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圍村(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樟坑徑社區下轄社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下圍村隸屬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樟坑徑社區,位於觀湖街道東南面,距離街道辦事處約4.5公里。東起平湖輔城坳村、南至上圍村、西接坂田崗頭村、北臨觀瀾橫坑。

該村位於深圳北部山區,村後有石陂山(海拔高度約220米)、虎背山。發源於雷公山頂的樟坑徑河在村東面,是觀瀾河的一級支流,從上游開始依次流經樟坑徑居民小組、新田居民小組、松元居民小組、桂花居民小組,匯入觀瀾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
  • 地理位置:觀湖街道東南面
歷史由來,歷史沿革,人口民族,社會經濟,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歷史文化,

歷史由來

下圍村始建於清朝,由曾氏先祖永茂公帶兩個兒子南下,在此建基立村而形成。因村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三面環山,村落位於山腳下,村前有樟坑徑河經過,村落位於河流的下游源頭,而取名下圍村。曾用名“旗南坑”“糞箕窩”。下圍村主要姓氏有曾、林、溫、劉等姓氏。第一大姓為曾姓,其先祖由江西遷到廣東五華,清朝時由五華遷移至該地。林姓是從福建泰山背遷到樟坑徑上圍村,後來從上圍村分出到下圍村。

歷史沿革

清朝,該村屬新安縣官富司;
民國時期,屬寶安縣第6區(1924—1932年)、第4區(193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寶安縣觀瀾鄉;
1952年,屬寶安縣第三區;
1958年,屬寶安縣紅色人民公社;
1959年,改稱寶安縣觀瀾人民公社;
1961年,屬寶安縣布吉區觀瀾公社;
1979年,屬深圳市龍華區觀瀾公社;
1983年屬寶安縣觀瀾區;
1986年,屬寶安縣觀瀾鎮;
1993年,屬寶安區觀瀾鎮;
2004年,屬寶安區觀瀾街道辦事處樟坑徑社區。
2016年10月,屬龍華區觀瀾街道辦事處樟坑徑社區。

人口民族

2015年末,該村戶籍人口627人,其中:男性323人,女性304人;80歲以上13人,最長者年齡93歲,女性。2015年實際在村戶籍人口627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32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26人;華人華僑32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美國、英國、新加坡、牙買加、荷蘭等國家。該村世居村民為漢族,世居民係為客家民系,當地通用方言為客家方言。

社會經濟

經濟發展

下圍村村民數百年來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主要種植水稻、蔬菜、橘子樹、龍眼、荔枝等。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建廠房、辦工廠。2004年成立“深圳市下圍實業股份合作公司”。現時主要經營以廠房出租為主,廠房面積約5萬平方米,年收入約700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該村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有縣道環觀南路、五和大道經過村前。20世紀90年代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1985年通自來水,20世紀60年代通電,20世紀90年代初通電話,1999年通網路。村內有寶文學校,24個班,在校學生1415人,教職工86人。有寶文幼稚園,在園幼兒300人,教職工27人。體育休閒設施有籃球場、下圍公園、星光老年之家。

歷史文化

村內自然資源有山泉水,特色農產品有沙梨、鳳梨,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艾粄、端午粽子、蘿蔔粄、雞屎藤粄、糍粑等,特色工藝品有竹製品編織的農具、生活用具等。
下圍村現存約20座客家民居,舊民居一般為一進三開間,或一進兩開間。主要建築材料為磚石和三合土,內有木樑、檁子、椽子等,房頂為平脊、兩面坡、青瓦覆蓋,保存基本完好。老村內有古井一口,因為安全問題,古井現已封閉。
村里現存宗祠1座即曾氏宗祠,位於白鴿湖村,始建於20世紀40年代,重修於20世紀80年代,占地面積約110平米。宗祠內刻有楹聯“大學十章能治國,孝經一部可傳家”。曾公墓碑立於清鹹豐四年(1854年),重修於1993年。墓碑上刻有“南顯考 紹光曾公墓”。族譜有《曾氏宗譜》,由曾氏族人曾運發、曾柏橋於1994—1996年纂修。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每年重陽節曾氏子孫會去曾氏墓前拜祭,拜祭貢品主要有乳豬、紙錢,拜祭完畢到白鴿湖的曾氏宗祠打掃衛生,後回到下圍村辦公樓門前聚餐。每年中秋節,村民有放孔明燈的習俗。村民用從後山砍來的竹子和紙,製作有該村特色的孔明燈。下圍村傳統技藝有舞麒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