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是由馮光作詞作曲,莫濤源演唱的歌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月三
- 歌曲原唱:莫濤源
- 填詞:馮光
- 譜曲:馮光
《三月三》是由馮光作詞作曲,莫濤源演唱的歌曲。
三月三(報京三月三),流行於貴州省鎮遠縣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三月三(報京三月三)從農曆三月初一開始,三月初五結束,共五天。第一天各家主婦為子女及丈夫準備新裝,並備迎客酒菜。第二天,姑娘將半笆簍鯉魚和...
三月三(壯族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三月三(壯族三月三),又稱歌圩節、歌婆節或歌仙節,是壯族祭祀祖先、倚歌擇配的傳統節日,是壯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生活環境下,經過...
三月三是畲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在這一節日裡舉行盛大歌會,並祭祖先拜穀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並且,還要吃烏米飯,緬懷祖先,款待來客,故“三月三”又稱“烏飯節”。景寧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華東地區唯一的民族自治縣。上千年...
黎族三月三節(農曆三月初三),海南省的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愛情節、談愛日,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嚮往之情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自古以來,每年農曆...
之所以稱“壯族三月三”,是因為它是廣西各族人民的習慣節日,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為體現節日的民族特徵和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節日作為壯族自治區的民族特色,應當在節日名稱中冠以廣西的主體民族即壯族的名稱。放假通知 2021年壯族...
《三月三》是海南東方一帶黎族的舞蹈,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當地農民為慶祝豐收,盛裝歌舞,預示來年的好兆頭!簡介 黎族舞蹈《三月三》表現的是海南東方一帶黎族的風俗,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當地老百姓白天預祝農業與狩獵的豐收,晚上...
《三月三》是一首中文歌曲,原唱李谷一,蒐集在1982年雲南音像出版社為李谷一出版的專輯《我的小路》中。1986年第二屆青歌賽蘇紅演唱了《三月三》。歌曲歌詞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 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 記得那年三月三...
《三月三》是張鐾茹演唱的一首歌曲 歌曲歌詞 每年春風暖 風箏飛滿天 媽媽唱起三月三 我是風箏 媽媽是線 飛得越高越遠越掛牽 又是春風暖 花兒飛滿天 媽媽又唱起三月三 手鬆開了線 讓我飛遠 牽掛的淚媽媽眼裡含 我是風箏 你是...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傳說(The legend of the "the third of March" of the Zhuang Nationality in Guangxi),民俗領域術語。簡介 壯族人民,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藍、紫、白...
《三月三》是由馮光作詞作曲,莫濤源演唱的歌曲。歌曲歌詞 桃花開 杏花敗 又一年 柳綠花繁 還記得當年初見 眉眼綿綿 此情難忘懷 花徑俏 情人笑 又一年 彩蝶游移 再也回不到初見 望那蘭草 又不禁傷懷 數十年的三月三 自古多情傷...
一年一度的“千花會”暨“三月三”民俗文化旅遊節是師宗縣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壯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三月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又稱“歌圩”或“歌會”。節日起源 “三月三”是壯族青年男女最喜愛的節日,單身的壯家青年...
“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是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文化旅遊品牌活動。2024年3月28日,“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文化旅遊品牌工作聯席會議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活動背景 “三月三”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
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節,海南省民俗,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節日簡介 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節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為Ⅹ-2,保護單位為五指山市文化館、瓊中...
《三月三 》是歌手崔子格演唱的歌曲,由崔恕作詞,趙佳霖作曲,該歌曲與2015年4月29日發行。歌曲歌詞 海風吹來了三月三 誰家的小伙兒笑開了顏 打起獨木鼓舞翩躚 圍著篝火迎接艷陽天 情歌唱來了三月三 誰家姑娘羞紅了臉 唱著情歌呀...
三月三廟會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盛會。作為江都古鎮仙女廟的傳統節目。這一日,龍王廟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廟場四周,商販雲集,各種小吃遍布街中,諸種土產雜陳其間。具有獨特的傳統藝術風格...
2018年5月8日,廣西首部民族歌劇《三月三》在南寧劇場首演。這部歌劇由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廣西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創作演出,融山水民歌於一體,演繹壯族版“羅密歐與朱麗葉”。該劇全部啟用廣西本土優秀創作、演出力量,由廣西知名作曲家...
海南“三月三”國際文化藝術節,又稱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文藝晚會,是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匯演。文化節簡介 海南“三月三”國際文化藝術節是海南省五指山市舉辦的集民俗文化交流、旅遊觀光、經濟貿易於一體的盛會,每年農曆三月...
三月三祭龍節是水族的傳統節日,節慶期間,喜跳銅鼓舞和蘆笙舞,做五色飯宴客,男女喜飲白酒、甜酒。水族除與周圍漢族同樣歡度傳統節日外,本民族主要節日有三月三祭龍節(又叫祭天節)、六月六和六月二十四日祭山林節等。三月三祭龍節...
三月三是由秦樂隊作詞作曲,雷子哥演唱,青火音樂2019年2月22日發行的專輯。專輯簡介 一腔秦音,盡訴上巳之情。一曲弦歌,意承古今之樂。古有溱洧之濱,士與女,秉蕑兮,采蘭佩。今有灞橋柳側,傘下少年,攜手之,相與將。《...
三月三和歌圩是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壯語叫窩埠坡雙龍垌。意為到田間或岩洞外唱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擇配為主要內容; 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唱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除農曆...
2017年3月28日至29日,以“三月壯鄉是歌海 校園文化展風采”為主題的2017首屆中國壯鄉三月三校園民族文化藝術節,在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和南寧市明秀國小隆重舉行。這是一場傳承民族文化的盛會,人們在歡歌笑語裡體驗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這是...
三月三 三月三,是傳說中的鬼節,在江淮一帶流行,尤其以信陽、阜陽、淮南為代表。傳說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鬆了。當天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
播種節,又稱三月三節,是報京侗族的一個民俗節慶,大約有400多年的歷史。流行於湖南,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毗鄰地區。侗家為勸民適時耕種而設,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節期三天。節後進入春耕大忙。節日活動各地不一,有的舞春牛,有的...
三月三歌墟是在農曆三月三舉行的節日歌會。為了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滿足廣大壯族民眾的熱切願望,198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每年農曆三月三為壯族歌節,並在南寧、柳州、桂林等地舉行歌節盛會。節日來歷 壯族歌墟,是壯族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