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三月初三,是我國傳統節日,同時也是洋尾村的重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每年的這一天,周寧縣龍潭、洋尾兩村的村的村民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板燈會”活動來紀念先祖。
在洋尾村的劉氏宗祠前,村民們將固定於長條木板上的12盞燈籠逐一點燃。隨著夜幕的降臨,星星點點的燈火最終匯聚成龍,在鼓樂和爆竹聲中,熱熱鬧鬧的“板燈會”正式拉開了序幕。
據族譜記載,“三月三板燈會”活動由來已久,相傳是劉氏祖先為了紀念救命恩人,由最初簡單的祭祖活動演變而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月三
- 英文名:Shangsi Festival
- 別稱:板燈節
- 節日時間:每年農曆三月初三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福建周寧洋尾、龍潭兩村
- 節日起源:紀念先祖
- 節日活動:祭祀黃帝
- 節日飲食:農家菜餚、家釀老酒
- 節日意義: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緬懷始祖功德
- 設定地點:新鄭具茨山(俗稱“始祖山”)等
- 設立機構:民間
- 設定時間:黃帝誕辰
起源
傳說當年劉赫茂攜侄南逃,遇長江阻隔,眼看天色漸暗,後邊晉兵迫近,無船可渡,正在這危難時刻,突見江中浮起一塊巨大的磐石,形如船隻,情急之下,他們摸黑跳上磐石,漂向對岸,上岸後,磐石上忽然亮起十二盞明燈,為他們照亮夜路,這時才知道,原來是一隻大黿救了他們。劉氏在東洋定居後,族人為緬懷先祖每年農曆三月三均舉行隆重的祭祖迎燈,每家持燈一副,上置十二盞白燈籠,沿村遊行,宗親、賓客四方雲集,十分熱鬧。為永記黿魚救祖之恩,全族禁食龜鱉,至今己延續千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