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清殿
- 時代:唐
- 地點:太極宮
三清殿,位於明代麗江土司衙門的府邸木府的中軸線上,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三清殿是道觀,在木氏土司廨舍建築群中,原是建在玉音樓旁,幾經毀壞。在...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尊神,故而每個道觀都必須供奉。三清殿內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故名“三清殿”。三清殿遍及信奉道教的...
在道教的三清殿中,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蒲扇,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道經記載,道祖老君上處...
元妙觀三清殿位於莆田市荔城區鎮海街道辦事處英龍居委會梅園路東路391號,是道教玄妙觀建築群遺存下來的一座宋代古建築。現存三清殿、三門、東嶽殿、五帝廟、西嶽殿、...
三清殿是玄妙觀的正殿,重建於南宋淳熙六年(1179),是中國長江以南最大的木構古建築。它既是宋代官式建築的代表,也表現出地方性建築的特點,是研究宋代南北建築...
唐長安太極宮中的一處宮殿建築,此外大明宮中也有一座三清殿。歷史沿革 唐長安太極宮中建有一座三清殿, 史書中是有明確記載的覡摘錄如下《伍代會要》卷十八《...
三清殿,是唐長安大明宮內一座宮殿建築。其具體位置即在九仙門與凌霄門內,西北與大福殿相鄰,北靠宮墻。歷史沿革 在大明宮內有一座名為三清殿的建築物,宋敏求...
萬靈三清殿包括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皇大帝、文昌帝君、月老星君、財帛星君。八殿諸佛菩薩簡介 1.萬靈三清殿: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
三清殿院,是一系列規模宏大、殿堂眾多的建築群。包括靈官殿,以及靈官殿兩側的六角形鐘樓和鼓樓。穿過靈官殿與鼓樓間的夾道,便是東華殿、十方堂和雲水堂。由靈...
三清殿,是一座硬山式磚木建築,殿內正中三尊神像是元始天尊(玉清)、靈寶天尊(上清)、道德天尊(太清)。右側三尊神像是福、祿、壽三星。左側三尊神像是天...
三清殿村位於懷來縣存瑞鎮正南(方位),全村總面積2929畝,耕地面積855畝,其中水澆地650畝,退耕還林360畝。全村有197戶,547人,勞動力441人,黨員37人,“...
棗莊抱犢崮三清觀三清殿是銀杏科銀杏屬銀杏種植物,原產于山東棗莊縣,習性為喜光耐乾旱不耐水澇,主要用途為觀賞。形態特徵 特徵特性:雄株;樹齡800年;樹高34...
《趙孟頫書三清殿記》為《館藏國寶墨跡》(第三輯)中的一本。《趙孟頫書三清殿記》是趙孟頫篆額寫下“玄妙重修三清殿記”和“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青島太清宮三清殿與三皇殿大路旁是銀杏科銀杏屬銀杏種植物,樹齡500年,原產于山東青島,習性為喜光耐乾旱不耐水澇,主要用途為藥用和觀賞。護照信息 平台資源號:...
青島太清宮三清殿與三皇殿之間是銀杏科銀杏屬銀杏種植物,樹齡1000年,原產于山東青島,習性為喜光耐乾旱不耐水澇,主要用途為觀賞。護照信息 平台資源號:1111C000...
青島太清宮三清殿門前是銀杏科銀杏屬銀杏種植物,樹齡1100年,原產于山東青島,習性為喜光耐乾旱不耐水澇,主要用途為觀賞。護照信息 平台資源號:1111C000312...
《題三清殿後壁》是宋代詩人白玉蟾的作品之一。作者 宋白玉蟾 詩詞正文 些兒頑石些兒水,畫工撐眸幾睥睨。忽然心孔開一竅,呼吸掇來歸幅紙。白髮黃冠逞神通,...
青島太清宮三官殿與三清殿之間是銀杏科銀杏屬銀杏種植物,樹齡1000年,原產于山東青島,習性為喜光耐乾旱不耐水澇,主要用途為觀賞。護照信息 平台資源號:1111C000...
《新宗城縣三清殿記》石刻,石刻於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公澤所撰,張潔集晉王右軍行書成文”。共470字,標題加正文21行,文後兩行小字為附記,未...
仙跡岩題詩二十三首·三清殿 詩詞原文 虛無混沌未分前,大道元居太極先。自一而三同祖炁,澄清高上積陽天。
閣內有聯云:“三清殿內大闡慈悲之教,妙法堂中廣開普濟之門。”原左右廂房已毀,殿頂已非舊制,殿內三清神像為20世紀90年代所塑。2006年5月1日重新修峻...
為三清之第三位。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宮觀“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執扇子。 相傳其原形為老子。以上...
三清觀是新興縣最大的道觀,占地面積達600多平方米。該觀坐北向南,主建築為前後三大殿,各殿分別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三大殿之間有兩...
三清殿中,靈寶天尊通常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左邊,手托太極圖或玉如意,象徵“混沌始清,陰陽初分”,故以陰生陽消、晝長夜短的夏至日為靈寶天尊的聖誕。道德天尊 ...
正殿為三清殿,原為明成化十六(1480)年所建,距今五百多年歷史,供奉三清天尊;殿內坐像前排正中為太上老君,左右分別為南極仙翁與北極紫微大帝。後排為大羅三清三...
在對原清道觀的建築格局及風格進行大量考證的基礎上,恢復了山門、儀門、雷祖殿、東嶽殿、東嶽退居殿、戲台、玉皇殿、三清殿、關聖殿、十王殿等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