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學術研究,科研成果,科研機構,學術資源,辦學條件,教學建設,師資力量,院系設定,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合作交流,傳統文化,校訓,校徽,校歌,現任領導,學校環境,
歷史沿革 1978年10月,經中共上海市委批准,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第一機電工業局、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上海市造船工業局、華東電業管理局、上海市交通運輸局和
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 共同創建了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華東紡織工學院、上海市紡織工業局、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和
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 共同創建了華東紡織工學院分院。
RISE銳獅車隊設計製造的第四代方程式賽車 1985年,經
教育部 批准在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和
華東紡織工學院 分院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時任國家科委主任的
方毅 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1986年7月5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
江澤民 同志出席了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成立大會,發表了重要講話,並為學校題詞:“為上海經濟建設培養更多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1991年,學校通過了
國家教育委員會 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進行的本科教育合格評估。
2004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開展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
2006年,學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結論為優秀。同年,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2009年10月,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分中心成立,時任上海市市長
韓正 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分中心授牌。
2013年1月,學校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3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與
上海科學院 正式簽訂了產學研戰略框架協定和聯合培養研究生合作協定,成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科學院研究生教育學院分中心。同年,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成為首批上海市市級孵化基地示範基地。
2014年5月,學校與
韓國蔚山大學 就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達成合作協定。
2017年,被列為上海市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
2018年3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6月,獲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畫首批入選項目;同月,學校舉辦了“教育部高教司協同育人項目”研討會,來自16所上海高校的工程訓練中心主任或代表參加了研討會。12月,學校入選上海高水平地方套用型高校建設序列。
2019年3月,由學校與上海聯通攜手共建的5G+人工智慧套用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隨著5G校園網的建成使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成為全國首個實現5G網路深度覆蓋的高校;同月,學校獲批20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總數位列上海高校第三。7月,學校聯合
常州大學 、
溫州大學 ,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創新聯盟,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松江校區舉行啟動儀式;同月,中國首個藥物智慧型製劑與智慧型製造研究中心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揭牌;同月,學校與
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 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2012年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7項,其中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
學校的科研實力不斷加強,2013年度學校科研總經費1.91億元,省部級以上項目81項,獲專利授權數380項,其中發明專利數52項;發表論文近1358篇,三大檢索論文322篇;出版論著(含教材)133部。
2018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學校獲得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 、三等獎3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
截至2019年6月,近五年來,學校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9項,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5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含教育學、藝術學)4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1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437項。先後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15項,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項,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獎2項,獲得專利授權1864項。
科研機構 學校擁有一批有較強實力的科研機構及技術開發基地: 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5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上海市重點學科、5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13個上海市教育高地、2個上海市高校高水平特色發展項目、3個上海市優秀教學團隊、2個上海市政府公共決策支持研究基地,1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上海高校人文藝術創新工作室、2個上海高校知識服務平台、1個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台、1個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2個上海市級知識服務平台(協同創新中心)等。學校擁有8萬平方米的現代工業工程訓練中心,是教育部和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校還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已成為學校成果轉化、創業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綜合性科技創新平台。
2011年,學校的“現代交通運輸工程與管理”學科專業建設項目列為上海市地方高校內涵建設工程項目,“軌道交通安全運行檢測技術開發中心”被列為上海市地方高校知識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入選項目。會展藝術與技術創新中心”被確定為上海市教委人文藝術工作室;“上海創意產品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上海市科委確定為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
能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雷射工業技術研究所、汽車工程研究所、化工研究所、經濟研究所、系統工程研究所、現代城市管理研究所、上海市社會保障問題研究中心、
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 、上海飛行仿真技術研究中心、勞動關係研究中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納米技術研究中心、東方管理研究中心、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藥物智慧型製劑與智慧型製造研究中心等
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創意產品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人文藝術創新工作室: 會展藝術與技術創新中心
