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概況
考古發掘
朝陽城曾是
前燕、
後燕、
北燕的都城,但由於歷史久遠,人們對
三燕都城的了解只限於文字上,至於實際情況到底如何,此前從未有實證。在2003年朝陽市進行城市改造時,省市考古人員對遺址進行了大面積發掘。先後發現了“龍城宮城南門遺址”和北城門及瓮城等遺蹟,從而確定了三燕龍城位置及城牆大致走向。
龍城(又名黃龍城)始建於公元341年,為
前燕王
慕容皝所建,是中國古代兩晉十六國時期
前燕、
後燕、
北燕(簡稱“
三燕”)的都城。遼寧文物考古研究所集中對朝陽北大街西側進行了勘探和發掘,發現了城門遺址兩處及城牆、道路、建築址、排水系統等多處重要遺蹟,出土了大量遺物。在出土的文物中,還有一些如骨梳、石圍棋、網墜、銅剪、各種人頭像等反映當時社會文化生活的文物。此外,在北大街東側,考古工作者還發掘了宮城的東北角、東南角,外城的東北角和東門,可知該城平面呈北寬南窄的梯形,南北長約1300米、北部寬約820米。
宮城南門
該處宮城城門遺址位於
朝陽市老城區的南北軸線上,門址有三個門道。按中國古代的等級制度規定,只有都城的城門才允許開設三門道,同時根據其位置確定,該處城門是前燕始建
龍城時修築的宮城(
和龍宮)南門(
弘光門)。經考古隊對城門遺址及現場發掘的其他文物考證,門址在
北魏、唐、遼代時期都經過改擴建。
前燕門址:公元341年,前燕皇帝
慕容皝將都城從棘城遷到
龍城。在修建都城時首次修建了該處城門。城門坐北朝南,有三個門道,中門道首先發現,隨後又清理出的東、西兩個門道。在門址東西兩側發掘出當時城牆,其中東城牆發現50米,西城牆發現10餘米。門址和城牆全部為黃土夯築,夯層厚度8-10厘米。《
讀史方輿紀要》記載:“
鹹康七年,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龍山之西,為福德之地,乃營制宮廟,改柳城為龍城。八年,遂遷都焉。尋號新宮曰
和龍宮,宮門曰
弘光門。”
後燕門址:第二期門址修築於後燕時期,
慕容熙在位時所建。通過考古發掘看到,第二次修築的門址是在第一次基礎上改、擴建而成。位置與前者重疊,也是三門道。在門道內設定有磚和木柱等。後燕末期此處曾發生奪門政變,《
讀史方輿紀要》記載:“
義熙三年,
馮跋等作亂,廢其主
慕容熙,攻
弘光門,推
高雲為主。五年,云為寵臣離班等所弒。馮跋升
弘光門觀變,遂自立為天王。”馮跋建立
北燕後繼續沿用此門。
北魏門址:考古發掘發現,到了第三期門址,其形制發生較大變化。最明顯的是把東西兩門道堵死,只留中門通行。據史料記載,在北魏
熙平二年即公元517年曾重建龍城,故第三期門址應為北魏時期所建。
唐代門址:唐代門址為第四期門址,也是一個門道,但規模有所擴大。門墩的南北兩端和城牆都進行了增補,門墩都用磚包裹,門道中砌有磚路。在史料中有唐
開元五年“更於柳城築
營州城,興役三旬而畢”的記載,故專家推斷第四期門址建於唐開元五年。
遼代門址:遼代門址疊壓在唐代門址上,方向和格局都相似於唐代,但規模有所減小,門墩底部以大塊條石為基礎,門道寬5米、長20.5米。地表用巨大的石板鋪就。從考古發掘看到,在門道里遺留有被燒焦的粗大立柱,表明門道被大火燒毀。從此這座門址徹底廢棄,未再重建。
北門瓮城
2005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過發掘,發現了龍城宮城用土夯築的北城門、城牆和與城牆相連的瓮城。北門瓮城是城門外修築的月城,高度和厚度與城牆相當,其南北長21米,東西向長度由於受現代建築限制,尚未確定。同樣,北城牆受現代建築限制,長度也未能確定。但方位走向已經確定。
瓮墟城牆與西墩台相連線,向北延伸21米後折向東,再延伸20多米後疊壓在北大街之下,牆寬9-15米,在牆外側有斷續的護坡石,保存最好處保留有3層,有明顯收分。門道的路面出北門後向東轉,疊壓在北大街之下,判斷瓮城的城門應在東側,城門情況不詳。
