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又名紅薯、番薯,因地域不同稱呼有所差異,但是下巴錦,這屬於1980年以前的記憶,這是絕無僅有的美味【下巴錦】生產隊時期的老品種,承載著文化的烙印,遺留下【絕無僅有的美味傳承】,品種較老口感較好。同時期的品種還有紅薯666,在當初年代走街串巷叫賣的都是這種主流地瓜。這種地瓜,是集體大生產時期,在山東地區種植較為廣泛的,原生老品種。同時期的地瓜種植品種,還有紅薯666,在1980年以前種植較多,均以大集體、社、隊集中種植為主,畝產一般在4000斤左右,較現在市場改良品種產量底不少,現在地瓜的畝產一般都可達6000斤以上。現在這下巴錦的種植,主要遺留在山東地區,部分山區地帶,受市場衝擊較輕。現在很多雜交改良品種的地瓜,很多是由下巴錦地瓜,為母本進行多次改良培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巴錦
- 拉丁學名:xiabajin
- 分類:紅薯,地瓜
- 口味:甜度較高,甜糯軟香,色澤金黃
生長環境,物種介紹,生長周期,食療價值,食療方法,主要功效,相關記載,相關俗語,
生長環境
(一)溫度。紅薯喜溫怕冷,栽秧時5-10厘米、地溫在10℃左右不髮根,15℃需5天髮根,17-18℃髮根正常,20℃3天髮根,27-30℃只一天即可髮根。
氣溫25-28℃時莖葉生長快,30℃以上時莖葉生長更快,但薯塊膨大慢。38℃以上呼吸消耗多,莖葉生長慢,20℃以下時莖葉生長也快,15℃時停止生長,10℃以下持續時間過長成遇霜凍,莖葉枯死。
地溫在21-29℃之間溫度越高,塊根形成越快,數目越多,但薯塊較小。22-24℃的地溫較有利於塊根的形成。20-25℃的地溫最適宜於塊根膨大,低於20℃或高於30℃時膨大較慢,低於18℃有的品種停止膨大,低於10℃易受冷害,在-2℃時塊根受凍。塊根膨大期間較大的日夜溫差有利於塊根膨大和養分的積累。
(二)光照。紅薯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葉色較濃,葉齡較長,莖蔓粗壯,莖的輸導組織發達,產量較高。如果光照不足,則葉色發黃,落葉多,葉齡短,莖蔓細長,輸導組織不發達,同化形成的有機營養向塊根輸送少,產量低。
每天受光時間長對莖葉生長有利,莖蔓變長,分枝數增多。每天受光12.5-13小時較適於塊根膨大。每天受光8-9小時對現蕾開花有利,但不適於塊根膨大。
(三)水分。紅薯是耐旱作物,但是,水分過多過少均不利於增產。紅薯怕淹,特別是在結薯後受淹對產量影響很大。土壤乾濕不定造成塊根內外生長速度不均衡,常出現裂皮現象。總之,紅薯既怕澇,又怕旱,民眾說:“乾長柴根,濕長鬚根,不乾不濕長塊根。”要獲得紅薯高產,應根據具體條件適時適量灌水,及時徹底排澇,旱地要加強中耕保墒。
(四)養分。紅薯吸肥能力強,耐瘠薄,但要高產必須施足肥料。除氮、磷、鉀外,硫、鐵、鎂、鈣等也有重要作用。在三要素中紅薯對鉀的要求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據分析,每1000斤紅薯中含氮3.5斤,磷1.75斤,鉀5.6斤。因此,增施鉀肥,適時適量施用氮、磷肥有顯著增產作用。
(五)土壤。以土層深厚,含有機質豐富,疏鬆、通氣、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與沙性土為好。土質粘重時,塊根皮色不好,粗糙,薯形不整齊,產量低,不耐貯藏。但沙壤土和沙性土一般肥力較低,保水力差,應通過施肥等措施逐步培肥地力,方能獲得高產。紅薯較耐酸鹼,適應PH值範圍約為4.5-8.5,但以5.2-6.7為宜。土壤含鹽量超過0.2%時,不宜栽種紅薯。
物種介紹
地瓜(英文: sweet potato)原名番薯(學名:Ipomoea batatas (L.) Lam.),又名紅芋、甘薯、蕃薯、肥大米(廣東)、山藥(河北)、番芋、地瓜(北方)、紅苕、線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 地瓜等。紅薯屬管狀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長2米以上,平臥地面斜上,葉片通常為寬卵形,長4-13厘米,寬3-13厘米,花冠粉紅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鐘狀或漏斗狀,長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圓形,有假隔膜,分為4室,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外皮土黃色或紫紅色。紅薯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胺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長壽食品”之譽。含糖量達到15%-20%。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北方俗稱地瓜、山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並說海中之人食之長壽。中醫視紅薯為良藥。紅薯塊根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胺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含糖1.5%-5%。