上海市政府公共決策支持研究基地: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政府公共決策支持”研究基地、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分中心
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台: 上海服裝創意設計與數位化技術公共研發服務平台
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 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研究中心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 》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管、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刊登的主要內容包括:汽車、航空、軌道交通、服裝、材料、機械、自動化與計算機技術、化工、環境與能源、經濟與管理科學以及數學、物理、工程力學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有創新意義的學術論文。
該刊榮獲國家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上海市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
該刊被以下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及資料庫收錄:美國化學文摘社(CAS)、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CSA:NAT)、美國《劍橋科學文摘:工程技術》(CSA:TEC)、美國《劍橋科學文摘:材料信息》(CSA:MI)、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 、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 。刊期為季刊。
刊物名稱
主編
刊期
開版
ISSN
CN
主管部門
主辦單位
地址
郵編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
汪泓
季刊
32開
1009-444X
31-1598/T
上海市教委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市松江大學城龍騰路333號
201620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是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主辦的教育研究類學術期刊。設有高教論壇、高教改革、高教評估、教學研究、教材建設、實踐教育、圖書情報、高校管理、合作辦學、成人教育、校辦產業、學生工作、德育工作、學生園地/校園文化、校史資料、新書介紹等欄目。
刊物名稱
刊期
開版
主管部門
主辦單位
地址
郵編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
季刊
16開
上海市教委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市松江大學城龍騰路333號
201620
● 圖書館藏
根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圖書館 根據學校“工程技術為主,經濟管理、藝術設計為兩翼”的學科專業布局,入藏各類專業文獻;有館藏中外文紙質文獻逾181.52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3280多種;可訪問的電子圖書163.27萬種,中外文資料庫47個,其中中文資料庫有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超星發現、超星期刊等,外文資料庫有IEEE、ACS、SCIFinder、ASME、SpringerLink、EBSCOHost、Emerald、Ei、PQDD、Web of Science、CIDP、ESI、JCR、Incites等,以及網上報告廳、庫克音樂數字圖書館、環球多媒體英語等多媒體資料庫。
辦學條件 教學建設 根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設有教學機構:2個學部和23個學院(部、中心);擁有上海市汽車工程實訓中心、工程實訓中心、藝術設計展示中心、服裝設計展示中心等多個教學實訓基地;擁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擁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5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上海市級教學團隊。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現代工業實訓中心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 民航運營管理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教學團隊: 社會保障專業教學團隊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飛行技術專業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服裝設計與工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上海交運(集團)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民航飛行與運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實驗教學中心
上海市級教學團隊: 社會保障專業教學團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教學團隊、車輛工程教學團隊、模具設計與製造教學團隊、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市級 教學實訓基地;上海市汽車工程實訓中心
校級教學實訓基地 :城市軌道交通技術實驗實訓中心、航空發動機展示中心、電子電氣實驗實訓中心、工程實訓中心、計算中心、藝術設計展示中心、服裝設計展示中心等
上海高校緊缺藝術人才創新工作室: 視覺藝術表現力創新工作室
●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 工商管理、交通運輸、藝術設計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交通運輸、藝術設計、工商管理、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公共事業管理等
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科普教育基地“多維立體交通科普展示館”,包括汽車、城市軌道、航空等科普場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投資近1.3億元,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旅遊點”、“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6月,學校有教職工185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餘人,博士學位教師占比超過55%。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40餘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含雙聘院士3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4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領軍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學校設立“志宏計畫”“騰飛計畫”“展翅計畫”等三大人才計畫,近五年累計資助人數達69人。
上海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陳心德、吳忠
院系設定 根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設有機電工程學部(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工程實訓中心)、化學化工學院、紡織與服裝學院、數理與統計學院、社會科學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航空運輸學院(飛行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中韓多媒體設計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中法埃菲時裝設計師學院 、中美工程學院、體育教學部、工程實訓中心、現代工業實訓中心等教學機構。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專業明細 院系名稱 專業 機械工程學院
電子電氣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
材料工程學院
汽車工程學院
交通運輸(汽車運用工程)
車輛工程 汽車服務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汽車工程)
交通運輸(汽車運用工程)(中美合作)
藝術設計學院
航空運輸學院
飛行學院
服裝學院
城市軌道交通學院
中韓多媒體設計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中韓合作)
社會科學學院
外國語學院
翻譯
數理與統計學院
數據計算及套用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 )
學科建設 據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建有國際化博士學位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博士項目)5個。擁有上海市Ⅲ類高峰學科1個,Ⅳ類高峰學科1個,協同創新中心、研發公共服務平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學科科研平台11個,建有高等研究院。擁有上海市重點學科5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含培育)6個,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發展項目2個。
