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 簡介 中國工商銀行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總行位於
北京 復興門內大街55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
國有銀行 ,也是
中國四大銀行 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也是
世界五百強 企業之一。基本任務是依據國家的法律和法規,通過國內外開展融資活動籌集社會資金,加強
信貸 資金管理 ,支持企業生產和技術改造,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
中國工商銀行 經營狀況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1.8萬個機構網點和36萬名員工,自助銀行1610家,ATM機19026部。截至2005年末,中國工商銀行各項存款餘額5,736,866,000,000元,各項貸款餘額3,289,553,000,000元人民幣,2005年全年淨利潤達37,405,000,000元。截至2006年6月30日工商銀行擁有個人賬戶超過1.5億,公司賬戶超過250萬。2006年6月30日不良貸款比率為4.10%。工商銀行的各項指標符合
巴塞爾協定 的要求。
2014年末,工商銀行總資產達206,099.53億元,比2013年末增加16,922.01億元,增長8.9%;總負債190,726.49億元,比2013年末增加14,333.60億元,增長8.1%;全年淨利潤2,762.86億元,增長5.1%,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為1.4%,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E)為19.9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92%,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19%,資本充足率為14.53%。營業收入6,588.92億元,增長11.7%,其中利息淨收入4,935.22億元,增長11.3%,非利息收入1,653.70億元,增長13%;營業支出2,922.80億元,增長18.5%,其中業務及管理費1,762.61億元,增長6.6%,成本收入比下降1.28個百分點至26.75%。
2014年末,工商銀行公司客戶509.4萬戶,比2013年末增加35.9萬戶,有融資餘額的公司客戶14萬戶。根據人民銀行數據,2014年末,工商銀行公司類貸款和公司存款餘額保持同業第一,市場份額分別為11.17%和11.64%。
2003年英國《銀行家》雜誌按一級資本排序,中國工商銀行名列全球1000家大銀行的第十六位,連續五次入圍美國《財富》全球500強,並被美國《
遠東經濟評論 》評為中國高質量產品(服務)十強。2014年,獲評英國《
銀行家 》“全球最佳銀行”,蟬聯《銀行家》全球1000家大銀行榜首及美國《福布斯》雜誌全球企業2000強全球最大企業。
中國農業銀行 簡介 中國農業銀行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簡稱ABC,農行)成立於1951年,總行位於
北京 建國門內大街69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
國有銀行 ,也是
中國四大銀行 之一。總行設在
北京 ,是
中國金融 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
世界五百強 企業之一,在“全球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7位,
穆迪 信用評級 為A1。2010年7月15日和16日,農行A股、H股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2015年入圍由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品牌500強第23位。
中國農業銀行 經營狀況 2009年末總資產88,825.88億元,占全國銀行金融業資產總額的11.3%,是中國最具規模和實力的現代化商業銀行;各項存款74,976.18億元,各項貸款41,381.87億元,資本充足率10.07%,不良貸款率2.91%;淨利潤650億元,較2008年增長26.3%,2010年淨利潤949億元,利潤率增長率達到50%左右,
淨利潤增長率 居五大行之首。
2007年,中國農業銀行
標準普爾評級 為BBBpi;穆迪評級為A1/穩定。
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農業銀行整體改制(以下稱“改制”)為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稱“股份公司”),註冊資本為2600億元。股份公司於2009年1月15日依法成立。
2010年完成“A+H”
兩地上市 ,正式成為大型上市銀行。
股份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將完整承繼中國
農業銀行 的資產、負債和所有業務,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範圍和業務許可檔案上批准/核准的業務。中國農業銀行已有的營業機構、商標、網際網路域名和諮詢服務電話等保持不變,由股份公司繼續使用,各項業務照常進行。客戶毋需因改制而辦理任何變更手續。
2009年,中國農業銀行列英國《銀行家》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8位;2011美國《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127位。
2010年7月15日,農行公司網上發行的103.10億股在上交所掛牌交易;H股交易時間在7月16日在香港成功上市,至此四家國有大行全部完成“A+H”
兩地上市 。農行A+H股IPO在全球募集221億美元,成為歷史上全球資本市場最大
IPO 。
中國銀行 簡介 中國銀行是國內持續經營超過百年的銀行,也是國內全球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機構遍及中國內地及51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銀行主營傳統
商業銀行業務 ,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公司金融業務基於銀行的核心信貸產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創新的金融服務。個人金融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基於銀行卡之上的系統服務。金融市場業務主要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國際匯兌、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
中國銀行 經營狀況 1929年,中國銀行在倫敦設立了中國金融業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後,中國銀行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繼開設分支機構。中國銀行擁有遍布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網路,其中境內機構超過10,000家,境外機構600多家。1994年和1995年,中國銀行先後成為香港、澳門的發鈔銀行。
中國銀行所屬的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銀行(香港)”或“中銀香港”),於200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是一家在香港註冊的持牌銀行。中國銀行(香港)合併了原中銀集團香港十二行中十家銀行的業務,並同時持有香港註冊的
南洋商業銀行 、集友銀行和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的股份權益,使之成為中銀香港的附屬機構。中銀香港是香港地區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也是
香港銀行公會 輪任主席銀行之一。重組後的中銀香港於2002年7月在香港掛牌上市。
