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池

金魚池,在北京市崇文區天壇之北,最早形成於代,當時因大興土木取土燒磚,窯坑積水後形成許多池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魚池
  • 地點:北京市崇文區天壇
  • 時期
  • 現狀:金魚池東街、中街、西街
簡介,內容,

簡介

舊志載:池上有殿,榜以瑤池,四周種植了許多柳樹,稱“魚藻池”。
此處是直至民國時期的飼養金魚之地,人們俗稱“金魚池。”
附近居戶以培育金魚為業,數十畝池塘星羅棋布,養魚人家各自經營自己的魚池,培育出許多優良的金魚品種,然後在市場上出售。
據明、清時代的史籍記述,金魚池一帶過去還有不少達官貴人的園亭樓閣,明代武清侯李偉的新園,就是很有名的一座,他把當時三里河的水引入園中,園內有魚池,可以泛舟,還有梅花亭、鳧樓、船橋、魚龍亭、長廊等建築,可以想像是極為秀麗壯觀的。
再加上金魚池垂柳依依,池水蕩漾,遊人玩魚觀景的熱鬧景象,宛如江浦魚市,另有一番情趣。
這些遺蹟,早已無存了。到了清代乾隆年間,金魚池還是池廣數十畝,每到入夏端午,池邊遊人如織,張棚列肆,走馬觀魚,一些人在池邊狂歌醉飲,引以為樂事但是到了清末、民國年間,金魚池一帶日益衰敗、破落,垂柳被伐,園亭頹廢,污水流淌,變成了臭水坑。
附近許多勞苦人民居住在簡陋低矮的窩棚里,生活極為貧困,每到夏日雨季,污水泛溢,蚊蠅孳生,疾病蔓延,是舊北京有名的貧民窟。

內容

解放後,人民政府首先對勞動人民聚居的金魚池地區進行徹底修建,把龍鬚溝改為暗溝,又組織填坑修湖,竣工後,湖水清澄如鏡,池岸砌有水泥欄桿,沿岸種植垂柳,成了一座小型公園。
至此,金魚池面貌大大改觀。但由於水源缺乏,金魚池仍是死水,時間一長,仍無法避免環境的惡化。
遂於1966年,填平湖池,蓋起樓群,形成了新的居民區,原先附近的居民都搬進了新樓居住,生活條件大為改善。
如今的金魚池東街、中街、西街即為原金魚池舊址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