●重點學科
上海市Ⅲ類高峰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上海市Ⅳ類高峰學科: 環境科學與工程
上海市重點學科: 現代汽車運用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社會保障、天然源農藥化學工程、能源科學與工程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工程、材料精密成型與處理、現代民航工程及管理
上海市教委重點(培育)學科: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公共藝術(包裝設計)
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發展項目: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工程、現代交通工程
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創新計畫項目: 研究生暑期學校、研究生學術論壇、學位點引導布局與建設培育、交叉學科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平台、大文科學術新人培育、研究生創新創業培養專項、地方高校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
知識創新工程項目: 複雜製造過程智慧型控制工程、城市軌道交通信息系統工程、現代載運工具(車輛)運用工程、現代城市公共運輸運行管理、社會保障與政府公共決策支持系統研究基地建設、天然源化合物研究及產品工程創新團隊建設、現代藝術設計學科創新工程
學科專業建設項目: 中國東方管理研究、天然源製藥工程創新團隊建設、紡織材料低速衝擊防護測試平台構建、化工類專業多元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移動教育內容平台開發、城市公共管理學科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數字媒體設計與套用、高級時裝創意設計特色平台、建設與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相適應的基礎學科基地、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平台建設、“現代影像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與學科平台建設、數位化服裝工程技術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服裝創意設計與工程、飛行技術學科“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平台
●碩士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電子信息碩士、交通運輸碩士、藝術碩士(藝術設計)
(參考資料來源: )
人才培養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已發展成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的高等學府。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畫”首批61所試點高校之一、全國12所“卓越計畫”試點工作示範性高校之一、全國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設的牽頭單位、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套用型高校”試點建設單位。2017年被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
近年來,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學校通過大力實施"研究生培養質量工程",不斷完善培養體系,改革培養模式,著力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研究生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學校在2014年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再創輝煌,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24項,三等獎24項,成功參賽獎52項,在參賽的全國近四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學校成績高居全國第5位,再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憑藉驕人的成績和出色的組織工作,被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組織委員會授予“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優秀組織獎”。
學校各本科專業(除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外)實行完全學分制,標準學制4年,學生可在3~6年內完成學業。學校堅持依託現代產業辦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以現代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學科群、專業群對接產業鏈和技術鏈,以產學研戰略聯盟為平台,與行業、企業協同辦學、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協同就業的“四協同”模式,“一年三學期,工學交替”的產學合作教育模式,助力學校成為培養優秀工程師和工程服務人才的搖籃。畢業生具有顯著的就業競爭優勢,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就業率連續保持在98%以上,在全國地方公辦高校2017屆本科生就業率排行榜上位列24名。
合作交流 學校秉承開放辦學的理念,積極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學校以培養熟悉國際規則,具有社會責任感,具備綜合能力,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奉獻精神的高等工程套用型人才為目標,積極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先後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典、瑞士、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新加坡等20個國家的近6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與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與交流關係;每年聘請100多名長短期外籍教師來學校任教及科研合作。學校還與法國國際時裝學院、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韓國東西大學和瑞士庫爾技術與經濟套用科技大學合作舉辦了11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每年有2000多名學生通過中外合作辦學接受國際化教育。學校為學生提供雙學位聯合培養、學分互認、聯合畢業設計、海外實習及國際產學研合作等各種類型和層次的海外學習交流機會。目前在校留學生近千名。
傳統文化 校訓 勤奮、求是、創新、奉獻
校訓釋義:學校師生秉承勤儉節約、吃苦奮鬥、實事求是、創新創業、敬業奉獻的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積極培育體現時代特徵、教育特點、工程技術大學特色的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重點,凝鍊和塑造大學精神,培育和發展大學文化,努力打造現代大學。
校徽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標誌LOGO設計是以抽象的動感圖案為主要設計元素,傳達了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一體兩翼,協調發展”的學科格局;代表學校在飛速發展時期,展翅騰飛的美好前景;抽象圖形的形態加上上海市花白玉蘭突出地域上海,並蘊藏了“SUES”(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英文名簡稱)的字母;體現良好的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社會聲譽和學生所具有的良好的學習意識、學習精神和個人素質。
校徽色彩以藍色為主體基調。藍色象徵學科齊全、辦學特色鮮明的高等學府在科技時代所應具備的探索、創新及進取精神。
校徽整體設計寓意了學校所構建的以產學研戰略聯盟為平台,學科鏈、專業鏈對接產業鏈的辦學模式創新多動腦、多社會實踐,始終堅持依託全球現代產業,主動服務上海經濟或全國的辦學宗旨,把大學校矢志成為培養具有“勤奮、求實、創新、奉獻”精神的優秀工程師搖籃的目標前進。
校歌 歌詞:星星閃亮、火炬閃亮、正當青春的好年華,理想寫在旗幟上。肩上擔子千斤重,腳下大路萬里長,我們是明天的太陽,新時代的希望!
青春閃光,心靈閃光,一代中華好兒女,鮮花開在大地上,要讓山里更秀美,明天的事業更光輝,我們是未來的主人,我們是共和國的棟樑,我們是未來的主人,我們是共和國的棟樑!
現任領導 學校常委領導名單
學校行政領導名單
(參考資料來源: )
學校環境 學校辦學條件良好,教學環境優美, 松江校區校園內湖光山色、綠樹繁花,現代化樓群錯落有致,行政樓、體育館、藝術樓、圖文信息中心、現代工業工程訓練中心等5個單體建築獲得了上海市
白玉蘭獎 ,體育館還獲得了上海市金剛杯獎。“亭亭玉立”的行政樓、寬敞明亮的教學樓、風格別具的體育館、婀娜多姿的藝術樓,雄偉壯觀的圖文信息中心、氣勢宏偉的現代工業工程訓練中心、蜿蜒縱橫的河流湖泊、寬廣起伏的大草坪,名稱蘊涵“學貫東西、德才兼備”的道路橋樑,象徵著“工程大”的騰飛,象徵著學校21世紀璀璨的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