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觀遺址

三清觀遺址

三清觀,原名白鶴觀,位於縣治西面城外,即今縣城州背居委會三清觀坊的歐家大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清觀遺址
  • 原名:白鶴觀
  • 位於:縣治西面城外
  • 占地面積達:600多平方米
歷史簡述,歷史,

歷史簡述

三清觀建於六祖惠能圓寂以前。據舊縣誌記載:“原白鶴觀,唐開元間(713~741年)改為開元觀,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改為天慶觀,明為元妙觀,今為三清觀。”
三清觀是新興縣最大的道觀,占地面積達600多平方米。該觀坐北向南,主建築為前後三大殿,各殿分別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三大殿之間有兩個天井,外加一處小院以及門樓,四周有三合土圍牆。觀內所有建築均為青磚瓦木結構。大殿用梓木圓柱承托斗拱作梁架。斗拱、屏風、屋檐等雕刻多用卷葉紋圖案。圍牆外遍種樹木,環境清幽。
自唐朝以來,每逢誕期,三清觀中道士雲集,頌聲朗朗,香菸繚繞,場面十分壯觀。晚清時期,西方列強入侵我國,戰亂頻繁,民不聊生,三清觀逐漸被人們淡忘和廢棄,最後被變賣為民居。

歷史

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潔,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 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並無“元始天尊”的說法。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也無來歷可尋。關於元始天尊的名稱,《歷代神仙通鑑》說:“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地之氣也。”認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 靈寶天尊位置僅次於元始天尊,《真靈位業圖》中稱其為“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唐宋以來稱之為“太上道君”的較為普遍,然而近代一般都稱之為“靈寶天尊”。對於靈寶天尊的來歷,道教典籍中也不太明確,有人認為是從太上老君衍化而來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通常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左邊,手托太極圖或玉如意,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