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有“開網亭”、“閒放台”、“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

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面採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見三潭印月在我國風景名勝中也占據極其重要的標誌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潭印月
  • 外文名: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 地理位置:杭州市西湖區西湖中部偏南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8:00-17:00
  • 門票價格:20元
  • 著名景點:九曲橋、閒放台、先賢祠、九獅石
  • 別稱:小瀛洲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浙江省杭州市
  • 適宜遊玩季節:春季、秋季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景點美圖,名稱由來,地理環境,落玉盤,三座石塔,歷代說法,地理位置,歷史資料,千秋雪,花影扶疏,西南部水,梅花丹,詳細,形成趣談,實用信息,交通信息,相關新聞,被撞一塔,修復,疑問產生,

名稱由來

三潭印月島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俯瞰整個小瀛洲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小瀛洲上有開網亭、亭亭亭、九獅石、閒放台、迎翠軒、我心相印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
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地理環境

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迎翠亭、花架亭、御碑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享譽中外。
據說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形堤埂築於萬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洲上有“開網”、“亭亭”、“迎翠”、“閒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樓、台,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以一管窺青天。
三潭印月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三潭印月島的前身是水心保寧寺。

落玉盤

瀛洲美景還從島上向湖上延伸。島南湖面,有三座石塔,塔高2.5米,露出水面2米,由基座、圓形塔身、寶蓋、六邊小亭、葫蘆頂組成。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造型別致優美。塔頂如葫蘆狀,塔身呈球形,高出水面二米,中空,環塔身分布五個小圓孔,塔基為扁圓石座。
三塔平面呈等邊三角形分布,每邊長六十二米。每逢仲秋時,皓月當空,水天相映,塔中點燃蠟燭,與明月上下爭輝。賞月游湖者搖漿前來,攪動滿湖銀輝,寄託無限的悠思,怡然忘歸。

三座石塔

蘇軾疏浚西湖後,為了顯示湖泥再度淤積情況,在堤外湖水三個最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標記,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淵,石塔來相照,一十八月圓”的奇異景致。
中秋之夜,園中的工人會乘船到達三個塔,並在每個塔中心點上一支蠟燭,圓形的洞放出了蠟燭的光芒,遠看像月亮一樣,而每個石塔有五個洞,而三個石塔總共可映印出十五個月亮,加上倒影三十個,加上還有天上一個,倒影一個,最後一個嘛,是遊人的心中月。三十三個月亮這一奇異景致,只有在月朗天清的中秋之夜才能觀賞到。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西湖泛舟,領略“煙籠寒水月籠紗”的美境是最愜意的事。三個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燈光從塔中透出,宛如一輪輪明月,倒影在湖中。皓月當空時,月光、燈光和湖光交相輝映,月影、塔影、雲影相互映襯,畫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讓人流連往返。此時的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與賞月人的心中月相輝映,神思遄飛,一向為遊客所心儀,三潭印月因此得名。
由於三潭印月的美麗景色,我國將它的形象放在了錢幣上。最先是七十年代末的外匯兌換券1元,正面就是翠綠色的三潭印月圖案;然後第五套人民幣的一元紙幣的背面風景也採用了幾乎一樣的圖案——水中的三座石塔。因此,三潭印月的名氣大增。

歷代說法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
關於三潭印月的“印月”幾種說法:
一種是《西湖志》所說:“月光映潭,分塔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
另一種是畫家所繪,畫3個小石塔,各懸一月影於中,基本上跟上說相同。
再一種認為因每塔有5個小圓孔,若在每個小孔中點上燈燭,洞口蒙一層薄紙,共得15個月亮,湖中倒影15個,再加上天空一輪皓月和倒映在湖面的一輪圓月,可看到32個月亮,若是加上心中之月,總共是33個月亮。
還有一種是清代陸次雲在《湖壖雜記》中所載:
順治壬辰(公元1652年)春,偶同王子古直登教場山絕頂,下盼湖中有三大圓暈見於放生池之左側。詢之山僧,僧曰:“此所謂三潭印月也。”因悟印月之說,謂其似月而非真月,向之畫工大誤矣。
前面四種說法可分兩類:
一類是說所印者乃真月。
一類是說所印者乃假月
綠島凝翠

