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 創作年代:春秋
- 作品出處:《論語》
- 文學體裁:古文
-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
名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說的是: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不...
不悱不發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fěi bù fā,意思悱:心裡想說而說不...不悱不發出處 編輯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 ...
《論語·述而》中“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4] 不憤不啟 不憤不啟例句 編輯 這時,我真正感受到了“不憤不啟,不悱不...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孔子論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 ...
①《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集注:“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②唐劉禹錫《奏記丞相府論學事》:“今夫子之...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2) 又如:悱悱(抑鬱於心而未能表達貌);悱發(欲說而不能,有待別人開導啟發) 悱惻 fěicè [sorrowful;sad at ...
憤憤,指煩悶不舒貌;很生氣的樣子。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後漢書·王符傳》:"志意蘊憤"...
不奮不發原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出處《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不奮不發原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出處《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①《史記·秦楚之際月表》:“故憤發其所為天下雄,安在無土不王。” ②漢...憤發相關連結 編輯 此語應源自孔孟之說,孔子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之句...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譯文 編輯 孔子說:“不到他(她)努力想弄明白卻不得明白的程度,不要去開導...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一隅三反詞語辨析 編輯 示例 乾初括磨舊習,~。 ★清·黃宗羲《陳乾初墓志銘》...
孔子的啟發式教學只有八個字:"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就是通過問題把學生引入“憤”、“悱”境地,經過學生自己的思考與教師的啟發,弄清問題,...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面對子路的疑惑和反問,孔子因勢利導,語言簡明而深入地糾正了子路的觀點,讓人無可辯駁。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謂由此可見一斑。 [1]...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的這段話,在肯定啟發作用的情況下,尤其強調了啟發前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
《子路問學》選自《孔子家語》,記載了孔子與子路最初相見時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體會到孔子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孔子擅長...
(九)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六章 家庭篇 【導讀】 (一...
艾歆偉[1-2] ,於2004年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諮詢思想,提出了“啟悟本源”心理成長諮詢理念 ,從性格根源上解決各種心理問題。[2] ...
自覺運用“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反三”的教學藝術。岳亞軍教學實踐 編輯 在二十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堅持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為...
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即是要求教師當學生心憤求通、口悱難達,急需教師啟示開導的時候,適時而教,便如"時雨化之",可收到良好效果。同時,教師啟發思維的...
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孟子說:...“少教”將學生的學習變成發自內心的活動,將學生引向積極學習、深度學習、獨立...
第十章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科學處理學習中的困境第49法:如何正確地對待偏科第50法:怎樣處理業餘愛好與學習的關係第51法:處理好學習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
他有一句名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啟發”一詞即從此而來。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方法主要是相似性聯想,運用...
授課風格輕鬆活潑,詼諧幽默,善於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堅持“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善於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思考後發問,思考後進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