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壯族三月三)

三月三(壯族三月三)

三月三(壯族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三月三(壯族三月三),又稱歌圩節歌婆節或歌仙節,是壯族祭祀祖先、倚歌擇配的傳統節日,是壯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生活環境下,經過日積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種具有壯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壯族三月三主要流傳在武鳴區東部羅波鎮兩江鎮陸斡鎮馬頭鎮以及武鳴區西部的鑼圩鎮靈馬鎮

2008年10月10日,由武鳴區文化館申報的“三月三”歌圩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100。2014年1月13日,壯族三月三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為廣西的法定假日(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同年11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申報的三月三(壯族三月三)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Ⅹ-1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月三(壯族三月三)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類別:民俗 
  • 非遺編號:Ⅹ-12 
  • 申報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 
  • 保護單位: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 
歷史淵源,主要活動,祭祀祖先,對歌擇偶,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從史書記載的壯族三月三來源於對北方大帝真武神的祭祀,壯族三月三是對中國古代“上巳節”的傳承。現“三月三”節日在中原地區逐漸衰落了,而壯族人民在歷史中將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滲透在壯族三月三節日中,使壯族三月三在民族文化中延續傳承。
中國古代就有“三月三,上巳節”的記載。唐代時期,杜甫在《麗人行》詩中描繪唐朝的風俗寫照:“三月三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遊人。”宋之問在《桂州三月三日》描寫了今桂林一帶三月三期間的場面:“始安繁華舊風俗,帳飲傾城沸江曲”。
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記載:“交阯俗,上巳日,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駞。男女目成,則女受駞而男婚已定。”飛駞(今繡球),是壯族人公共聚會活動中娛樂傳情之常用器物。
明代鄺露所撰《赤雅》“浪花歌”記載:“峒女於春秋時,布花果笙簫於名山,五絲刺同心結,百紐鴛鴦囊。選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隊。余則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為樂,男亦三五群,歌而赴之,相得則唱和競日,解衣結帶,相贈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節,三月之歌,曰浪花歌。”
清代陸次雲峒溪纖志》“浪花歌”條記載:“溪峒男女,相歌於正月朔、三月三、八月十五。而三月謂之浪花歌,尤無禁忌。”清代韋豐華撰《廖江竹枝詞》里記載:“春風釀暖雨初過,青滿平疇綠滿坡,試向黃林林外望,三三佳日好花多。胙頒真武喜分將,食罷青精糯米香,忽漫歌聲風外起,家家兒女靚新妝。”描繪了今南寧市武鳴區羅波鎮一帶人們的壯族三月三,共同祭祀、食烏米飯、聚會交友、以歌為媒的場景。清代詩人沈自修在《粵西記俗》里記載:“武緣之俗,三月三日,各以烏米飯(即“青精糯飯”俗稱“無色飯”)祀真武。”真武,即玄武,水神名,道教所信奉的神祗之一,即道教神譜中腳踏龜蛇的北方大帝,因北方屬水,所以真武帝也被當作水神。
武鳴區廖江沿岸是舊時壯族三月三的節日場地,當地人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民眾便匯集此地過節。清光緒年間黃君鉅編成的《武緣縣圖經》記載:“答歌之習,武緣(今武鳴區)仙湖,廖江二處有之,每年三月初一日到初十日,沿江上下,數里之內,士女如雲。”但在歷史上禁歌的現象屢有發生。《武緣縣圖經》曾記載,清道光年間,思恩知府李彥章喻令禁歌。當時的禁歌碑就立在歌圩的中心(今武鳴縣馬頭鎮小陸村)。民國年間,縣府也曾下令禁歌,但歌圩仍盛行如故。
文革時期壯族三月三亦被禁,但人們仍在壯族三月三這天悄悄地到野外祭祖過節。改革開放後壯族三月三歌節得於恢復。198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定為壯族的傳統節日。武鳴區的壯族三月三節日場地逐漸向武鳴區城市轉移。