地理位置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而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中最大的一個島,面積七公頃。四周圍是環形堤埂,島中有湖,水面劃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九曲橋。島上建築精緻,四時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稱。島南湖面上有三個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個小圓孔,有“明月映深潭,塔分三十二”之說。每個石塔5個小孔,三個就是15個,加上水中倒影就是30個,外加明月及其倒影,總共32個。
綠島凝秀,廊橋曲折,文脈凝重,丰姿綽約。古時候,人們常把想像中的海上的瓊山仙島稱為“蓬萊三島”,分別稱作蓬萊、方丈、瀛洲。在中國古典園林營造的時候也恪守這種一池三山的模式,隱喻“蓬萊三島”象徵仙境。所以在西湖,人們也把湖心亭、阮公墩、三潭映月比作蓬萊、方丈、和小瀛洲。故三潭映月也有“小瀛洲”之稱。

歷史資料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又在島南湖中,原蘇軾立塔處重新建造三座較大的瓶形石塔,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
洲上有遙碧廊、九曲橋、九獅石、竹徑通幽、萬字亭,島中有東郎亭、迎翠軒、花鳥廳、御碑亭、我心相印亭,亦仙也、閒放台、先賢祠。亭、榭、樓、台,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當時的浙江總督李衛在此苦心經營,大興土木,建亭台樓閣,植奇花異草,使小瀛洲成為一處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園林。當時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魚沼秋蓉”就在此地。
湖濱信步,花木扶疏,步移景異。此地地處西湖水域之中,是領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絕妙處,更是觀賞蘇軾詩中所說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中的西湖新十景之四“湖濱晴雨”的最佳處。

