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之戀是海南時代光彩影業有限公司備案的一部電影,編劇是王瑩。
三月三(趙淑珍、單思傑、魯芳岐參演的電影)一般指本詞條
三月三之戀是海南時代光彩影業有限公司備案的一部電影,編劇是王瑩。
三月三(壯族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三月三(壯族三月三),又稱歌圩節、歌婆節或歌仙節,是壯族祭祀祖先、倚歌擇配的傳統節日,是壯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生活環境下,經過...
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農曆三月初三,是布依族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傳統節日“三月三”。此時正是農耕生產即將開始,春旱現象較為嚴重,蚊蠅害蟲正在萌動,火災事故較為頻發的重要時節。活動內容主要...
三月三是畲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在這一節日裡舉行盛大歌會,並祭祖先拜穀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並且,還要吃烏米飯,緬懷祖先,款待來客,故“三月三”又稱“烏飯節”。景寧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華東地區唯一的民族自治縣。上千年...
昨天是農曆三月三,周寧縣獅城鎮龍潭、洋尾兩地村民舞起板凳龍,追思先祖,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當晚,小山村里人山人海,鑼鼓喧天。村民們按一戶一燈的形式連線起板凳龍。金光閃閃的燈龍順著山脊蜿蜒,在田野上盤旋。 (記者 詹曉珍:...
《三月三》是海南東方一帶黎族的舞蹈,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當地農民為慶祝豐收,盛裝歌舞,預示來年的好兆頭!簡介 黎族舞蹈《三月三》表現的是海南東方一帶黎族的風俗,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當地老百姓白天預祝農業與狩獵的豐收,晚上...
一代傳一代,就形成了現在趕三月三歌圩的習俗。簡介 壯族人民,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藍、紫、白五色的米飯,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
三月三廟會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盛會。作為江都古鎮仙女廟的傳統節目。這一日,龍王廟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廟場四周,商販雲集,各種小吃遍布街中,諸種土產雜陳其間。具有獨特的傳統藝術風格...
三月三祭龍節是水族的傳統節日,節慶期間,喜跳銅鼓舞和蘆笙舞,做五色飯宴客,男女喜飲白酒、甜酒。水族除與周圍漢族同樣歡度傳統節日外,本民族主要節日有三月三祭龍節(又叫祭天節)、六月六和六月二十四日祭山林節等。三月三祭龍節...
2018年5月8日,廣西首部民族歌劇《三月三》在南寧劇場首演。這部歌劇由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廣西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創作演出,融山水民歌於一體,演繹壯族版“羅密歐與朱麗葉”。該劇全部啟用廣西本土優秀創作、演出力量,由廣西知名作曲家...
黎族三月三節(農曆三月初三),海南省的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愛情節、談愛日,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嚮往之情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自古以來,每年農曆三月...
壯族三月三是廣西打造的展現民族文化魅力、推動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凝聚發展動力的盛會。每年“壯族三月三”期間全區開展1000多項歡慶活動。節日活動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重要的傳統習慣節日,也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
《三月三》是張鐾茹演唱的一首歌曲 歌曲歌詞 每年春風暖 風箏飛滿天 媽媽唱起三月三 我是風箏 媽媽是線 飛得越高越遠越掛牽 又是春風暖 花兒飛滿天 媽媽又唱起三月三 手鬆開了線 讓我飛遠 牽掛的淚媽媽眼裡含 我是風箏 你是...
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諺語。形容陽春三月,天氣格外艷麗美好。釋義 揚州一帶諺語。薺菜(jì cài):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羽狀分裂,裂片狹長,有缺刻,花小,白色,嫩葉可食。全草入中藥。農曆三月初三薺菜花盛開。形容陽春三月...
《三月三,中國**節》是岩梅梅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小說閱讀網。作品簡介 一元復始,萬物萌動。鳳凰山上風光好!查山三月三廟會,如約而來。說起三月三就會想起一個人---中央美院的董梅先生,是她的一堂國學課給我展開一個美麗春...
三月三是由秦樂隊作詞作曲,雷子哥演唱,青火音樂2019年2月22日發行的專輯。專輯簡介 一腔秦音,盡訴上巳之情。一曲弦歌,意承古今之樂。古有溱洧之濱,士與女,秉蕑兮,采蘭佩。今有灞橋柳側,傘下少年,攜手之,相與將。《...
《三月三》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指導,保亭縣委宣傳部、陵水縣委宣傳部聯合攝製,趙淑珍、單思傑、魯芳岐等參演的電影。《三月三》於2021年10月25日在保亭開機。電影圍繞黎錦展開,包含...
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諺語。舊時湖北荊州一帶傳說農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多暴風,沒有特殊要事不要在長江邊行走,以免失足。釋義 舊時湖北荊州一帶傳說農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多暴風,沒有特殊要事不要在長江邊行走,以免...
《覃曉鴻-三月三》是覃曉鴻演唱的歌曲,由甘霖填詞,楊業傳譜曲,收錄在專輯《三月三》中。歌曲歌詞 水是那么清 天是那么藍 花傘朵朵 朵朵花傘 撐開了三月三 笑是那樣甜 酒是那樣酣 聲聲銅鼓 銅鼓聲聲 敲醒了三月三咧 客從哪裡...
民間信俗(沙溪三月三),流行於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的民俗,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沙溪三月三有一系列儀式和內容,供奉北帝的各個村莊在歷都有專門的組織進行籌辦。到了三月初二下午,所有參加“三月三”活動的隊伍齊聚村內北極殿...
三月三,脫了寒衣穿汗衫 三月三,脫了寒衣穿汗衫,諺語。指農曆三月初三過後,天氣由冷快速變熱。釋義 指農曆三月初三過後,天氣由冷快速變熱。例句 占年:諺云:~。(清·曾廷枚《古諺閒譚》卷三)
2021年4月14日,茂名市廣西商會舉行“三月三”八桂風情文化美食節,200多名在茂名工作和生活的廣西鄉親們在茂名歡度“三月三”,唱山歌頌黨恩,品美食嘗鄉味,零距離感受廣西民俗風情。此次活動還準備了琳琅滿目的民族特色美食,一道道...
三月三村,村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仁德鎮建設社區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仁德鎮東北邊,距離建設村委會7公里,距離鎮8公里。國土面積0.67畝,海拔1866.8米,年平均氣溫14.7℃,年降水量104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土豆等...
“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體現了民眾性、參與性、遊樂觀光的特色,並以規模大,活動項目多,投入少,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對外影響大,社會效益佳而蜚聲海內外,成為借民俗文化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打造海洋觀光旅遊...
高雍苗族三月三是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劍河縣。傳承保護 2019年6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19〕10號)》,高雍苗族三月三被列入...
三月三和歌圩是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壯語叫窩埠坡雙龍垌。意為到田間或岩洞外唱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擇配為主要內容; 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唱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除農曆...
武漢時興農曆“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雞蛋”的習俗,其實很多地方也興。地菜即薺菜,別名野薺、地菜、護生草、雞心菜,為十字花科植物薺菜的帶根全草,生長於田野、路邊及庭園,全國各地均有栽培,是一味藥食同源的傳統佳蔬。據說它不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