獲得中法兩國名校學士學位,並於第五年優先進入法方合作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中法學院中方院長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朱信凱,法方院長為法國保羅—瓦萊里大學副校長魏讓方(Jean-François VERGNAUD)教授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 
  • 英文名:Institut franco-chinois de l'Université de Renmin de Chine(French)
  • 簡稱:人大中法
  • 創辦時間:2012年6月12日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屬性:211,985,111
  • 所屬地區:中國 
  • 現任校長:劉偉
  • 知名校友:吳玉章、王小波、肖揚、劉強東
  • 主管部門:教育部
  • 碩士點:183
  • 博士點:124
  • 校訓:實事求是
  • 主要院系:國民經濟管理金融法語
  • 國家重點學科:16個
  • 主要獎項:13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內地第5
    2013中國高校通用就業力排行第一
    中國校友會網六星級頂尖大學之一
    2014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排行第三
    2014最具媒體影響大學排行第三
    2012學科評估九學科排名全國第一
    CSSCI論文數量連續八年全國第一
歷史沿革,辦學理念,合作大學,辦學理念,辦學願景,發展定位,人才培養,

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併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從1950年至今,國家歷次確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均位居其中。
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
現在學校是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教育部,是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的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學校擁有17名第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有14名教授入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人數居全國高校前列。

辦學理念

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是經中國教育部批准,由中國人民大學與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巴黎四大)、保羅—瓦萊里大學(蒙彼利埃三大)、KEDGE商學院共同合作創辦的第一家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隸屬於中國人民大學的非獨立法人辦學單位。中法學院中方院長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朱信凱,法方院長為法國保羅—瓦萊里大學副校長魏讓方(Jean-François VERGNAUD)教授 。
中法學院位於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她沐浴著蘇州2500多年的歷史文化傳統,同時也享受著中國—新加坡工業園經濟社會高度發展的成果。中法學院所在的獨墅湖科教創新區被教育部授予“高等教育國際化示範區”稱號,該示範區為全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合作模式種類最全、學歷體系最完整的區域。
中法學院秉承中國人民大學“實事求是”的校訓,牢記“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人大精神,按照“高水平、有特色、國際性”的發展定位,以培養能夠在東西方兩個文化平台上自由行走的國際性人才為目標。
中法學院教學方案與本部同等,師資團隊由中國人民大學本部、法方合作院校派出的骨幹教師組成。法語教學由法國大使館法語聯盟派老師上法語課。中法學院堅持中英法三語教學,2/3課程採用國際師資授課。中法學院努力營造國際化的校園環境,接受法國留學生來校學習,創造中法兩國學生直接交流的氛圍。
中法學院圍繞中國人民大學和法國合作院校的優勢學科,目前開設了金融學專業、國民經濟管理專業和法語專業
中法學院採取“五年三學位”的培養計畫。中法學院學生第一學年、第二學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學習,其中包括法語和英語的強化學習;第三學年赴法方合作院校學習,合格者獲得法國學士學位;第四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學習,合格者獲得中國人民大學本科學歷、學位(學位學歷與本部無異),並且這一年學習等同於法國碩士第一年水平;第五學年學生可自願選擇赴法方合作院校進行碩士第二年的課程,合格者獲得法國碩士學位。
中國人民大學現有5個校區,西郊的校區,老校區,蘇州校區,北校區,及剛批准建立的通州校區(暫未建成)。中法學院地位與其它學院(如財政金融學院、經濟學院)一樣,是非獨立法人(法人是人民大學),中法學院僅僅為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個學院,中法學院學生學籍仍在北京。