作為中國金融行業的百年品牌,中國銀行在穩健經營的同時,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創造了國內銀行業的許多第一,在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得到業界和客戶的廣泛認可和讚譽。
在近百年輝煌的發展歷史中,中國銀行在
中國金融史 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國銀行於1912年由孫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37年間,中國銀行先後是當時的國家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外貿專業銀行。中國銀行以誠信為本,以振興民族金融業為己任,在艱難和戰亂的環境中拓展市場,穩健經營,銳意改革,表現出了頑強的創業精神,銀行業務和經營業績長期處於同業領先地位,並將分支機構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國近現代銀行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中國銀行全資附屬投資銀行機構——
中銀國際 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銀國際”)是中國銀行開展
投資銀行業務 的運行平台。中銀國際在中國內地、香港及紐約、倫敦、新加坡設有分支機構,擁有高水準的專業人才隊伍、強大的機構銷售和零售網路。中銀國際全球性的管理運作,可為海內外客戶提供包括企業融資、收購兼併、財務顧問、定息收益、證券銷售、投資研究、直接投資、資產管理等在內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
中國銀行通過全資子公司
中銀集團 保險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和聯營公司經營保險業務。其中,在香港擁有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及其六家分公司、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東亮保險專業有限公司和堡宜投資有限公司,在內地擁有中銀保險有限公司,澳門地區有聯豐亨保險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7月的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在香港保險市場經營一般保險業務,業務品種齊全繁多,業務量多年位居當地同業前列。
中國建設銀行 簡介 經營狀況 經過近50年的改革與發展,建設銀行已經具備了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實力。到2004年6月末,資產總規模為37228億元,負債總規模為35223億元。資本充足率達到8.17%。按照境內外全口徑統計,全行不良貸款餘額657.1億元,不良貸款率為3.08% ,達到了銀監會要求的3-5%的標準。境內外營業性分支機構15401個,其中有6個海外分行,2個駐海外代表處。全行正式員工26.3萬人。同時,全資擁有建新銀行,並持有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43.35%的股權,持有
中德住房儲蓄銀行 75.1%的股權。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後,承繼原中國建設銀行商業銀行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和權益,將引入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實現股權多元化,完善
公司治理結構 。同時,將繼續全面推進各項管理改革,促進績效進步,努力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辦成一家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從此中國建設銀行在發展歷程中開始了新的征程!
交通銀行 簡介 交通銀行 (Bank of Communications,簡稱BOCOM,交行)始建於1908年,總行設在
上海 ,是
國有商業銀行 ,也是中國近代以來延續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近代中國的發鈔行之一。
中華民國成立後,交通銀行受中央銀行委託,與中國銀行共同承擔國庫收支與發行兌換國幣業務。1928年,國民政府立法院通過《交通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成為扶助農礦工商的專責銀行。交通銀行成立之初,總行設在北京。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交通銀行上海分行接管了位於
上海公共租界 外灘14號的
德華銀行 的文藝復興風格的4層大樓。1928年,隨著全國政治中心從北京轉移到南京,交通銀行也將總行遷到上海外灘14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交通銀行將總行遷到重慶。戰爭結束以後,1946年-1947年,上海總行重建為藝術裝飾主義風格的6層大樓。
交通銀行總行於1951年遷回北京,上海外灘14號行址由
上海市總工會 進駐。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繼續營業外,交通銀行國內業務分別併入當地
中國人民銀行 和在交通銀行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現稱中國建設銀行(港交所0939))。為適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1986年7月24日,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江西中路200號(原
金城銀行 大樓);現時,交通銀行總行已遷往
上海浦東 的銀城中路188號。2004年,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投資了近17億美元,收購了交通銀行19.9%股權。2005年6月23日,在
香港聯合交易所 上市,股票代碼港交所03328發行價為2.5港元。2007年4月2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發行價7.90元人民幣,股票代碼601328。2007年5月15日上市。2008年,交通銀行迎來了百年華誕。
交通銀行 經營狀況 作為中國首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自重新組建以來,就身肩雙重歷史使命,它既是百年民族金融品牌的繼承者,又是
中國金融體制改革 的先行者。交通銀行在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中實現了六個“第一”,即第一家資本來源和產權形式實行股份制;第一家按市場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設定機構;第一家打破金融行業業務範圍壟斷,將競爭機制引入金融領域;第一家引進
資產負債比例管理 ,並以此規範業務運作,防範經營風險;第一家建立雙向選擇的新型銀企關係;第一家可以從事銀行、保險、證券業務的綜合性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改革發展的實踐,為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開闢了道路,對金融改革起到了催化、推動和示範作用。
2004年6月,在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的過程中,國務院批准了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體方案,目標是要把交通銀行辦成一家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金融企業。在深化股份制改革中,交通銀行完成了財務重組,成功引進了
滙豐銀行 、社保基金、中央匯金公司等境內外戰略投資者,並著力推進體制機制的良性轉變。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交通銀行已經發展成為一家“發展戰略明確、公司治理完善、機構網路健全、經營管理先進、金融服務優質、財務狀況良好”的具有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化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