生長周期
春薯生長期為160-200天,夏薯約為110-120天,根據紅春在大田的生長特點及其與氣候條件的關係,大體分為三個生長時期:
(一)前期(從栽秧到封盆)。春薯約歷時60-70天,夏薯40天左右。該期莖葉生長較慢,根系發展較快,是以生長纖維根為主的時期。
(二)中期(封盆到莖葉生長巔峰)。春薯約歷時50天,夏薯約30天。該期塊根膨大較慢,莖葉生長快,是以生長莖葉為主的時期。
(三)後期(從莖葉開始衰退到收穫)。春薯在8月下旬以後,夏薯在9月上旬以後。該期是塊根膨大的主要時期。
食療價值
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遺憾的是,人們大都以為吃紅薯會使人發胖而不敢食用。其實恰恰相反,紅薯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它的熱量只有大米的1/3,而且因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而具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特殊功能[8]。
紅薯不僅是健康食品,還是祛病的良藥。《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紅薯蒸、切、曬、收,充作糧食,稱做薯糧,使人長壽少疾。」《本草綱目拾遺》說,紅薯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金薯傳習錄》說它有6種藥用價值:治痢疾和瀉泄;治酒積和熱瀉;治濕熱和黃疸;治遺精和白濁;治血虛和月經失調;治小兒疳積。《陸川本草》說,紅薯能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
紅薯含有大量不易被吸消化酵素破壞的纖維素和果膠,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腸胃蠕動,從而起到通便作用。另外,它含量豐富的β-胡蘿蔔素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實際上紅薯還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
食療方法
1、炒紅薯:
原料:紅薯250克。
製法及用法:加油、鹽炒熟,一次吃完,1天2次。
功效:治便秘。
2、紅糖紅薯葉:
原料:生紅薯葉。
製法及用法:紅薯葉搗爛,調紅糖,貼腹臍。
功效:可治大小便不通。
3、水煎紅薯藤:
原料:乾紅薯藤適量。
製法及用法:水煎服。
功效:可治消渴。
4、炒紅薯藤:
原料:新鮮紅薯藤
製作:先去莖再生炒
功效:降壓
主要功效
紅薯蛋白質質量高,可彌補大米、白面中的營養缺失,經常食用可提高人體對主食中營養的利用率,使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紅薯富含膳食纖維,具有阻止糖分轉化脂肪的特殊功能;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和防止便秘,用來治療痔瘡和肛裂等,對預防直腸癌和結腸癌也有一定作用。
紅薯對人體器官黏膜有特殊的保護作用,可抑制膽固醇的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肝腎中的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外用
薯敷治瘡患,葉汁塗治濕疹,藤敷治蛇、狗咬傷;嫩薯苗葉、蕹菜嫩葉、紅糖敷臍部,治腎炎水腫及肝硬化腹水等均有一定療效。巴西紅薯Simon 1號是臨床套用中藥效最高的品種,有治療癌症、一七型糖尿病等疑難病例。
減肥,美容
吃紅薯會不會使人發胖。根據科學研究,吃紅薯是不會使人發胖的,相反紅薯還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它的含熱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飯低得多,所以吃了之後不必擔心會發胖,反而可起到減肥作用。
