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不結盟”一詞最早可追溯到
1954年印度總理
尼赫魯在
斯里蘭卡發表的一場演說中。尼赫魯將一年前
中國總理
周恩來為處理中印兩國政治分歧所提出的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基礎。之後在
1955年舉行的
萬隆會議上,與會的29個
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願意捲入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而將反對
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自主、消除貧窮和經濟發展作為自己的目標。萬隆會議是不結盟運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第二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於
1964年10月在埃及
開羅舉行,此時的成員國已經增加到47個,大部分是來自
亞洲和
非洲新取得獨立的民族國家。這次會議除了重申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立場外,將焦點放在了
以巴衝突以及
印巴衝突之上。
第三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於
1970年9月在
尚比亞首都
盧薩卡舉行的,這次會議發表的宣言與前兩次不同,著重批評美國和蘇聯(而不再是
英國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
霸權主義,儘管受到了來自蘇聯的強大壓力,會議最終還是通過了《
盧薩卡宣言》,宣稱“超級大國之間的恐怖均勢沒有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和平與安全”,並指責兩個超級大國粗暴干涉別國內政,甚至採取武力顛覆別國政府等手段。
第四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於
1973年9月在
阿爾及利亞首都
阿爾及爾舉行,由於正逢世界石油危機,經濟問題成為會議焦點。但是這時的不結盟運動其實已經開始被邊緣化,一些出產
石油的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已經擠身前次會議所稱的“富國”行列。
到第六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舉行時,成員國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激化,許多國家雖然依然表示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實際上卻不得不屈服於現實政治的考慮:例如古巴始終是蘇聯忠實的盟友、
越南戰爭中一些
中東、
東南亞的國家倒向美國;甚至連運動的創始國之一的印度,也一直被質疑與蘇聯的關係曖昧。在古巴舉行的這次會議上,因
高棉(當時被越南占領)的地位問題發生了爭執,導致
緬甸最終決定退出不結盟運動。
冷戰結束之後,不結盟運動其實也已經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各國的重心都紛紛從冷戰時期的政治領域,轉移到了經濟領域,後冷戰時期的多個
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組織,例如
22國集團等,已經在為
開發中國家爭取利益方面,發揮著比不結盟運動更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中國和
巴西兩個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都不是不結盟運動的正式會員;但他們在
22國集團中都擔當著重要的領導角色)。
第13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於
2003年2月在
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這次會議的焦點是伊拉克問題。即將下台的馬來西亞首相
馬哈蒂爾、
南非總統
姆貝基等人都發言表示反對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會議最後還通過了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決議。
2012年8月29日至31日於
伊朗德黑蘭舉行的第16次不結盟運動峰會受到歐美國家的阻擾,但是伊朗依然成功召開,120國代表團抵達參與,10天后9月7日
加拿大突然宣布與
伊朗斷交作為報復。
會議
屆 | 日期 | 國家 | 城市 |
---|
1st | 1961/11/1-6 | | |
2nd | 1964/10/5-10 | | |
3rd | 1970/11/8-10 | | |
4th | 1973/11/ 5–9 | | |
5th | 1976/8/16–19 | | |
6th | 1979/11/3–9 | | |
7th | 1983/4/7-12 | | |
8th | 1986/11/1–6 | | |
9th | 1989/11/4–7 | | |
10th | 1992/11/1–6 | 印尼 | |
11th | 1995/10/18–20 | | |
12th | 1998/11/2–3 | | |
13th | 2003/2/20–25 | | |
14th | 2006/11/15–16 | | |
15th | 2009/7/11–16 | | |
16th | 2012/8/26–3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