千秋雪

傳說三潭印月是一隻大香爐的三隻腳,而這隻大香爐則倒扣著一條黑魚精,香爐的三隻腳伸出水面就成了三潭印月。但這一傳說卻有兩個版本。
魯小妹智斗黑魚精
西湖里有三座石塔,像三個寶葫蘆一樣,長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當空,人們喜歡在石塔的圓洞裡點上燈燭,把洞口糊上薄紙,水裡就會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綺麗。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
那么,這三座石塔是哪裡來的呢?據說有一年,山東的能工巧匠魯班帶著他的小妹,到杭州來。他們在錢塘門邊租了兩間鋪面,掛出“山東魯氏,鐵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剛剛掛出,上門拜師的人就絡繹不絕。魯班挑挑揀揀,把一百八十個心靈手巧的年輕後生收下作為徒弟。
魯班兄妹的手藝好極了,真是巧奪天工:鑿成的石狗會看門,雕出的木貓會捕鼠。一百八十個徒弟經他們一指點,個個都成了高手。一天,魯班兄妹正在細心給徒弟們教手藝,忽然刮來一陣大風,頓時天上烏雲翻滾,原來有一隻黑魚精到人間來作祟。黑魚精一頭鑽進西湖中央,鑽出一個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它在潭裡吹吹氣,杭州城裡就滿城的魚腥臭;它在潭裡噴噴水,北山南山下暴雨。就在這一天,湖邊的楊柳折斷了,花朵凋謝了,大水不斷往上漲。
魯班兄妹帶著一百八十個徒弟,一起爬上寶石山。他們朝山下望望,只見一片汪洋,全城的房屋都浸泡在臭水裡,男女老少四散奔逃。湖中央,有一個好大好大的漩渦,漩渦當中翹起一隻很闊很闊的魚嘴巴,魚嘴巴越翹越高,慢慢地露出整個魚頭,魚頭往上一挺,飛起一片烏雲,烏雲飄飄搖搖落到寶石山頂上,雲頭落下一個又黑又醜的後生。
黑後生轉動著圓鼓鼓的鬥雞眼珠,朝魯妹瞟瞟:“哈哈,漂亮的大姑娘,你做的啥行當?”魯妹說:“姑娘我是能工巧匠。”黑後生把魯妹從頭看到腳:“對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想必會綾羅綢緞巧裁剪。走,跟我去做新衣裳。”魯妹理也不理他。黑後生把魯妹從頭看到腳:“對了,我看你苗條身材纖巧的手,想必有描龍繡鳳的好針線。走,跟我去繡棉被。”魯妹厭惡地別轉頭。
黑後生猜來猜去猜不著,心裡想了想,眯起眼睛說:“漂亮的大姑娘,不會裁剪不要緊,不會刺繡沒關係,你嫁到我家去,山珍海味吃不完,樂得享清福。”說著,伸手拉魯妹。魯班一榔頭隔開他的手,喝道:“滾開!”黑後生仍舊咧著大嘴,嬉皮笑臉:“我的皮有三尺厚,不怕你的榔頭!大姑娘嫁給了我,什麼都好說,要是不嫁,再漲大水漫山岡。”
魯妹心裡想,倘若再漲水,全城百姓的性命都保不住。她眼珠兒一轉,有辦法了。對黑後生說:“嫁給你不能急,讓阿哥先給我辦樣嫁妝。”黑後生一聽,開心了:“好姑娘,我答應。你打算辦什麼嫁妝?”“高高山上高高岩,我要阿哥把它鑿成一隻大香爐。”黑後生高興地拍大腿:“好好好,天上黑魚王,下凡立廟堂。有個你陪嫁的石香爐,正好拿它來收供養。”
魯妹拉過阿哥商量了一陣。魯班對黑後生說:“東是水,西是水,怎么辦?你先把水退下去。”黑後生張開闊嘴巴一吸,滿城的水都倒灌進他的肚皮里去了。魯班指著山上一塊懸崖問後生:“你看,把這半座山劈下來作石香爐怎么樣?”“好哩,好哩,大舅子,你快鑿,鑿得越大越風光。”“香爐大,香爐高,重重的香爐你怎么搬呢?”“喏喏喏,只要我抬抬腳,身後就會刮黑風。小小的石香爐算什麼,就是一座山我也吸得動。”
等到避在山上的人都回家去了。魯班他們就爬上那倒掛的懸崖。魯班輪起大榔頭,在懸崖上砸一錘,他的一百八十個徒弟,跟著砸一百八十錘。“轟隆”一聲,懸崖翻下來了。——從此,西湖邊的寶石山上就留下一道峭壁。
這塊懸崖真大。這邊望望白洋洋,那邊望望洋洋白,怎么把它鑿成滾圓滾圓的石香爐呢?魯班朝湖心的深潭望望,估計好大小,就捏根長繩子,站在這塊懸崖當中,叫妹妹拉緊繩子的另一頭,“啪嗒啪嗒”跑兩步。魯妹的腳印就在懸崖上畫了一個圈。魯班先鑿了一個大樣,一百八十個徒弟按照樣子鑿。鑿了一天又一天,七七四十九天,這塊懸崖變成了一隻很大很大的石香爐。圓鼓鼓的香爐底下,有三隻倒豎葫蘆形的尖腳,尖腳上,都有三面透光的圓洞。
石香爐鑿成了,魯班朝黑後生說:“你看,我妹妹的嫁妝已經做好了,現在,就請你搬下湖。”黑後生急著要新娘子。魯班說:“別忙!你先把嫁妝搬下去擺起來,再打發花轎來抬。”黑後生高興死了,一個轉身就往山下跑,他捲起旋風,竟然把那么大的石香爐骨碌碌吸得向後滾。黑後生跑呀跑呀,跑到湖中央,就變成黑魚,鑽進深潭,石香爐滾呀滾呀,滾到湖中央,在深潭邊的斜面一滑,“啪”一聲倒覆過來,把深潭罩得嚴嚴實實,不留一絲縫隙。
黑魚精被罩在石香爐下,悶得透不過氣來,往上頂頂,石香爐動也不動,想刮陣風,又轉不開身子,沒辦法,只好死命往下鑽,它越往下,石香爐就越往下陷……黑魚精終於悶死了,石香爐也陷在湖底的爛泥里,只在湖面上露出三隻葫蘆形的腳。
這便是“三潭印月”三個石塔的由來。
觀音平禍降魚精
很早以前,一條千年黑魚精逃出龍宮,闖到錢塘江里,興妖作怪。從此以後,錢塘江兩岸常常鬧水災,堤岸被衝倒,稻田被淹沒,害得老百姓叫苦連天。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
一天,黑魚精變成一個黑大漢,到杭州城隍廟來玩耍。他走到望江橋邊,忽然聞到一股香氣,回頭一看,橋邊有個點心攤,一個老太婆身穿白衣白裙,在賣餛飩麵,熱氣騰騰,香氣撲鼻。黑魚精趕路趕得吃力了,一口氣吃了五碗餛飩麵。一霎時,黑魚精肚皮痛得大喊大叫,趴在地上打了十八個滾,“嘩”地一聲,吃下去的餛飩麵都吐了出來。老太婆拿起拂塵朝地上一拂,餛飩麵變成了一根鐵鎖鏈,把黑魚精鎖牢了。原來,這個老太婆是觀音娘娘的化身。
觀音娘娘把黑魚精帶到大井巷裡,將它鎮在大井底下。黑魚精向菩薩求情,觀音娘娘說:“你為非作歹,禍害百姓,若要出來,除非井頭現天光。”原來這大井與別的露天井不同,是圍在房子裡的內井,終年見不到陽光。誰知有一年,杭州來了個新知府,夜裡巡視街坊,提燈在大井巷裡走,燈光照到了大井上。只聽井底下“轟隆”一聲聞響,黑魚精掙脫了鐵鎖鏈,逃出大井,頭也不回的就竄到了西湖里。
黑魚精怕觀音娘娘再來收拾它,就在西湖中央鑽了個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平時躲在深潭裡睡懶覺,只要到了午時三刻,肚皮餓了,就從深潭裡翻身出來找東西吃。每到這時候,湖面掀起層層波浪,湖心旋渦滾滾,漁船、遊船、貨船躲避不及,有的被浪頭打翻,有的被旋渦卷沉,船里的人被黑魚精吞進肚裡,當了點心。從此,那些捕魚的漁民、划船的船民,都嚇得不敢下湖了。
一天,觀音娘娘從蓬萊仙島回南海,路過西湖上空,見湖面上突然升起一片烏雲,湖水翻滾,波浪洶湧。按下雲頭一看,才知道是黑魚精逃出了大井,在西湖里興風作浪。觀音娘娘便來到上天竺寺,向如來佛借來供桌前的一隻香爐。這時候,黑魚精正好竄出湖面,張開巨嘴,口噴白沫,尋找食物。觀音娘娘隨手地起香爐,對準黑魚精頭上壓去。黑魚精見頭頂上落下個東西來,抬頭一看,見是白衣白裙的觀音菩薩,嚇得連忙鑽入潭底。香爐在空中射出萬道金光,越變越大,只聽得一聲巨響,香爐口朝下罩住了潭口,把黑魚精鎮壓在西湖底下,永遠出不來了。只有三隻香爐腳露出在湖面上。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
據說,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就是香爐的三隻腳。又因為香爐里的一爐香灰倒翻在西湖里,從此,西湖泥都成了香灰泥。

