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群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華山路1954號,是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群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群
- 地理位置:上海市徐匯區華山路1954號
- 所處時代:1936年
- 保護級別:上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群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華山路1954號,是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群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群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華山路1954號,是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群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措施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群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建築之旅》系“世界著名大學人文建築之旅叢書”之一。跨越三個世紀、歷經百餘年的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從創辦至今不曾遷徙,古老、完整而優雅地矗立在徐家匯中心區,2010年被列入“徐匯區文物保護單位——南洋公學舊址建築群”,其中的十餘幢建築為“上海市優秀歷史 建築”。20世紀80年代建成的閔行...
老圖書館至今有近90年的歷史。其使用功能也經歷了幾次變化:1985年,由於更新的包兆龍圖書館的投入使用,老圖書館轉為校檔案館辦公之用,又於1995年大修之後,又兼為學校的校史博物館和校友活動館。交通大學老圖書館,與中央綠地旁的中院,新上院,總辦公廳,體育館一道構成交大西方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群。老圖書館...
《上海高校建築文化》是201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桂發、朱大章、章華明。內容簡介 上海高校有著悠久的歷史。百餘年來,保留著很多優秀的歷史文化建築。很多這樣的歷史文化建築或已消失,或被改建,或至今仍在為師生使用,但其背後的故事卻漸漸被人們所淡忘。高校的老建築是大學文化的重要載體,對研究大學的文化和歷史...
滬江大學近代建築,位於上海市楊浦區軍工路516號(今上海理工大學),是清朝至民國時期的建築。滬江大學,原上海浸會大學,存有30餘幢歷史建築,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校園歷史建築群。這些建築多為清水紅磚砌築、兩坡紅瓦屋面,風格統一,以後期羅馬風風格和哥德式建築風格為主。滬江大學作為美國南北浸禮會創辦的教會大學...
4. 編著《南洋築韻》,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21. 03 5. 個人譯著《這是威尼斯》,Gambier & Keller出版, 2015.02 學術簡介 代表論文 1. 近現代歷史建築外牆裝飾水刷石研究——以上海張園石庫門建築群為例 ,建築遺產,2024.02 2. The museum method of reusing Shanghai waterfront industrial heritage: ...
涉及城市片區夜景規劃設計、名勝古蹟建築群夜景設計、園林景觀照明設計、遊樂場特效泛光照明等領域。發展歷史 上海交通大學景觀照明研究院成立於2016年,是上海交通大學規劃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直屬核心設計機構之一,專注於景觀照明燈光工程設計的研究部門,自成立以來不斷的拓展自身的專業照明設計能力。科研條件 上海交通大學景觀...
聖約翰大學歷年建設的主要建築有交誼室、懷施堂、羅氏圖書館、思顏堂、六三樓等。懷施堂是27棟聖約翰大學建築中,歷史最悠久的。1951年,為紀念著名校友鄒韜奮,這一建築改名為韜奮樓。聖約翰大學近代建築承載了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七十餘年新中國法學教育的歷史記憶,已經成為上海市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2019年10月,...
歷史沿革 2017年12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成立。2020年11月6日,學院與東昌府區成立“國家級非遺(葫蘆)數位化傳承聯合研究中心”。12月3日,學院與上海市建築學會聯合成立“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文化交流中心”(“ASSC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Exchange”)2021年7月30日,學院與中英...
上海的石庫門主要集中在黃浦區、盧灣區和靜安區,包括,盧灣區成都南路正元里、淮海巷、美仁里;盧灣區長樂路慶福里、中和屯、高福里;盧灣區茂名北路興慶里;靜安區石門一路新華里;靜安區威海路張園內的春陽里、祥雲里。 仍有200萬左右上海人住在石庫門建築中。歷史沿革 石庫門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築,通常被...
