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研究:基於行為金融視角(連英祺創作經濟學著作)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研究:基於行為金融視角(連英祺創作經濟學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研究:基於行為金融視角》是連英祺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7月。

該書試圖基於行為金融學相關理論探討中國上市公司存在的“股權融資偏好”現象。該書通過構建OLS回歸模型和PROBIT面板模型,利用巨觀、微觀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結果顯示,一方面,市場融資時機對中國A股市場整體股權再融資程度存在顯著正向影響;另一方面,公司管理者過度自信的心理偏差與公司提出股權再融資預案機率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關係。這說明內、外部環境中決策參與主體的非理性心理偏差是導致股權再融資偏好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礎上,該書就提高股權再融資行為的資源配置效率問題提出政策建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研究:基於行為金融視角
  • 作者:連英祺
  • 首版時間:2016年7月
  • 字數:200千字
  • 類別:經濟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七章。第一章闡述該書選題背景後,提出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以及研究意義、方法和思路,對相關的核心基本概念做了明確的界定,總結全書所做的主要工作和不足。
第二章和第三章對相關現狀做總結和剖析。第二章以資本結構理論演進的邏輯脈絡為主線,對金融學領域中與股權融資問題直接相關的理論進行了梳理,即從理性範式框架下的“信息對稱假設→信息非對稱假設→控制權轉移說”,到行為範式框架下的“非理性假設”,在這個對研究假設不斷釋放的過程中,行為金融理論日漸成為金融學的研究前沿。第三章在通過描述性統計數據勾勒出中國金融市場概況後,重點分析上市公司表現出的融資特徵,以及其所帶來的巨觀、微觀效應。同時回顧了以往學者就這種特殊的股權融資偏好給出的解釋,明確該書的研究突破口。
第四章針對影響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的部分非理性因素展開探討,首先論證外部市場主體非理性和內部決策主體非理性存在的客觀性及其對融資決策造成影響的必然性;然後明確該書研究的理論基礎,即市場時機理論和管理者過度自信理論的適用性。
第五章和第六章以前文分析為依據,利用巨觀、微觀數據,構建回歸模型檢驗相關非理性因素對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的影響。第五章基於巨觀視角,利用中國A股市場2000—2010年的數據,藉助OLS回歸模型,檢驗上市公司進行股權再融資決策時是否存在市場擇時現象。其中,市場時機是指由於投資者非理性所導致的“市場誤價”時機和由於監管者非理性所導致的政策變動時機綜合作用產生的有利的股權再融資時機視窗。第六章基於微觀視角,利用2003—2010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藉助面板數據的PROBIT模型檢驗上市公司管理者過度自信偏差與公司股權再融資意願之間的相關性。
第七章對全書進行總結。在概述主要結論基礎上,就如何糾正這種異常的股權再融資熱情,如何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五章 外部市場主體非理性與股權再融資決策實證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六章 內部決策主體非理性與股權再融資決策實證研究
第二章 融資理論與行為金融概述
第七章 主要結論、啟示與建議及研究展望
第三章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現狀與分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的非理性影響因素分析
後記

作品思想

該書通過研究,得出主要結論:第一,通過財務數據顯示出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特徵,與發達金融市場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明顯不同,表現出特有的“股權融資偏好”,這種偏好對微觀企業和巨觀市場的發展來說,消極影響大於積極作用。同時,這種異常偏好的存在對標準金融學中的經典資本結構理論也提出挑戰。雖然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有了跨越式的發展,但是,現狀與標準金融學的假設前提仍然有巨大的差距。在更符合中國現實情況的行為金融學理論框架中,探討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的影響因素,可以為解釋中國的“股權融資偏好”提供新的思路,為規範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新的參考依據。
第二,內部管理者和外部投資者是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制定過程的參與主體,受固有認知偏差干擾,他們總會表現出非理性的行為特徵,這些“正常而非理性”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公司融資決策的異常偏好。作為發展中的資本市場,中國的上市公司內、外部治理機制效率較低,政府監管手段相對不成熟,政策制度動盪不定,在此背景下,經濟決策參與主體的非理性行為偏差很難得到有效約束和糾正,從而成為研究公司融資決策時必須要考慮的因素。行為金融學有針對性地做了三組研究假設,該書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闡述了其中兩組假設的現實意義和研究的適用性,並將其與已有學術成果中的相關理論結合,一同構建起該書研究的理論基礎,它們分別是以投資者非理性而管理者理性為前提的市場擇時理論和以投資者理性而管理者非理性為前提的管理者過度自信理論。
第三,利用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經濟數據,藉助OLS回歸模型,在控制其他相關變數後,該書從巨觀層面驗證了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中存在的市場擇時現象。在對多種市場時機度量指標進行廣泛比較基礎上,結合中國證券發行監管制度的特點,根據IPO公司數的變化判定再融資決策所面對的熱發市場或冷發市場的指標設計思路相對最符合中國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即以樣本期內IPO公司家數季度數據的平均值作為基準,將凡是超過該數值的月度定義為熱發市場,將凡是低於該數值的月度定義為冷發市場。以此度量出的股權融資時機,既能反映由於投資者非理性行為導致的“市場誤價”時機視窗,又能刻畫監管當局有限理性行為所導致的融資政策時機視窗。理性的公司管理者將敏銳地發現並利用這種動態出現的低成本股權再融資時機,當這種有利的融資時機視窗由於種種原因頻繁、長期存在,上市公司的反應就有可能表現為股權再融資偏好。
第四,利用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A股上市公司數據,藉助面板數據的PROBIT模型,在控制了其他有關變數後,該書從微觀層面檢驗了公司內部決策主體非理性心理偏差對股權再融資決策的影響,參數估計結果顯示兩者具有顯著相關性。在比較和借鑑以往學術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市場的現實情況,最終選擇以公司發布的業績預測公告信息為基礎設計管理者過度自信程度的度量指標,即設定樣本期內至少有一次對其經營業績表現出過度樂觀預測傾向的管理層為具有過度自信特徵。在統計上表現為顯著的實證結果說明,管理者過度自信的非理性行為偏差是中國上市公司存在股權融資偏好的影響因素之一,同時,也為哈克巴思(2008)的數理分析結論提供了實證數據的支持。該書支持的觀點是過度自信的心理偏差可以表現為不同形式的外在行為特徵,如果更多地體現為管理者低估了公司未來收益的風險,那么在權益證券的價值比債務證券的價值對未來預期敏感性更強的前提下,管理者會誤認為市場高估了其股票的價值而低估了其債券價值,從而更加傾向於選擇外源股權融資的方式,表現出股權再融資偏好。

作品評價

該書以一種新的視角——行為金融來研究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的部分非理性行為偏差問題,學術思想新穎、理論方法豐富,現實指導性和針對性較強,為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提供了新視野。(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李玫評)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決策研究:基於行為金融視角》
2016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8608-4

作者簡介

連英祺,女,1978年10月生,經濟學博士,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資本市場、行為金融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