主要活動

壯族三月三主要有祭祀祖先、對歌擇偶、聚餐、唱戲、搶花炮拋繡球、斗蛋等活動。

祭祀祖先

擺祭壇做法事
在祖神廟裡擺祭壇, 供豬、牛、羊三牲和彩色糯米飯,請師公班和道公班來做法事,祭祀祖神“婭浦”,祭壇四周高掛各村寨送來的幡旗。師公在祭祀前,首先設神壇或靈堂,點燃香燭,儀式開始,主持祭祀的師公身穿法袍,頭戴法帽,扎法帶,執法器(牙笏和鎮壇木),在念咒唱經過程中,邊唱邊舞,開壇請神。儀式中間,有兩童子分別戴紅、黑兩種木面具,持二環杖(即趕鬼棍)穿插表演雙人棍舞,雙人綢帶舞,接著童子與其他師公共同表演,以祈五穀豐登。最後,全體師公與童子各持樂器(鼓、鑼、鈸、鑔)和法器(杖、牙笏、鎮壇木),由主持師公領頭以排隊一字形(少則八九人、多則十幾人),邊打樂器邊舞蹈,變化多端,節奏從平緩到急速,從穩步行走到轉身跳躍,壯語稱之為“踩罡”或叫“踩燈”(有踩十二燈、三十六燈、七十二燈等),每次跳踩罡時, 都以隊形顯示出“福’“祿”“壽”字圖樣。
抬祖神“婭浦”巡遊
用彩轎拾出“婭浦”,吹奏八音,師公扮“駱垌”(即戴儺面的鳥神和蛇神)跳舞開路,巡遊各村寨,驅邪祈福。駱垌舞是師公舞的一種,以打擊樂為伴奏,表演時常常先歌后舞,舞時不歌,鼓舞相隨,行舞定向則以東、西、南、北、中,再就是半蹲勾腳跨腿轉體、點步、矮步、蹲揣為主要舞姿,表現祭祀、行軍、出征、點兵、打仗、籌糧、存糧、養兵、招魂、驅邪趕鬼、喜慶、安民等內容。表達了駱越後人對駱越古國、對“婭浦”的尊敬和懷念。
放河燈
晚上在廖江里放河燈,河燈從小陸圩一直擺放到羅波圩。
演大戲
由還願的主家出錢請戲班唱戲,一般連唱三晚,如還願的主家多時可連唱十晚,唱戲時抬祖神“婭浦”的彩轎“唱戲”。

對歌擇偶

對歌擇偶習俗是壯族三月三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壯族婚姻文化的歷史縮影。
對歌擇偶習俗分為四個階段:相見對唱“初戀歌”,唱到愛慕時轉為“贈禮歌”,之後再唱“別情歌”,分手時唱“約會歌”。
“初戀歌”有六個進程:
1.游歌(又稱沿路歌),為引起對方注意而即興唱的一些與趕歌圩有關的山歌。
2.見面歌(初會歌),一般是互相問候,互通姓名、住地,並互相謙恭讚許。
3.求歌,即請求與對方正式對歌。
4.和歌(又稱接歌),被邀請的一方,與“求歌”者唱答。
5.盤歌,即一般的對歌,雙方互相盤問唱答,考察對方的聰明才智,以增進相互了解和初結情誼。
6.相交歌(又稱甜歌),這是男女之間彼此傾心、相互愛慕,為抒發情懷、披露心聲而唱的甜蜜之歌,是雙方交結情誼的一種標誌,有初交歌、深交歌之分。
“贈禮歌"(又稱信歌、定情歌、贈物歌),是男女互贈信物,以表示確定關係、結締姻緣所唱的歌,此時便是定情階段。戀人在定情之後或會情之時,常以各種“思歌”(念情歌、相思歌)抒發思念的情懷,訴說相思衷腸。
“離別歌”(又稱別情歌、相送歌),是對歌將結束時,男女雙方難分難捨而對唱的歌,情人唱“別情歌”更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約會歌”,是戀人叮囑,下次歌圩再見面的歌,雖然別情難捨,但有一番叮囑在心懷,仍是充滿著期待的。
三月三(壯族三月三)
壯族三月三 特色糍粑

