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既入義》是陳熾所著作品,出自於《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江既入義
- 作者:陳熾
- 作品出處: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三江既入義》是陳熾所著作品,出自於《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三江既入義》是陳熾所著作品,出自於《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貢》三江之說,諸儒聚訟,大半惑於三江口之說。三江口之名,始見《吳越春秋》,後庾仲初《揚都賦》注,始實指其地以為江入海處,陸氏《釋文》既引《史...
”這裡所指的“三江”,是指太湖附近的松江、錢塘江、浦陽江。禹貢原文為:“淮海惟揚州。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厎定。”孔安國注曰:“北據淮,南距海”。韋昭雲:“三江謂松江、錢唐江、浦陽江”。《史記索隱》按:地理志有南江、中江、北江,是為三江。其南江從會稽吳縣南,東入海。中江從...
若“三江既入,震澤?定”一條,《初學記》引鄭康成註:“漢江為北江,右合彭蠡為南江,岷江居中為中江。”後儒鹹主鄭義,而陸榮力攻之,謂《周禮·職方》於荊州曰:“其川江漢”,於揚州曰“其川三江,”若江漢即三江之二,又何以一表之於荊,又表之於揚也?考《職方氏》有曰:“河東曰兗州,其川河、?
四庫提要 明邵弁撰。弁字元偉,太倉州人。隆慶中貢生。此書申朱子《詩序辨說》之義,而又以己意更正之,中多臆論。所定《小雅》世次諸條,尤無確據。卷末附《洛書辨》一篇,無所闡發,徒事空言。又《“三江既入,震澤定”辨》一篇,主中江、北江、南江之說,寥寥數語,亦未暢明也。
三江既入義 寧都州城內白溪陳氏俊卿翁祠堂記 瑞金合邑賓興譜序 陳長者墓志銘 《盛世危言》序 上善後事宜疏 中日之戰六國皆失算論 俄人國勢酷類強秦論 貴私貴虛論 美德宜力保大局說 英日宜竭力保中說 礦務瑣言 論病論藥說 血去無咎說 請開藝學科說 電氣利於園圃 精技藝以致富說 古今工程異同說 條 陳 鑄...
海岱及淮維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藝。大野既都,東原底平。其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其田上中,賦中中。貢維土五色,羽畎夏狄,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臮魚,其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通於河。淮海維揚州:彭蠡既都,陽鳥所居。三江既入,震澤致定。竹箭既布。其草惟夭,其木惟喬,其土...
淮海惟揚州。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三江既 入,震澤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喬。 厥土惟塗泥。厥田唯下下,厥賦下上,上錯。厥 貢惟金三品,瑤、琨筱、簜、齒、革、羽、毛惟 木。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桔柚,錫貢。沿 於江、海,達於淮、泗。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九江...
⑽三江:《尚書·禹貢》:“三江既入。”鄭玄註:“三江分於彭蠡,為三孔,東入海。”⑾九派:潯陽的別稱。即今江西九江。上二句說古代關於三江、九派說法已成往事,其中的玄理也無從知曉。⑿靈物:珍奇神異之物。吝珍怪:惜其珍奇怪異之狀。⒀秘精魂:隱藏其精神魂魄。二句說江湖中本來有很多神異之物,但都...
在中國遠古大禹治水的神話中,太湖流域有“三江既入,震澤底定”的說法。震澤是太湖的古名;三江,指的是太湖進入東海的三條主要河流——東江、淞江和婁江。眼前的這條江就是婁江,在婁江的東面是著名的歷史名城太倉也稱婁東。這裡不僅是鄭和七下西洋的始發地,也是崑曲和江南絲竹的發源地。300多年前,這裡還誕生...
《禹貢》:淮海惟揚州。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喬。厥土惟塗泥。厥田唯下下,厥賦下上,上錯。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筱、簜、齒、革、羽、毛惟木。鳥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桔柚,錫貢。沿於江、海,達於淮、泗。《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下江,漢語詞語,讀音xià jiāng,意思是長江下游地區。解釋 長江下游地區。出處 《糊塗世界》卷四:“後來沒得法子,照著 下江 的俗例,娶了 黎觀察 的令愛,那知非常悍潑。茅盾 《船上》:“其實不待她開口,光看那種風度,就知道她是 下江 人了。《史記·夏本紀》“三江 既入, 震澤 致定 唐 張守節...
揚州是古“九州”之一。《尚書·禹貢》曰:“淮海惟揚州……三江既入,震澤厎定……沿於江海,達於淮泗。”《周禮》說:“東南曰揚州”,這是我國古代文獻對揚州及其地域的概要記載。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揚州的地理範圍也不斷演變。淮揚文化是一種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其所在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為這一文化的形成奠定...