花影扶疏

主要景致
(1)瀛洲島
它是西湖三島中最大的島,面積約七公頃,其中水面積占60%。島基是明萬曆年間錢塘縣令聶心湯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築而成的,島中湖面被橋堤分割成“田”字形,構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清代又對其進行了擴建,東西連柳堤,南北建曲橋,形成了今天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格局。
(2)我心相印亭
“我心相印”是佛教禪語,大家切不要以為是情侶間倆心相印的意思,原來的意思為:“不須言,彼此意會”,也即通常所說的“心心相印”之意。但話又說回來了,如不是“倆心相印”又何來“不必言說,彼此會意”呢。亭前有石欄,憑欄瞭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廣闊的湖面與遠近景色也歷歷在目。
(3)九獅石
先賢祠之前,九曲橋畔,正面一塊大石,名“九獅石”上有九隻形態各異的獅子,有的形似。有的神似,很有意趣。兩邊各有一亭,右面一亭為三角亭,造型別致,名開網亭,取開網放生之意;左面一亭為四角亭,名“亭亭亭”,取明代聶大年詩“三塔亭亭引碧流”之句。
(4)竹徑通幽
過三亭往右,一堵矮牆,牆上4個嵌花漏窗,中間一個月門,將牆後景色遮隔起來,但遮而不斷,隔而不絕,透過漏窗,牆外千竿翠竹,自有畫意。遊人想探個究竟,可自月門步入佳境。因此月門之上清康有為題“竹徑通幽”。
(5)先賢祠
遊人自湖濱趁船至“小瀛洲”登岸,迎面一座建築,原是“浙江先賢祠”,奉祀黃宗羲呂留良杭世俊等人。
(6)李衛祠

