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動物地理分區

世界動物地理分區

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而在現代生態條件下存在的許多動物類型的總體,是在歷史因素和生態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動物的種或其他分類類群,最初是從一個地點發生的,然後由發生地點逐漸向四周擴展分布。由於陸地本身的地理特徵阻隔,導致各種動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並不平均,相互相對隔離的不同大陸之間,野生動物的組成結構也有著巨大的差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動物地理分區
  • 時間:1857年
  • 人物斯克萊特
  • 詞性:名詞
發展,具體分界,澳洲界,新熱帶界,熱帶界,東洋界,古北界,新北界,南極界,

發展

1857年,鳥類學家斯克萊特根據各地鳥類的差別,將全球分為六大鳥區,這就是世界動物地理分區的前身。
1876年,英國著名博物學家進化論泰斗華萊士達爾文都肯定了六大區劃分的正確性,並提出了一些修改,形成六大動物地理分區。由博物學家艾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在1876年繪製的原圖是描繪世界各大陸生命進化的無數種方式的首次嘗試。
由於這六大動物地理分區是在鳥類學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對於其他動物類群而言略有出入,但形成這種動物地理分區的基礎是地球表面陸地分布的物理阻隔,所以對其他動物類群而言,雖然存在一定出入,但對於其它脊椎動物特別是陸生脊椎動物也適用,只是這些不同類群的脊椎動物的分布狀態會略有些各自的特色。例如東洋界澳新界的哺乳動物區別甚大,鳥類的區別雖大但尚有一定的共有類型,而在論及昆蟲的分布的時候則常將二者合併為印澳界。
華萊士在1876年繪製的原圖華萊士在1876年繪製的原圖
2013年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的研究論文顯示,在華萊士研究世界動物地理分區的那個時候,他幾乎全部是依靠著物種的分布和分類來明確脊椎動物群體之間的關係,並且主要是根據我們知道大陸板塊劃定,由此把世界劃分為六個陸地動物地理分區。而此次的首次更新是本·霍爾特等15位科學家對世界動物地理分區進行了20年的研究,通過整合全球範圍內的各種脊椎動物的相關數據,其中包括兩棲動物(6110種),非遠洋鳥類(10,074種),以及非海洋類哺乳類動物(4853種),總計21037種脊椎動物在內的物種分布和親緣關係數據,由此確定這些更新確定了11大的區域(詳見圖一)。
本·霍爾特等的動物地理分區圖本·霍爾特等的動物地理分區圖

具體分界

古北界:面積5.41 億平方公里,包括歐亞大陸絕大部分和非洲北部
東洋界:面積0.75 億平方公里,包括東南亞、紐幾內亞和附近的島嶼
衣索比亞界:面積2.21 億平方公里,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
澳新界:面積0.87 億平方公里,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太平洋上的島嶼
新北界:面積2.29 億平方公里,包括北美大陸大部
新熱帶界:面積1.90 億平方公里,包括南美大陸
南極界:面積0.03 億平方公里,包括南極洲以及附近海洋

澳洲界

包括澳洲大陸、紐西蘭、塔斯馬尼亞以及附近太平洋上的島嶼。由乾旱地帶、潮濕地帶、孤島等景觀組成,氣候較乾燥,多為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和季雨林面積較少。是最古老的區系,很大程度上保留著中生代晚期的特點,動物種類比較貧乏,在各綱中均保留較原始的物種,但也是物種最為獨特的地區。代表種類包括澳洲肺魚楔齒蜥鴯鶓食火雞幾維鳥琴鳥園丁鳥、單孔類(原獸亞綱)、有袋類(真獸亞綱)。紐西蘭和太平洋島嶼比澳洲大陸和紐幾內亞更加與世隔絕,擁有一些更加獨特的物種,物種也遠更貧乏,有時候被分別列為紐西蘭界和玻里尼西亞界,紐西蘭很早前就與大陸分離,長期孤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地理區,擁有一些珍貴的活化石。

新熱帶界

包括南美大陸、中美、墨西哥南部和西印度群島,大體相當於拉丁美洲。屬於熱帶氣候,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和草原,包括了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而很少有沙漠和溫帶動物。物種繁多且具特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種類豐富,且有很多特有種,如美洲肺魚電鰻電鯰負子蟾美洲鬣蜥等;鳥類的種類和數量均是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美洲鴕鳥科、[共鳥] 科、鳳冠雉科麝雉科叫鴨科灶鳥科傘鳥科等31個特有科;哺乳動物中有袋類的新袋鼠科(負鼠)、貧齒類、闊鼻猴類、翼手目的吸血蝠類、齧齒目的豚鼠科、毛絲鼠科、河狸鼠科等20個科均為本界所特有。加勒比海諸島和南美洲南部物種則相對較貧乏。