社團鼓勵學生在虛擬校園自發開設第二課堂,涵蓋編程、建築、電路等諸多領域,讓學生自己成為講師。社團聯合其他高校組建“我的世界高校聯盟”,開發高校聯合驗證平台,並邀請業內大咖舉辦茶話會,為高校數位化注入新動能。社團被評為上海市高校活力社團。發展歷史 2020年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Minecraft交流群成立。2021年5月...
該校區在閔行區七莘路2678號(上海市閔行區七寶老鎮南面),占地面積328畝,有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學生宿舍、圖書館、食堂、體育館等建築面積共78,570平方米。校園內古木參天、綠樹成蔭、花草異香,並有多個上海市歷史文物保護景點,整個校園充滿著濃郁的文化底蘊。2012年10月29日,原上海交通大學技術學院併入...
2007,河南省鄭州市圖書館(市民文化中心)規劃建築方案(全國公開招標第2名)。2002,上海長寧區政府辦公樓(國際招標第1名)。2000,浦東張江技術創新區海外創新科技園項目。1997,武漢中山艦紀念建築群體規劃設計。獲獎記錄 主要獲獎 2010,上海交通大學優秀教師獎。2010,主講“建築設計及原理(1)”獲“上海市教委...
在帝國大廈剛建成的一年,美國進入了經濟30年代大蕭條時期,整個大廈找不到有錢租用的客戶,只能靠大廈參觀旅遊賺取收入,成了個大大的空罐頭。《金剛》也是以這個大蕭條時期和帝國大廈為背景創造的,帝國大廈也成了這部歷史經典電影的標誌性建築。1981年4月30日,矗立在美國紐約市中心高1250英尺、共102層的帝國大廈...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簡稱“東方明珠”,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世紀大道1號,地處黃浦江畔,背擁陸家嘴地區現代化建築樓群,與隔江的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交相輝映,1991年7月30日動工建造,1994年10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是集都市觀光、時尚餐飲、購物娛樂、歷史陳列、浦江遊覽、會展演出、廣播電視發射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上海市標...
建築人類學論壇經歷六屆之後,適時提出“宜居城鎮與日常生活”的主題,將學術視野從人類學經典的家屋、聚落研究傳統,逐步接軌城市更新、遺產保護、鄉村振興等時代議題。藉助跨學科視角,主張回到中國的歷史、文化和日常中挖掘宜居性的深刻內涵和實踐意義。活動歷程 2023年12月1-3日,第七屆建築人類學論壇在上海交通大...
交通聚落是指在交通因素的作用下聚集起來,並以交通運輸服務為主要職能的居民點。處於交通節點的位置,具有為交通運輸服務的設施,規模不大,地位重要。古代的交通聚落往往在驛站、要津、關隘等處發展起來。現代的交通聚落一般在港口、鐵路和公路車站形成。中國西部地曠人稀地區,鐵路沿線的有些城鎮是以鐵路車站為中心的...
提籃橋——上海大都市典型的老城廂,成片的舊城區和石庫門,老式的住宅,小洋房,交錯的弄宅,以及建成於20世紀70年代的老式公房。這些富有上海風情的建築給人帶來的是幾許懷舊的遐思。提籃橋——具有開埠早、多元文化匯集的特點。下海廟、摩西會堂、霍山公園以其獨有的歷史文化價值吸引著中外遊客;以上海航運交易所為...
歷史淵源 褐石建築,在歐洲也被稱為“紅磚建築”。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的蔓延,大批中產階層在英國興起。在舉世聞名的英國高等學府中,應運誕生了真正屬於中產的、獨樹一幟的“紅磚大學”。 當第一群來到新大陸的英國殖民者,懷著對祖國的思念,開始採用褐石在新英格蘭地區建造自己的房屋。隨後褐石逐漸...