西南部水

大致範圍包括小瀛洲及其南側局部湖面暨三座瓶狀石塔,以賞月和水上園林著稱。
1元人民幣的背面圖案1元人民幣的背面圖案
(1)石塔始建於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蘇軾浚湖築堤期間,所在位置不是今天三塔的位置。
南宋鹹淳《臨安志》卷三十六:“西湖三潭,土人相傳,雲在湖中”。
清雍正《西湖志》卷三:“東坡留意西湖,極力浚復,在湖中立塔以為標表,著令塔以內不許侵為菱盪。舊有石塔三,土人呼為三塔基。南宋舊圖,從南數,湖中對第三橋之左為一塔,第四橋之左為一塔,第五橋之右為一塔。”
(2)小瀛洲前身為水心保寧寺,也稱湖心寺,北宋時為湖上賞月佳處。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
明《西湖遊覽志》卷二:“國朝弘治間,按察司僉事陰子淑為諸生時,曾游入寺,廉得眾僧之奸。及為秉憲,甚厲,時寺僧倚怙鎮守中官,見任官長及卿士大夫以酒肴人游寺者,杜門不容,陰乃發其奸事,立毀之,並去其塔。”
清《湖山便覽》卷三:“萬曆三十五年,錢塘令聶心湯請於水利道王道顯,用蘇公法卷取葑泥,繞灘築埂,成湖中之湖,以為放生之所,又於舊寺基建德生堂。三十九年,令楊萬里繼築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規制盡善,遂以德生堂增葺為寺,復舊湖心寺額。池外造小石塔三座,謂之三潭。”
(3)明末清初,湖心寺再毀,後李衛主持修建。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
清《湖山便覽》卷三:“國朝雍正五年重建。前接三潭印月亭,後為曲橋,三折而人,為軒三楹,又接平橋,為敞堂,進為層樓,環池植木芙蓉,花時爛若錦繡。增修十八景所稱‘魚沼秋蓉’謂此。”
清雍正《西湖志》卷三:“池上構亭,恭懸御書匾額,復建小亭於池北,以奉御碑。內置高軒傑閣,平橋三折而人,空明窅映,儼然湖中之湖。”

梅花丹

建國後,這裡經歷了風雨的洗禮。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
《西湖風景園林——1949至1989》:三潭印月,解放初,東北面、東面和西南面都有遊船埠頭。一上東北角埠頭,就有‘小瀛洲’石牌坊、浙江先賢祠等。先賢祠前有九獅石立於橋旁水際。過小瀛洲牌坊順橋前進,有‘開網亭’、‘亭亭亭’,再西有卍字亭。亭對面橫著花牆,中開洞門,門額為康有為題字‘竹徑通幽’。進圓洞門通‘閒放台’、‘一寄樓’。

詳細

沿花牆前園路再西過橋,即人稱島中有島的三潭印月中心點。這裡有亭建在十字路口,石柱上刻有日偽時期杭州市長的題聯,亭西原有關帝廟(即永明禪院)等。再西過橋即‘三潭印月’碑亭,過碑亭即‘我心相印’亭,亭前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取鼎足之勢。”
1953-1955年,採用竹籠灌石填基,拓寬湖岸,駁自然式湖坎,在關帝廟前闢建金魚池。1958年,因颱風侵襲,柱架傾頹,拆除已霉爛無法修理的卍字亭,並在亭基上改置花壇。1959年改建浙江先賢詞,拆去三面磚牆,建成迴廊,設定靠背坐凳。拆除關帝廟,新建“迎翠軒”、“花鳥廳”,開設商店、茶室和接待室,填平迎翠軒前金魚池,擴大為草地。鑿去十字路口亭柱上日偽市長的題字,改建“我心相印”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小瀛洲石牌坊被砸毀,閒放台關閉,30多個觀賞荷花的品種散失殆盡,雜草湮塞,景色凋零。
1971年,改建九曲橋橋面,石柱改用鋼筋混凝土,原有木欄桿改用鋼管,並將橋面升高20厘米左右。
1972年,在原浙江先賢祠北添建水泥平台,兼作遊船埠頭之用。
1973-1977年,島內、外湖岸,砌成自然式疊石,補植花木,改鋪石板園路。東北角新建“皺月廊”,大修“閒放台”等園林建築與生產用房。
1979-1982年,翻造“竹徑通幽”花牆,恢復拆去多年的“扇面亭”,改建“我心相印”亭,移去亭前遊船埠頭,遷至“扇面亭”近旁,亭前增鋪石板平台,鏤花欄桿。從島外運進大量土方填高地面,全島平均增高50厘米左右,改變原先低濕狀況。
1983-1984年,改建和添建島上公共廁所等設施。
1985年,開始整修花鳥廳、迴廊、鋪設電纜,添加園燈。

