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黎族舞蹈)

三月三(黎族舞蹈)

《三月三》是海南東方一帶黎族的舞蹈,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當地農民為慶祝豐收,盛裝歌舞,預示來年的好兆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月三
  • 類型:黎族舞蹈
  • 日期:每年農曆三月初三
  • 入選: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簡介,創作過程,社會影響,

簡介

黎族舞蹈《三月三》表現的是海南東方一帶黎族的風俗,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當地老百姓白天預祝農業與狩獵的豐收,晚上男女盛裝、三五成群到椰林對歌尋找愛情。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在莫斯科舉行,由陳翹創作的黎族舞蹈《三月三》也入選表演節目。黎族舞蹈首次被藝術地呈現在國際舞台上,在聯歡節上引起轟動,那一年,陳翹只有19歲。
三月三

創作過程

“三月三節”是海南黎族民眾紀念先祖、喜慶新生、讚美生活、追求愛情的傳統節日。2006年6月,“三月三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月三
據廣東省舞蹈家主席、“黎族舞蹈之母”陳翹回憶,創作這個舞蹈的時間是1956年,當時在通什(今海南省五指山市)的海南民族歌舞團和海南軍區文工團一起下鄉採風。到東方縣西方鄉,陳翹第一次見到了黎族男女青年歡度“三月三”的場景:夕陽西下的時候,換上了民族服裝、一直躲在椰樹林、灌木叢中的青年男女紛紛到穀場上聚會,姑娘們害羞地用樹葉、雜草遮住臉,而小伙子們則大膽地上前撥開樹葉去看姑娘的臉,如果雙方合意,則攜手雙雙來到密林深處,唱起婉轉動人的情歌,情意綿綿一直到天明。這種大膽直白表達愛情的方式令當時只有18歲的陳翹非常震撼。 回到團里開創作討論會的時候,陳翹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便即興做了幾個舞蹈動作,結果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首肯,鼓勵她把《三月三》創作出來,並派後來成為她丈夫的劉選亮來幫助她一起創作。一連許多天,陳翹和劉選亮把自己關在排練廳里,從清晨到深夜,一心只想著《三月三》的創作,精心打磨每一個動作和表情。

社會影響

《三月三》是陳翹的處女作,也是成名作。在當時的舞蹈界,陳翹還是默默無聞的年輕晚輩,但是《三月三》的成功卻讓她一鳴驚人。舞蹈排練出來後,首先在通什和各鄉鎮演出,處處掌聲雷動,好評如潮,尤其是在《三月三》的發祥地東方縣西方鄉,漫山遍野全是從十里八鄉趕來看演出的鄉親,熊熊燃燒的火把映紅了天際,場面極為壯觀。
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在莫斯科舉行,中國派出了包括聲樂、器樂、雜技等在內的多個文藝團體參加,代表團里薈萃了謝晉、馬玉潮、夏菊花、程硯秋、紅線女等多名日後享譽全國的藝術家。而由陳翹創作的黎族舞蹈《三月三》也入選表演節目。和其他少數民族相比,生活在海南島上的黎族充滿了神秘感,外界對之了解甚少,更不用說黎族的文化藝術。因此當《三月三》漂洋過海,遠渡重洋來到莫斯科時,一下子就引起了轟動。黎族舞蹈首次被藝術地呈現在國際舞台上,在聯歡節上引起轟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