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憤不啟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ú fèn bù qǐ,意思是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憤不啟
- 外文名:would not explain unless one is desperately anxious to learn.
- 注音:ㄅㄨˋ ㄈㄣˋ ㄅㄨˋ ㄑㄧˇ
- 拼音:bú fèn bù qǐ
- 出處:《論語·述而》
- 原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解釋,出處,例句,相關詞語,
不憤不啟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ú fèn bù qǐ,意思是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
名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說的是: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不...
不憤不啟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ú fèn bù qǐ,意思是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孔子論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 ...
①《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集注:“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②唐劉禹錫《奏記丞相府論學事》:“今夫子之...
所以昭炯戒,激眾憤,圖報復也。――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袁人大憤,然未有以報也。――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乘風縱火而狡奴之屯聚空,(袁可立)設...
憤憤,指煩悶不舒貌;很生氣的樣子。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後漢書·王符傳》:"志意蘊憤"...
不奮不發原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出處《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不奮不發原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出處《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面對子路的疑惑和反問,孔子因勢利導,語言簡明而深入地糾正了子路的觀點,讓人無可辯駁。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謂由此可見一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