形成趣談

其一,所謂三潭,實際上是3個石塔和其周圍水域,石塔建於宋代元四年(公元1089年),每個高2米,分別矗立在水光瀲灩的湖面上,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小瀛洲之南的湖面上是湖上賞月的極佳去處,水深若潭,月影幽深。
當年蘇軾清理西湖的淤泥時,這裡挖掘最深,為了標誌水域界限和標示湖中淤泥淤積情況,在此修理石塔。每逢中秋佳節,皓月當空,人們在中空的塔內點上蠟燭,燭光外透,這時塔影,雲影,月影融成一片,燭光,月光,湖光交相輝映的綺麗景色。蘇軾疏浚西湖之後,在西湖深水處建成三座瓶形石塔,明令從蘇堤到這裡的水域不得種植菱芡,並顯示湖泥淤積情況。現存的三塔是明天啟年間重建的,三塔高約2米,分布呈每邊62米的等邊三角形。62米的由來,我國古代長度計量單位是尺、丈,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0.31米,62米約合20丈或200尺,這樣62米就好理解了。
其二,修築蘇堤後,蘇軾馬上又想到:如何才能使淤泥不再淤積,水草不再滋生?他集中大家的智慧,作了個非常聰明的決定:將岸邊湖面租給民戶種植菱角。因為種植菱角時必須按時清除水中雜草,這樣,一來農民可以及時清理水草,保證不再淤泥;二來可收取民戶的租金,將這筆錢用於西湖的整治維護;三來可解決一些民戶的生計,真正是一舉三得!
但西湖水面實在太大了!如果有民戶在水面隨意種植,官府也很難及時監督管理。不過這也難不倒蘇軾。為了保持西湖大部分水域的開闊清澈,蘇軾在西湖的中心位置建造了三座小石塔,石塔之間相望為界,圍成一個水域,嚴禁民戶在這個水域內種植。小石塔後來逐漸演變為最著名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

實用信息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7:30-16:30
旅遊時節:春秋最佳。這兩季是遊玩西湖及其周邊景點的最佳時令,氣溫合適。

交通信息

三潭印月為游西湖的一個小活動,因此,杭州以“Y”字打頭的公車都是旅遊線,線路涵蓋了所有西湖周圍的景點,非常方便。建議如果時間比較緊張,可以乘坐游9環湖游,票價5元。

相關新聞

被撞一塔

三潭印月2013年7月29日晚被遊船撞掉一座塔
2013年7月29日22:31,童先生來電:我在坐西湖遊船,看到有另外一艘遊船,把三潭印月其中一個塔撞到水裡去了!那個塔已經看不見了,船前面的右側船頭往下傾斜了。剛剛撞上去沒多久,有沒有人受傷不清楚。那條船向我們求救,我們的船就過去了。但因為我們的船太小了,那艘船上的人太多,帶不回來。另外一艘大船過去了。我是杭州人,陪朋友來玩的。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

修復

某年7月31日早晨6點,所有三潭南塔的石塊被打撈上岸、拼接完整,恢復三潭印月景觀。整個打撈過程經歷7個小時。
“幸好只是輕輕撞倒,石塔部件並未破損,三潭印月景觀恢復原貌。”西湖景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說,被撞後,石塔水上部分倒入湖中,若是倒在硬地面上、或者磕在船身上,就麻煩了。
拼接完工的南塔看起來白了許多,另外兩塔跟它一比,就像是剛剛曬好日光浴——那種深色調的文物外衣,其實還挺珍貴的,業內叫做“包漿”。
南塔損失了包漿,再仔細觀察,重新復位的南塔略微有些傾斜。
石塔最下面的部位是一個石頭圓台,南塔圓台的東邊半個微微露出水面之上,西邊則被湖水剛剛沒過;石塔最上面的葫蘆頂也稍稍有一點點歪;葫蘆頂下的兩層寶蓋原本應該基本平行,這下子,看上去也不那么完全規整了。