又《書·禹貢》:三江既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並松江為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
”三川,三江也。按三江,孔安國、班固、鄭玄、韋昭、桑欽、郭璞諸說不一,惟鄭云:左合漢為北江,右合彭蠡為南江,岷江居其中為中江。今考江水發源蜀地,最居上流,下至湖廣,漢江之水自北來會之,又下至江西,則彭蠡之水自南來會之,三水合流而東,以入于海,所謂三江既入也。《禹貢》既以岷江為中江,...
“通韻諧聲”指謎面取詩韻(或詞韻)韻部領字、配以韻書常用字音、韻、吟、唱、平、上、去、入等成謎的一種方式。上述四例取《詩韻》中的“平水韻”。如20“言”屬上平,“十三元”韻,“菊朋”,京劇演員言菊朋也,以名企姓。21“腔”屬上平“三江”韻,臉、容、紅各取半為“腔”。22“杼”屬上聲...
因阮元考浙江原委以證《禹貢》三江,乃撰《禹貢鄭注釋》一卷,專明鄭玄的學問。謂王伯厚《詩地理考》繁雜無所融貫,作《毛詩地理釋》四卷。又仿戴東原《孟子字義疏證》,撰《論語通釋》一卷凡十五篇。又撰《群經宮室圖》二卷,為圖五十篇。《毛詩鳥獸草木蟲魚釋》十一卷,《陸璣疏考證》一卷。又錄當世...
嘉靖十四年舉武進士,會朝議征安南,大猷上書請北由憑祥州鎮南關以入,渡富良嘉林,搗交州,西自臨安入歸化、石廩、野蒲,從華陀白鶴江通富良,東下會北來之師入交城,然後分兵宣化、建昌、三江、太原至大黃江,順流而下,又分三哨,一用福建舟師襲順化、升華、廣南諸府,則清化、又安可傳檄定,一用廣東樓船自...
毛澄(1461~1523),字憲清,號白齋,晚號三江,人稱三江先生,蘇州府崑山(今屬江蘇)人,明朝弘治六年(1493)進士第一(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傅,卒贈少保,諡號“文簡”。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毛澄的家族世代居住於蘇州府崑山的東隅。弘治年間,割其地設定太倉州,於是毛澄成為了太倉州人。毛澄天性...
我詩如曹鄶,淺陋不成邦;公如大國楚,吞五湖三江。赤壁風月笛,玉堂雲霧窗;句法提一律,堅城受我降。枯松倒澗壑,波濤所舂撞;萬牛挽不前,公乃獨力扛。諸人方嗤點,渠非晁張雙;袒懷相識察,床下拜老龐。小兒未可知,客或許敦龐;誠堪婿阿巽,買紅纏酒缸。——《子瞻詩句妙一世,乃雲效庭堅體,次韻...
北魏著名水利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一書中專門提到了“三江”。古時的三江指婁江、東江、松江。唐宋以前,這是太湖的三大泄水通道之一。到了元初,東江、松江相繼湮塞,婁江就成了導水入海的大通道。婁江是唐宋以前的舊稱,也就是現在的瀏河。婁江源出吳江鮎魚口,北入運河,經蘇州婁門,再經崑山、太倉,在瀏河口...
夫吳自闔廬、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遊子弟,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其俗大類西楚。郢之後徙壽春,亦一都會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與閩中、乾越雜俗,故南楚好辭,巧說少信。江南卑濕,丈夫早夭。多竹木...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涌。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長乾曲:一作“江南曲”,一作“長干行”,屬樂府《雜曲歌辭》。⑵何處住:一作“定何處”。⑶橫塘:即莫愁湖,在今南京市西南。⑷借問:請問,向人詢問。⑸或恐:也許。一作“或可”。⑹九江:原指長江潯陽一段,此泛指長江。⑺...
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其俗類徐、僮。朐、繒以北,俗則齊。浙江南則越。夫吳自闔廬、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遊子弟,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其俗大類西楚。郢之後徙壽春,亦一都會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
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唯我鄉。我鄉文章數舍弟,舍弟跟我學文章。待予心肯日,是汝運通時。--唐太宗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另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古來好客數平津,我道真龍未必真。一個仲舒容不得,不知開閣為何人?--元 李過庭 塵土十分歸舉子,乾坤大半屬偷兒。
(39)李之去潤州也,副使李藏用謂曰:“處人尊位,食人重祿,臨難而逃之,非忠也;以數十州之兵食,三江、五湖之險固,不發一矢而棄之,非勇也。失忠與勇,何以事君!藏用請收余兵,竭力以拒之。”乃悉以後事授藏用。藏用收散卒,得七百人,東至蘇州募壯士,得二千人,立柵以拒劉展。(39)李棄...
句踐欲廣其御兒之疆,馘夫差於姑蘇,故亦約其身以及家,儉其家以施國,用能囊括五湖,席捲三江,取威中國,定霸華夏。漢之文,景亦欲恢弘祖業,增崇洪緒,故能割意於百金之台,昭儉於弋綈之服,內減太官而不受貢獻,外省徭賦而務農桑,用能號稱昇平,幾致刑錯。孝武之所以能奮其軍勢,拓其外境,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