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清道光初年,縣城西郊的鄉宦屯舉人梁生杞,出資讓其子梁源洛、梁源納負責在此處開闢營建一私人果園,名日“富春園”。梁氏兄弟在園內種果,並分別建一座蠖樓和一座桐花館。民國8年(1919),兩廣
巡閱使、耀武上將軍
陸榮廷以3000元大洋買下樑氏的富春園。因當時陸榮廷是以其叔陸明秀的名義買下來的,因此將該園改為“明秀園”。現存的入園大門及國內的荷風簃亭及荷花池和部分石凳均為20世紀二三十年代所建。1988年,明秀園被列為南寧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21年,粵桂戰爭爆發,明秀園內的大部分建築被粵軍焚毀。1934年,駐
武鳴的南寧民團指揮官
梁瀚嵩維修園內的建築及園門,重題“明秀園”三字。園內現有陸榮廷建的園門、圍牆、青石板園道、兩個
涼亭、石桌石凳和開挖的荷花池。
民國初期,
胡漢民、
章太炎等國民黨要員和
梁啓超等人曾到園中與陸榮庭商議討袁大事。1938年,
崑崙關戰役期間成為國民政府
十八集團軍抗日指揮部。抗日戰爭期間,
白崇禧在園中設立國民政府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部。
解放初期,以北京大學
袁家華教授為主,有蘇聯專家協助工作的專家組在園中創製
拼音壯文,成為創製壯文的辦公室駐地,
壯族的拼音文字就在明秀園中誕生。
朱德、
郭沫若視察
武鳴時曾入園觀賞。明秀園經修繕後向遊人開放,是廣西三大名園之一。
春霞園、
秋暇園(又名秋霞園)與
明秀園都分布在西江河兩岸武鳴縣城西部郊區,其中春霞園與明秀園僅一江之隔,有鐵索橋相連,成為休假、旅遊觀光、民俗文化娛樂綜合一體的旅遊區。
明秀園曾經是
陸榮廷手下官兵休養生息的地方,也是陸榮廷議事的重要場所之一。民國初期,
胡漢民、
章太炎等國民黨要員和梁啓超等曾到明秀園,與陸榮廷一起共商討伐
袁世凱的大事。陸榮廷是舊
桂系軍閥首領,他那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仍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他的是非功過至今仍是專家學者們爭論的話題。明秀園是研究舊桂系和陸榮廷傳奇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實物依據。
交通情況
在客運中心乘坐往
武鳴方向的,每5分鐘一趟,若抵
伊嶺岩提前下車,車票為3元/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