熱帶界

又稱舊熱帶界、衣索比亞界,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陸、北回歸線以南的阿拉伯群島、馬達加斯加及附近島嶼。大部分為沙漠、草地和熱帶草原,氣候較穩定,以適應乾濕交替氣候的薩王納(熱帶稀樹草原)為最主要的植被類型。物種組成多樣性和具有豐富的特有種類。魚類中的非洲肺魚、多鰭魚,兩棲類的爪蟾,爬行類多的避役(變色龍),鳥類中的非洲鴕鳥鼠鳥等均是本界的特產。哺乳類中蹄兔目管齒目為特有目,金毛鼴科馬島蝟科鱗尾松鼠科跳兔科濱鼠科河馬科長頸鹿科等為特有科,以及黑猩猩、大猩猩、狒狒、非洲象、非洲犀牛、斑馬則為特有種。大型哺乳動物遠比他任何地區更加豐富,特別是有大量的熱帶稀樹草原有蹄動物群。

東洋界

包括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和秦嶺以南地區、印度半島、中印半島、斯里蘭卡、馬來半島、菲律賓群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及加里曼丹島等。地處熱帶、亞熱帶,降水豐富、植被類型多樣,具有以熱帶和亞熱帶雨林為主,季雨林、乾旱熱帶森林、灌叢、熱帶草原及沙漠等多種環境,使得本界動物區系複雜多樣。兩棲類雖沒有特有科,但種類十分豐富,尤其是無尾類(蛙類);爬行類包括平胸龜科、鱷蜥科、婆羅蜥科、異盾盲蛇科、食魚鱷科等5個特有科;鳥類中雖然只有雀形目中的和平鳥科為特有科,但有許多科是以本界為分布中心,如雉科闊嘴鳥科黃鸝科卷尾科椋鳥科畫眉科等;哺乳類中的皮翼目為特有目,樹鼩科長臂猿科眼鏡猴科特有科。東洋界與澳洲界之間分形成較大的過渡帶稱為華萊士區,在生物地理上具有重要意義。

古北界

包括歐洲大陸、北回歸線以北的阿拉伯半島及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喜馬拉雅山脈與秦嶺山脈以北的亞洲。主要山脈東西走向。作為面積最大,且氣候、自然環境、生態棲息地類型等非常多樣的動物區系,古北界的範圍在史前時期曾經是很多動物類群的演化中心,但在很多地區在冰期受到較大的影響,則擁有大面積的寒冷和乾旱地區,自然條件比較惡劣,動物種類相對貧乏。無特產科,但有一些特有屬,如鼴鼠、金絲猴、旅鼠、熊貓、狐、貉、獾、駱駝、獐、羚羊、山鶉、鴇、毛腿沙雞、百靈、岩鷯等。

新北界

墨西哥南部以北的美洲,包括格陵蘭、加拿大、美國、墨西哥高地、中美洲及部分加納比海群島。氣候等各方麵條件與古北界類似而略好,動物多樣性略強於古北界,特有科也多些,但是物種總數要少於古北界,是物種最少的一個動物地理區。特有科如弓鰭魚科、雀鱔科、兩棲鯢科鰻螈科、北美蛇蜥科、叉角羚科山河狸科等,而棕熊麝牛駝鹿白頭海雕則為本界的著名特有種。由於氣候比較寒冷,無脊椎動物不豐富,種類小、體型小、需要冬眠,和古北界的特徵接近。

南極界

包括南極大陸及附近島嶼,位於南緯50°~60°以南。世界陸棲動物區劃中面積最小的一界。此界海拔很高,平均為2350米,東部是高原,西部分布著一系列褶皺山脈。氣候酷寒,常有狂風暴雪,有”世界風極”之稱。南極大陸約有7%地面未被長年冰雪覆蓋,被稱為南極界的“綠洲”,這裡生長著苔蘚和地衣,湖水中有各種藻類。南極界缺少陸棲脊椎動物,只有一些生活于海洋但也見於海岸的種類,種類組成貧乏。哺乳動物中以海豹為主,如象海豹、豹形海豹及海獅等。鳥類已發現80多種,其中10餘種是在南極洲繁殖的。最著名的為皇企鵝、南極企鵝等,還有黃蹼洋海燕、藍眼鸕鶿、環頭燕鷗等。在蟎類和無翅昆蟲中有一些極端耐寒的種類出現於海岸的一些避難地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