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奮不發,不悱不啟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孔子論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 名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說的是: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論語·述而》
  • 作者孔丘
釋義,原文,原文注釋,原文譯文,原文評析,出處,作者,

釋義

憤:心裡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說又不知道怎么說。“舉一隅”三句:舉出一個角為例來告訴學習的人,而他不能推斷其他三個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為他不用心思考。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經常用來說明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再進行適時啟發。

原文

論語述而第七
【原文】
7·8 子曰:“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原文注釋

(1)憤:苦思冥想而仍然領會不了的樣子。
(2)悱:音fěi,想說又不能明確說出來的樣子。
(3)隅:音yú,角落。

原文譯文

【譯文】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評析

【評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一章繼續談他的教育方法問題。在這裡,他提出了“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反對“填鴨式”、“滿堂灌”的作法。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鑑。

出處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選自《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首創語錄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源於此,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與墨家對立)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是記錄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一部書。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對話,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論語》成書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

作者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