疑問產生

2013年7月29日晚上21點25分左右,石塔被撞跌入西湖底,“三潭”變“兩潭”;事發後,西湖水域管理處、杭州園文局等單位連夜行動,8個半小時後,“三潭”貌似恢復。事關全國文保單位,又是全國著名景點,三潭變兩潭又重新恢復為三潭的過程之快,讓人產生了一連串疑問。有網友開玩笑地說,“這是在變魔術嗎?忽如一夜之間,說倒就倒,說恢復就恢復?”三潭被撞,石塔有沒有損傷?被撞後,有沒有第一時間按照文物法規定上報?這期間的匆忙恢復,有沒有法律可依?如此恢復,對三潭這樣的文物會不會產生二次破壞?
被撞掉的南塔,到底有沒有損傷?
為什麼會出現傾斜?
園文部門的回答是,根據現階段的檢查,塔基樁部分有刮擦的痕跡,但是塔身主體並沒有找到明顯的傷痕,由於外面兩道鋼製護欄起到了一定的緩衝作用,令塔本體未受到較大衝擊和損害。“因為水的浮力和水底厚厚的淤泥,石塔部件掉入水中,也沒有明顯的損毀。”
換句話說,園文部門認為,此次撞擊,南塔並沒有出現大的損傷。所以,相關部門只是“恢復”石塔,並沒有發現需要“修復”的地方。
不過,園文部門也強調,撞擊肯定會對塔身產生影響。對於被撞塔出現傾斜,園文部門表示已經注意到了。
接下來他們將邀請石質文物保護和結構等方面的專家,對三座石塔作進一步的全面體檢和診斷,以判斷基礎結構的穩定性,以編制下一步的加固糾偏的保護方案,並報國家文物局審核後實施。
連夜復位,是否太過匆忙?
為何不能等到天亮再打撈?
事發深夜,光線黑暗,為何如此匆忙要打撈?有網友認為,此舉有匆忙之嫌。
西湖水域管理處表示,他們是前天晚上10點半接到訊息的,相關負責人趕到現場確認後,立即聯繫了杭州市園文局,文物專家也趕到了現場。
雙方分工進行,水域管理處負責組織蛙人在內的救援力量,而園文局專家就在現場察看石塔的“傷情”,專業指導救援。“這樣一個分工也就是為了確保打撈的科學性,避免造成二次破壞。”
當晚11點多,水域管理處調來了多艘遊船,現場架起照明燈,確保了打撈現場的工作環境。隨後,兩位蛙人到位,打撈工作正式開始。
相關負責人也坦言,在確保沒有二次破壞的前提下,也是希望儘可能快一點恢復石塔,而這樣也可以最大限度減小這次意外事故對西湖造成的不良影響。
如此恢復,對三潭這樣的文物
會不會產生二次破壞?
回答這個疑問,文物專家表示需要了解塔的基本結構。石塔塔頂為青石雕成的葫蘆狀,塔身呈球形,塔基為扁圓石座,整個塔高約2.5米,但這個塔並不是一體的,而是由一層層可以活動的部分疊加而成的,每層之間有卡口交錯,確保榫卯(sǔn mǎo,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線方式)咬合,扣合。
杭州市園文局的專家現場評估發現,石塔每一層的結構都沒有出現破損的情況,至於倒入湖中,原因是撞擊鬆動了石塔的結構,類似於一個搭好的積木松垮掉了。
在石塔的結構都被打撈上來之後,工作人員在專家的指導下,又像搭積木一樣,把石塔重新恢復了,並沒有用到水泥或者膠水。在沒有強大外力的情況下,這樣的安裝是牢靠的,因為無數次的風雨洗禮已經證明了這個設計的牢固度。
所以,杭州園文部門認為,這樣恢復並不會對三潭造成二次破壞。
被撞後
有沒有第一時間按照文物法規定上報?
杭州園文局回答是,他們按照程式上報了。
昨天上午,杭州市園文局按照程式,將三潭石塔被撞一事,向浙江省文物局進行了書面匯報。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都表示,將持續關注三潭石塔的恢復進展,並要求杭州市園文局及時查處,做出處理。
至於為何沒有在被撞掉後的第一時間上報,而在重新復位後才上報?
杭州市園文局是這樣解釋的:
三潭石塔,1992年被確定為市級文保單位,2005年被確定為省級文保單位,2013年3月,作為“西湖十景”組成部分之一,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家級文保單位。
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杭州園文局負責對三潭石塔的日常管理,這其中也包括應對突發事件。相關負責人表示,石塔被撞後,市園文局有責任也有權利組織對文物的搶救。園文部門也有一套應急處置預案,確保第一時間啟動文物保護措施。比如,昨天上午,他們也在園文局的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三四百字的事件經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