建築歷史 弄堂,上海人對里弄的稱呼,它既不同於傳統的中國江南民居,也不同於任何一種西方的建築形式。然而,它又總是或多或少地帶有中國傳統建築的痕跡,又或多或少地帶有外來的建築影響。 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徵,它也是近代上海歷史的最直接產物。上海這座城市就好像一個有生命的肌體。從高空俯看...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惠德豐大樓(1951年改名四川大樓)就是他設計的。東嶺會別墅 東嶺會別墅,坐西向東,地下一層,地上二層,毛石基礎、牆體,平面為不規則長方形,木質梁架,石板瓦屋頂,歐式造型。原房主為美國教會在北戴河的傳教組織東嶺會,是北戴河海濱東山一帶燕京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傳教士、專家、教授的集會...
陳震,男,博士,上海交通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05 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5年至2008年,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講師 2009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副教授 2014至2015年,英國University of ...
對歷史地段保護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經濟復興迎來城市建設高潮,城市歷史街區遭到破壞,為此法國在1962年頒布了《馬爾羅法》,將有價值的歷史地段劃定為“歷史保護區”。英國1967年頒布《城市文明法》,1975年日本修訂《文物保護法》,增加了保護“傳統建築群”的條款。國際公約與憲章 各國保護...
崇思樓,上海市優秀保護建築,徐匯區文物保護單位,地處徐家匯核心商圈,斜對面是港匯恒隆廣場,是徐匯中學歷史最悠久的教學樓。崇思樓是1915年始醞釀新建的校舍。當時由比利時神父、建築師第斯尼(中文姓為葉氏)設計草圖並任督工,1917年1月8日安置第一塊基石,清朝上海縣知事沈寶昌出席奠基禮。1918年6月20日落成,滬上...
村落內的建築呈現典型的廣府民居“梳式布局”, 特色鑊耳牆、灰塑、石雕,以及村內保留的文孫曾公祠、雲門曾公祠、雲門別墅等歷史文化建築群,為港頭村贏得了“露天的嶺南建築博物館”的盛譽。港頭村在歷代曾有多人中舉為官,因有“五代連甲科”之盛譽,其官場盛況堪比幾乎同時代的花都塱頭村。廣州增城區坑貝古...
南大門,漢語常用建築物或建築群朝南方向的大門。比較出名的有上海交通大學的南大門“凱旋門”、華中科技大學南大門、哈爾濱工業大學`雲南大理 古城大門和北京朝陽公園南大門等。還指韓國南大門建築和以該建築命名的小區。另外還可以指中國地理位置上的南大門——廣州。國之大門 中國的南大門指的是廣東省的省會城市—...
洋涇浜旁原為田野曠地。在英法兩租界相繼開闢後,該浜適介於兩租界之間。此後水陸交通日益繁忙,兩岸住房陸續興建,中外商賈紛至沓來,市面逐漸繁榮起來。成為舊上海的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由於洋涇浜兩岸中外商貿發展,產生了特殊的歷史現象,一是“用英語詞語說中國話”的不規則的英語——“洋涇浜英語”。“洋涇浜”...
1956年國務院決定,起源、根植並輝煌於上海“南洋公學”的交通大學主體內遷西安,是為交通大學西遷。1959年7月31日,經教育部批准,分別成立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西安交通大學西遷老教授的回信中指示:要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歷史沿革 1896年...
師儉堂是集河埠、行棧、商鋪、街道、廳堂、內宅、花園、下房等於一體的江南民居古建築群,兼具官、儒、商三重使用功能。師儉堂布局規整,整體建築精美,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紳士坐行經商的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的代表建築。師儉堂作為歷史文化的載體,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保護措施 1995年,師儉堂師儉堂被列入...
虹口教育,門類齊全,歷史上名家辦學多。清光緒七年(1881年),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在境內開辦中西書院。光緒十六年,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前身)設譯書院於虹口,聘張元濟為院長。民國元年(1912年),唐文治、嚴復等創辦的神州大學從南市遷到江灣。20世紀20、30年代,共產黨和國民黨人士合作在境內創辦上海大學,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