紅薯中還含有一種類似雌性激素的物質,對保護人體皮膚,延緩衰老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國外許多女性把紅薯當作駐顏美容食品。
抗癌
科學家發現紅薯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氫表雄酮,可以用於預防結腸癌和乳腺癌。[3]飲食中最具有抗癌作用的營養物質是β-胡蘿蔔素(維生素A前體)、維生素C和葉酸,而在紅薯中三者含量都比較豐富。
一個小紅薯(約2兩重)可提供2倍量的人體每天所需維生素A、三分之一量的每天所需維生素C和約50微克的葉酸;其中膳食纖維的含量高於一碗燕麥粥。常吃紅薯有助於維持人體的正常葉酸水平,體內葉酸含量過低會增加得癌症的風險。紅薯中高含量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和結腸直腸癌的作用。
有益於心臟
預防肺氣腫
為什麼一些長期吸菸者活到90歲以上但沒有發生肺氣腫,可能與他們日常飲食中維生素A含量豐富有關。研究人員建議那些吸菸者或被動吸菸者最好每天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紅薯,以預防肺氣腫。
抗糖尿病作用
日本的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肥胖大鼠在進食白皮紅薯4周、6周后血液中胰島素水平分別降低了26%、60%;並發現紅薯可有效抑制糖尿病肥胖大鼠口服葡萄糖後血糖水平的升高;進食紅薯也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和游離脂肪酸的水平。
紅薯湯能減肥瘦身
粗糧富含食物纖維,進入腸道後,能清理腸管內的廢物,將毒素與廢物集合起來,讓其順利排出體外。紅薯同樣富含食物纖維,而維生素的含量特別多,能在腸內製造出新細胞,促進新陳代謝。
減肥紅薯湯做法很簡單
紅薯1個,去皮切絲,洋蔥1/4個,切小塊,海帶適量,切絲,口蘑切絲。鍋中燒開水,將紅薯絲、洋蔥絲、口蘑絲、海帶絲倒入湯中煮沸,然後小火煮10分鐘,加入鹽、雞精、香油調味即可食用。這道湯能讓血行暢通,將能量輸送到血液中;而海帶不但能帶出湯的鮮味,還能給身體補充礦物質。
能防流感
美國媒體近日刊文指出,紅薯有助於抵禦流感,防治感冒。紅薯是β胡蘿蔔素的最佳食物來源,有助於人體製造足夠的白血球,抗擊感冒病毒侵入導致的感染。紅薯吃法多樣,可以蒸、烤、或者打成紅薯泥。
相關記載
《金薯傳習錄》
記述:明朝萬曆二十一年5月下旬,福建長樂縣華僑陳振龍冒著生命危險將紅薯帶到福州,從此傳到大江南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並說海中之人食之長壽。中醫視紅薯為良藥。
入藥始見於清代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其性平味甘無毒,入脾、腎二經。能涼血活血,益氣生津解渴止血,寬腸胃通便秘,產婦最宜。
《本草綱目拾遺》
載番薯“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白皮白肉者,益肺生津。煮時加生薑一片調中與姜棗同功;同紅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隨息居飲食譜》
稱“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凡渡海注船者,不論生熟,食少許即安。”紅薯與醋煮食,消全身浮腫。若煮熟食,飲少許黃酒,再飲紅糖薑茶,治產婦腹痛。
《金薯傳習錄》
:紅薯治痢疾下血症、酒積熱瀉、濕熱黃疸、白濁淋毒、月經失調、血虛遺精、小兒疳積。紅薯葉、藤亦可入藥。薯葉、冬瓜水煎日服兩劑,薯葉、鮮黃瓜水煎日服一劑,可治糖尿病。薯葉、雞內金水煎治小兒消化不良。藤與豬蹄煮食,治缺乳。還有治血崩、腹痛腹瀉、夜盲症等作用。
相關俗語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句俗語來自戲劇“七品芝麻官”。清苑縣知縣唐成不畏權勢,與明朝大貪官嚴蒿之權貴做鬥爭的故事,體現了七品知縣大智大勇,不畏權勢的勇氣和作為,體現了為官之道與其個人的人格魅力,在民間廣為傳唱。)
台灣
時到時擔當,無米再來煮番薯湯。(意思是船到橋頭自然直,不必多慮,到了危急的時候,自然會出現應變的方式。)
蕃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意思生命力很強。根深蒂固,只要你種下它,它就可以生生不息,就像台灣人的精神,吃苦耐勞,根性強。)
淮安
一斤山芋兩斤屎(促便,清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