文化特徵

壯族三月三具有歷史性、傳承性、民眾性、廣泛性、豐富性、系統性、包容性以及創新性等特徵。武鳴區壯族三月三是壯族一種傳統的文化形態,在一定的政治、經濟、地緣、宗教、審美等諸因素和條件,所形成的文化現象(包括婚姻文化)下,成為連線這一人們共同體的一種精神紐帶。壯族三月三體現了壯族人民的信仰觀念、文化心理、審美理念和生活追求,從各個方面反映了壯族的傳統文化特徵和歷史生活風貌。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武鳴區壯族三月三歌圩作為壯民族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具有壯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民族性、歷史性和民間性,是反映武鳴區境內壯鄉人民的風土人情、民智民風、婚嫁習俗的文化載體,是壯鄉人民追溯歷史、回味過去、維繫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武鳴區壯族三月三歌圩承載著壯族先民民俗文化信息,宣傳壯族文化底蘊,一定程度上具有傳承民族性格,宣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情感,加強民族團結,維持社會和諧發展的文化遺存價值。

傳承狀況

(一)歌圩文化原始生存環境日趨消失
歌圩文化是農耕文明時代的產物,是勞動人民長期辛苦勞作的智慧結晶。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武鳴區被納入了南寧市的管轄範圍。雖給武鳴區帶來經濟發展機會,但是武鳴區的歌圩文化卻逐漸失去了其本身的地位,原始的歌圩環境逐漸變為城市的一部分,使得歌圩文化在城市化進程中顯得格格不入。
(二)歌圩文化傳承方式日漸低微
壯族歌圩主要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內,以特定主題活動方式,約定俗稱,時代相傳的一種社會活動。因此壯族民歌主要依靠口口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承,幾乎沒有文字記載。在武鳴區內,民歌的傳承方式以傳統的家庭、師徒、集體傳承為主。單純的口口相傳、世代傳授的文化傳承方式顯然不足以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由於歌圩文化傳承方式的日漸低微,壯族歌圩文化沒有得到足夠大的普及和推廣,仍舊徘徊在小範圍內。
(三) 歌圩文化區域缺乏自我調整
歌圩文化區域有其特定的歌圩文化內涵,但由於很多文化區域缺乏對本地區民俗文化的了解,將本地區引入不正確的發展道路,缺乏適機地調整而錯失了發展本地區歌圩文化的機會。缺乏自我調整的區域文化也是歌圩文化傳承困境的原因之一。

傳承人物

盧超元,男,1948年10月出生,南寧市武鳴區羅波鎮布凌村人,壯族三月三中的歌師、儀式專家和活動組織者。1985年代表南寧市參加貴州省布依族“六月六”歌節,曾獲得“廣西民間歌手”“廣西民間歌王”的稱號,2001年獲得廣西歌師獎。2009年6月評選為第二批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三月三歌圩”代表性傳承人。2018年5月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三月三(壯族三月三)代表性傳承人。
李超元,男,壯族,1948年10月出生,廣西南寧市武鳴區羅波鎮布凌村人。2009年被命名為第二批自治區級項目“壯族三月三”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獲得“三月三(壯族三月三)”項目保護單位資格。三月三(壯族三月三)的傳承基地為南寧市武鳴區太平鎮慶樂國小
2021年11月,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攝製組到武鳴區羅波鎮布凌村開展調研和信息採集,推動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工作。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三月三(壯族三月三)項目保護單位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活動展覽
2017年4月6日,壯族三月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舉行廣西文化發展研討會。
2021年4月14日,武鳴區舉辦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遊節。
2022年3月12日,三月三(壯族三月三)參加2022年第二屆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之2022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織繡印染技藝精品展。
2022年4月3日,在武鳴區明秀園舉行2022年南寧市武鳴區“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展示活動。

文化軼事

民間傳說
壯族三月三與神話意識有著密切的關係。武鳴區民間傳說中,駱越祖神“婭浦”曾豢養過一條叫“特掘”的禿尾蛇,這條蛇後來變成珠江的守護神禿尾龍神。傳說“婭浦”在農曆三月初三逝世,後來禿尾龍把她葬在大明山上,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禿尾龍都要回到大明山為“婭浦”掃墓,所以駱越後裔都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為“婭浦”舉行祭祀典禮並祭掃各家的祖墳。現武鳴區壯族三月三時歌圩開台歌都是先唱龍母的故事。現武鳴地區流行一句俗語:“三月三,龍拜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