合作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中國人民大學廣大師生髮揚“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人大精神,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從1950年至今,國家歷次確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均位居其中。目前學校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
巴黎索邦大學(巴黎四大)創辦於1253年,是以文學、語言、藝術、社會與人文科學為主的歐洲著名大學, 在人文科學領域開設學科最多、範圍最廣的大學,被譽為“歐洲大學之母”、“語言文學研究的聖殿”。學校不僅擁有國際一流的教授、專家,還聘請幾十位世界著名學者和諾貝爾獎獲得者來校任教,無愧於世界人文社科領域頂尖高等學府的稱謂。大學坐落在學府林立,藝術氣息濃厚的巴黎拉丁區,擁有著世界上最古老的校園和歷史悠久的著名建築。
保羅—瓦萊里大學
保羅—瓦萊里大學(蒙彼利埃三大)成立於1421年,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三所大學之一,法國著名公立大學。學校自中世紀以來,成功地融合了文學、語言、藝術、人文科學等諸學科領域,以其深厚的人文科學研究而聞名於世,並見長於社會經濟管理專業、語言文化專業,是法國南部地區最重要的大學。
2012年1月,法國兩所知名高等商學院——波爾多高等商學院(BEM)和馬賽商學院(EUROMED)聯合組建KEDGE商學院。波爾多高等商學院和馬賽商學院都是法國有悠久歷史的著名商學院。法國馬賽商學院成立於1872年,是法國歷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商學院,擁有百年歷史,位列世界一流、歐洲頂級商學院,目前學校在全法商學院排名第七,躋身歐洲前二十強,優勢學科為金融經濟學。波爾多高等商學院由波爾多工商會創辦於1874年,提供商業、管理和經營等方面的高附加值教育課程,在工業管理教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中法學院建設歷程
2009年9月,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開辦中法財務金融碩士項目。
2010年3月,在國際學院中法碩士項目日益成熟的基礎上,法方合作院校提出希望能夠在中國成立一個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法學院,將中法教育、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推進到一個新高度的構想。
2010年7月,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作為中法學院試驗培養的第一屆金融本科實驗班由學校招生就業處統一在當年高招中招生。當年9月,首批57人在學校本部入學,次年9月進入國際學院學習,並於2012年8月赴法國高校進行第三學年的學習。
2010年10月22—23日,首屆中法高等教育論壇在滬舉行。在此期間,時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與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巴黎四大)校長Georges MOLINIE、保羅—瓦萊里大學(蒙彼利埃三大)校長Anne FRAISSE、馬賽商學院校長Bernard BELLETANTE共同簽署了《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合作協定》,法國駐華大使蘇和(Hervé LADSOUS)等中法兩國教育部、外交部及有關大學校長出席並見證簽約儀式。這份《合作協定》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申報中法學院的基礎性法律檔案。
2011年7月28日,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專家組來人民大學考察。專家組就我校申請設立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2011年10月,教育部下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申請設立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的意見》,要求我校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合作方案和教學計畫,迎接專家組再次實地評審。
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專家組再次來到人民大學實地考察,了解人民大學申辦中法學院的完善情況。考察後,教育部專家組對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的籌辦給予了高度肯定。
2012年3月27日,教育部正式發出《教育部關於同意設立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的批覆》(教外綜函〔2012〕14號)。檔案明確了中法學院的辦學主體、性質、規模、地點和辦學要求等一系列重要事項。
2012年4月6日,學校召開中法學院建設專題辦公會議。會議討論了學校領導《關於辦好中法學院的基本思路》,認為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國人民大學設立中法學院意義重大,要舉全校之力辦好中法學院,為全校推進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國際性、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做出良好示範。
2012年6月12日,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成立大會在蘇州隆重舉行。會議前夕,還舉行了“樂湖之夜——慶祝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成立文藝晚會”,中外來賓和師生代表三百餘人參加。至此,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正式宣告成立。

辦學理念

“高水平、有特色、國際性”

辦學願景

創立世界一流、獨具特色的人文社科精英學院

發展定位

培養高水平人才的基地、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國家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對外教育合作的“排頭兵”和“示範區”、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國際交流和教育合作的一面旗幟。

人才培養

以培養能夠在東西方兩個文化平台自由往來的“國民表率、社會精英”為目標,打造具有國際視野、多元文化素養、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全球領袖精英和複合型、實用型高端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