龍城的外城與宮城同用一個北門,與2003年發現的宮城南門相距為500米。與擁有三門道的南門不同,北城門為單門道,西側墩台東西寬12米、門道寬7.5米、進深22米。有趣的是,考古工作者還在門道路面上發現了當年的車轍痕跡。據《
晉書》記載,後燕皇帝
慕容熙昏庸無度,曾為死去的皇后
苻訓英大辦葬禮,靈車出北門時發現門洞太矮,於是“毀北門而出”。
城牆遺址
龍城的北、東、西牆的北半部以及宮城的東牆和南牆都非常清楚,可知朝陽古城平面呈北寬南窄的梯形,南北長約1300、北部寬約820米。內城位於北部,與外城共用北牆。
1、宮城東北角:位於北大街的東側,向西距北門84米,是龍城宮城東牆與龍城北牆的“T”字形交接點。從平面及部分剖面的情況可知,北牆經過多次補築,東牆也有部分補築痕跡,該地點現已揭露到遼金時期的地層。
2、宮城東南角:位於北大街東側,宮城南門東約80米處,北距宮城東北角500米。宮城南牆和東牆已經暴露出一部分,但2道城牆的邊緣尚未完全暴露,內外角的位置經過勘探已基本確定。從勘探的結果來看,南牆與“T”形城牆接點處的東牆寬度相當,從其形狀和位置判斷這一地點是龍城宮城的東南角。
3、外城東北角:北城牆自北門向東延伸440米後折向南,在轉折處進行發掘。該地點雖然破壞比較嚴重,但仍能看出多次補築的痕跡,在中間純淨夯土的兩側都依次疊壓晚期夯土。由於發掘到的層面還屬於明清時期,這些不同夯上的年代還有待進一步發掘確定。
4、外城西北角:該處城牆於2001年發現,據負責古城牆考古挖掘的
朝陽市博物館館長尚曉波介紹,該次發現的城牆為朝陽古城的西北角,其對確定朝陽古城牆的走向和長度有重要價值。從挖掘現場看到,該處城牆為土築,寬達13米,城牆上有馬道,城牆有過兩次修補痕跡。
街區遺址
發掘地點位於大什字(北大街與營州路的交匯處)西側、營州路南、龍城宮城南門南約210米、朝陽市
佑順寺的北邊。發掘面積共500餘平方米,揭露的遺蹟主要有大型高台建築、道路、排水系統和冶煉建築等。
1、道路:對東西向的營州路進行解剖,解剖溝為南北向,發現營州路直接坐落於生土之上,路的南側疊壓在一座房址之下,在其北側發現有用石板立砌的排水溝,從採集的路面遺物來看,這條路最早年代不晚於隋唐,經過遼金元一直延續使用至現代,其東端連線著東門遺址。東門遺址位於營州路的東端,向北距龍城東北角約730米,暴露出來的遺蹟主要有門道和兩側的夯土台基。經過勘探,在道路下沒有發現夯土,根據其所處位置判斷為龍城東門無疑。綜上可知,營州路是龍城內一條東西向幹道。
2、排水系統:營州路南約5米處有2條排水溝,呈“丁”字形相連通,保留有部分蓋板石;南北向的排水溝用石板立砌而成,東西向的排水溝既有磚石混築,又有立砌石板,都為口大底小。這2條排水溝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2條溝的流向不明,從其出土遺物判斷其年代不早於元代。
3、冶煉址:在道路解剖地點南側發現一處冶煉遺址,主要由冶煉爐和工作面構成。冶煉爐平面為圓形,直徑1.8米,4個進風道,爐瞠為圓形,在膛內發觀木炭。工作面由條磚鋪成,南側呈斜坡狀,出土坩堝和大量鏽蝕的銅屑,其所處層位不早於元代。
4、大型高台建築:編號F1,只保留了基礎部分,高台整體為磚包砌,內為夯土。整個台基南北長11.5米、東西寬11米,在台基之一角保存有
散水,門道在南側中間,保存有磚砌踏步。在這一地點出土了大量陶器、瓷器、佛造像、石雕建築構件、石刻經文、銅器和鐵器等。建築年代不晚於遼代,毀棄於元代以後。
5、房址:在營州路南側發掘了2座房址,編號分別為F2和F3。F2和F3都被嚴重破壞,沒有發現活動面。F2僅保留了4塊柱礎石,3塊在一條直線上,為東西向,1塊在其南側,柱礎石的間距都約為5米,房址四周都不見建築痕跡,時代應為遼金時期。F3疊壓在冶煉址之下,四周為青磚包砌,內填雜土,夾雜大量的磚瓦及陶器碎片,時代應為遼金時期。
和龍宮址
該次考古工作中,共發掘出了宮殿夯土台基、主體建築址、三燕早期及晚期迴廊建築址等多處三燕“和龍宮”建築遺蹟,並出土了四神紋覆斗式柱礎石等三燕時期文物若干。
據《
