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上圍村,位於大鵬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3.7千米。南有下沙下圍村(已拆遷)。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據記載,村前有一大沙壩擋住海潮,地處下端,地面皆為沙子,故名下沙。村民們習慣將靠北邊的圍稱為“上”,靠南稱為“下”,因此又將下沙村劃分為下沙上圍和下沙下圍,此為下沙上圍村。2007年,因大鵬新區規劃建設下沙旅遊度假區而整體搬遷至大鵬王母下沙新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沙上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街道下沙社區
- 地理位置:大鵬街道西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1年11月,屬第七區;1957年12月,屬大鵬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大鵬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大鵬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大鵬公社;1983年7月,屬大鵬區;1986年10月,屬大鵬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2004年,屬大鵬街道;2011年12月至今,屬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街道下沙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麥姓、譚姓、陳姓、劉姓、張姓等。第一大姓為麥姓,先祖自福建遷至廣東南雄,後從南雄遷至此地。第二大姓為譚姓。第三大姓為陳姓。2015年末,戶籍人口230人,其中男性98人,女性132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101歲(女);實際在村人口23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1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30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紐西蘭。歸僑3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大鵬話。傳統經營為漁農業,種植水稻、小麥、花生、番薯等,經濟作物有荔枝、龍眼、香蕉等果樹;出海捕魚一般在大鵬灣下沙海域進行。自清末起,大鵬一帶村民開始到香港務工,至20世紀60—70年代為盛,有許多村民定居香港。改革開放後,村民的商貿交易開始興旺,外出務工者也開始增多。2004年,成立村股份合作公司,主要經營物業出租,2015年公司收入332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村集體經濟分紅、有價證券等財產性收入。有樹齡115年、165年的古榕樹各1棵,均為國家三級保護樹木。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端午的棕子、中秋的月餅、冬至的起糕仔。
20世紀70年代通電,80年代通自來水,80年代末通電話,2000年通網際網路,21世紀初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
下沙海域海水透明度較好,鹽度適中,又有坪洲島作為屏障擋住大海涌流,利於各類海洋生物在此繁衍生息,鯷魚、烏頭魚、鱲魚、鮑魚、魷魚、花蟹等海產品眾多。“下沙鱲仔網不盡,龍岐花蟹用籮擔”,說的正是下沙鱲魚的豐富。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兩度登入大登灣,對沿岸村實行“三光”。下沙村遭受嚴重破壞。
2007年9月,為支持大鵬街道下沙片區整體開發,下沙整體搬遷項目正式啟動。2009年9月,搬遷協定簽約工作正式啟動。並於2011年9月完成。2011年6月,下沙居民臨時安置在疊福新村、王母東西區。2015年7月,王母安置區(下沙新村)正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