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含義一,凡例,圖解,出處,含義二,對應關係,
含義一
世祖:是相對“始祖”而言的先祖稱謂,屬於認定概念。若認定某人為本族始祖,那么始祖為“第一世祖”,簡稱“一世祖”,一世祖之子為二世祖,一世祖之孫為三世祖,以此類推。但是,此人必須是呼之為祖者的長輩,包含父輩。
凡例
1、如果認定秦始皇為“始祖”,則其子嬴扶蘇(長子)、公子高(嬴高)、公子將閭(嬴將閭)、嬴胡亥(第十八子,即秦二世)等23人都是“二世祖”,秦始皇嫡長孫嬴子嬰(秦王子嬰)為三世祖,嬴子嬰的兩個兒子都是四世祖。
2、如果認定宋僖祖趙眺為“始祖”,則趙朓為一世祖,宋順祖趙珽為二世祖,宋翼祖趙敬為三世祖,宋宣祖趙弘殷為四世祖,曹王趙匡濟(趙光濟)、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炅(趙匡義、趙光義、趙廷宜)、魏王趙廷美(趙光美) 、岐王趙光贊皆為五世祖。
圖解
示意圖: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分析:上圖中的“→(箭頭)”代表傳承關係,即父子關係。例如,戊把甲作為始祖,那么,甲就是戊的一世祖,乙是戊的二世祖,丙為戊的三世祖,丁是戊的四世祖(實際上是戊的父親),而己是戊的一世孫(實為其子),庚是戊的二世孫(這才是戊的真正孫子),辛是戊的三世孫。
出處
含義二
例如:
邢嘏 | |||||
不祥 | 邢蓋,出繼嘏 | 邢修年 | 邢巒 |
崔禕 | 崔勛之 | |||||
崔靈和 | 崔宗伯 | 崔鸊(崔甗) | ||||
崔仲文 | ||||||
崔叔仁 | ||||||
崔子侃 | ||||||
崔子植 | ||||||
崔子聿 | ||||||
崔子約 | ||||||
崔愍·崔長謙 | ||||||
註:崔鸊,又作崔甗、崔忄夌,字長儒。(見《魏書》《北齊書》《北史》及《廣韻》) |
註:族五世祖,除自己本身的五世祖外,族裡其他的五世祖。
3.2)《北史》:五世祖苞,晉秦州刺史。祖邕,自河東居於襄陽。父順宗,兄叔寶,仕宋、齊,並有名位。
3.3)《北史》:張讜,字處言,清河東武城人也。六世祖弘,晉長秋卿。父華,慕容超左僕射。
3.4)《北史》:傅豎眼,本清河人也。七世祖伷。伷子遘,石季龍太常。祖父融,南徙度河,家於磐陽,為鄉閭所重。
3.5)《北史》:元文遙,字德遠,河南洛陽人也。魏昭成皇帝六世孫也。五世祖常山王遵。
3.6)《北史》:柳虬,字仲盤,河東解人也。五世祖恭,仕後趙為河東郡守。後以秦、趙喪亂,率人南徙,居汝、潁間,遂仕江表。
3.8)《北史》: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之兄也。自雲本勃海蓚人。五世祖顧,晉永嘉中,避亂入高麗。父颺,字法脩。
3.10)《北史》:乞伏國仁,隴西人也。其先如弗,自漠北南出。五世祖佑鄰,併兼諸部,眾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