晉書·
慕容皝載記》記載,“
和龍宮”建築為東晉
鹹康七年(341)
前燕慕容皝“使
陽裕、唐柱等築
龍城,構宮廟”時始建。到東晉
永和元年 (345)正式命名為“
和龍宮”——“時有黑龍白龍各一,見於龍山,皝親率群僚觀之,去龍二百餘步,祭以
太牢。二龍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悅,還宮,赦其境內,號新宮曰和龍”。
龍騰苑址
龍騰苑遺址所在地有兩處高大的圓丘土山,當地村民俗稱為東團山子和西團山子;此處最早由東北史學家朱子方先生髮現,並於1973年由昭盟文物站協助勘探,確定為一處人工堆築的土山。
2009年,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此做了進一步的勘探調查,通過野外調查與文獻記載的結合研究,專家推斷東團山子應為
龍騰苑的景雲山所在。
據《
晉書》記載,後燕皇帝
慕容熙在位期間,大興土木,廣建殿宇,在
龍城(今
朝陽市)北為皇后
苻訓英修建皇家園林,名
龍騰苑,其廣袤10餘里,亭台樓榭相連,河湖之水相交。其後,由於朝代的更迭,
龍騰苑廢棄傾頹於荒野之上。
歷史價值
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認為,朝陽老城區的考古發現極為重要,屬都城級別,2004年以前,國內發現的都城遺址都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六國時期整箇中國北半部都為鮮卑族所統治,當屬民族大融合時期,至唐代達到一個高峰,成為世界頂尖級文化。從公元3世紀到8世紀的500多年間,朝陽一直為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所在。中原王朝經營東北地區,聯繫、安撫東北少數民族都是以朝陽為重心和中介實現的。因此對三燕都城遺址考古,價值非同一般。原有文獻對龍城載之甚少,此次發現的宮城遺址,使人們看到了三燕都城的規制,意義重大。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認為,作為中國古代都城演變史上的重要一環,作為少數民族政權建立的都城,三燕故都龍城在中國古代都城演變過程中占有重要位置。魏晉至隋唐時期是古代都城格局的形成階段,代表都城布局演變的典型古城有三國時期的曹魏
鄴城、十六國時期的三燕
龍城、南北朝時期的北魏
洛陽城,此後傳承到唐
長安城、明清的北京。龍城在這一過程中承前啟後。
更值得關注的是,歷史上的龍城,曾是
中原文化、東北亞文化、草原絲綢之路的匯聚之地。因此,如果能把這部分資源發掘出來,其文化價值非常高。專家認為,此次突破性的考古發現,即使在國際考古界也將產生深遠影響。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著名考古專家
郭大順認為,根據龍城在當時的位置,中原文化正是通過這裡向東北及
朝鮮半島、
日本列島進行傳播。他表示,此次新發現涉及到中國東北邊疆歷史的主線,事關重大。
保護措施
2004年,“遼寧朝陽十六國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
2014年,“龍城宮城南門遺址”入選遼寧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列第49號。
2014年,“龍騰苑遺址”入選遼寧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列第48號。
地理信息
三燕龍城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
雙塔區,其位置與現今市區重合,疊壓於老城區地下,暴露在外的遺蹟有“龍城宮城南門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