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高屋圍村,位於大鵬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4千米。東有下沙下圍村(已拆遷)。始建於清朝。因村民大多為高姓而取名下沙高屋圍村。2007年,因大鵬新區規劃建設下沙旅遊度假區而整體搬遷至大鵬王母下沙新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沙高屋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街道下沙社區
- 地理位置:大鵬街道西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1年11月,屬第七區;1957年12月,屬大鵬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大鵬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大鵬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大鵬公社;1983年7月,屬大鵬區;1986年10月,屬大鵬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2004年,屬大鵬街道;2011年12月至今,屬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街道下沙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高姓,先祖自山東遷至廣東博羅,清朝時從博羅遷移至此地。此外還有林姓、陳姓、黃姓等。2015年末,戶籍人口130人,其中男性54人,女性76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92歲(男);實際在村人口約12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2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訴約36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德國、荷蘭。歸僑8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大鵬話。
傳統經營為漁、農業,種植水稻、小麥、花生、番薯,且種植荔枝、龍眼、香蕉等經濟作物;出海捕魚一般在大鵬灣下沙海域進行。自清末起,大鵬一帶村民開始到香港務工,至20世紀60一70年代為盛,有許多村民定居香港。改革開放後,村民的商貿交易開始興旺,外出務工者也開始增多。2004年,成立村股份合作公司,主要經營物業出租,2015年公司收入192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村集體經濟分紅、有價證券等財產性收入。20世紀70年代通電,80年代通自來水,80年代末通電話,2000年通網際網路,21世紀初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
2007年9月,為支持大鵬街道下沙片區整體開發,下沙整體搬遷項目正式啟動。2009年9月,搬遷協定簽約工作正式啟動,並於2011年9月完成。2011年6月,下沙居民臨時安置在疊福新村、王母東西區。2015年7月,王母安置區(下沙新村)正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