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俗(沙溪三月三)

民間信俗(沙溪三月三)

民間信俗(沙溪三月三),流行於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的民俗,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沙溪三月三有一系列儀式和內容,供奉北帝的各個村莊在歷都有專門的組織進行籌辦。到了三月初二下午,所有參加“三月三”活動的隊伍齊聚村內北極殿,由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裝船儀式。

2012年11月23日,民間信俗(沙溪三月三)被列入中山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編號Ⅹ-11。2015年11月19日,民間信俗(沙溪三月三)入選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為Ⅹ-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間信俗(沙溪三月三)
  • 批准時間:2015年11月19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中山市沙溪鎮
  • 非遺編號:Ⅹ-4
歷史淵源,主要活動,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歷史上中山市沙溪鎮毗鄰汪洋,河網交錯,當地百姓歷來信奉北帝,認為其能夠統管興風作浪的龍蝦蟹,具有消災化厄之神力。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百姓在北帝廟前進行打醮、游神、唱大戲、民間藝術巡遊和吃齋宴等,稱為“太平清醮”;每逢一甲子舉行“羅天大醮”。
清朝同治年間出版的《香山縣誌》風俗卷中寫道:“遇神誕日張燈歌唱曰打醮”寫的就是雲漢村在“北帝誕”期間進行打醮的熱鬧情景。
1945年,原定舉行“羅天大醮”受日軍侵華的動盪時期影響,推遲到在1947年舉行。
2005年,逢一甲子,舉行“羅天大醮”。
民間信俗(沙溪三月三)
雲漢三月三

主要活動

每年春節後,沙溪村民便著手募集資金、制定巡遊路線,籌備當年三月三活動事宜。至農曆二月二十日,村中工匠開始製作巡遊用的木船,婦女們則聚集在北極殿前扎制寶塔、燈籠、元寶等紙紮祭品。三月初二下午,所有參加三月三活動的隊伍齊聚北極殿,村中長者主持裝船儀式,將象徵著五穀豐登的各式農產品裝上彩色木船,並在船艙中貼上神祗圖像。三月初三清晨,喃囉道士在眾鄉親見證下向玄武大帝、禾穀夫人、華光帝君等神祗祈福,以酒肉祭神,之後村中長者為參加巡遊的龍、獅、鳳、鶴等點睛,並請出諸位神祗進行巡遊,稱“北帝出巡”。巡遊隊伍由羅傘開道,神轎、儀仗和彩色木船等緊跟其後,沙溪鎮的各種民間藝術也一同出巡,村內各姓氏組成的方隊、八仙賀壽樂隊、吹打隊、花籃隊等數十支隊伍,人數可達近2000人。巡遊隊伍浩浩蕩蕩走村串巷,沿途爆竹聲響個不停,歷時4個多小時,隊伍回到北極殿,村民便將彩色木船和滿載的農產品、紙紮品等一併焚化了。當晚,村中設齋宴招待老人和參加巡遊的人士,並請粵劇大戲演出以娛神娛人。每一甲子舉辦一屆的三月三“羅天大醮”,則要連續舉行七天七夜,人們稱之為“七晝連宵”。
民間信俗(沙溪三月三)
雲漢三月三史料——清同治《香山縣誌》卷五風俗篇
雲漢三月三
與一般的廟會不同,雲漢村的“三月三”打醮活動,從一開始就與村中的福利事業掛鈎。以前,北帝廟裡設有“廟籍”,村民自願捐獻穀米等,就可以享受“廟籍”的福利:80歲以上的老人在“三月三”當天會收到一份慰問品;而村中的道路修建、路燈照明、村道清潔等,都是用“廟籍”的所得開支。到了現代社會,雲漢村的農工貿齊頭並進,經濟發展迅速,“廟籍”的作用就“退居二線”了,但是,廟會的“福利”色彩卻一點也沒有減退。農曆三月初三當天,在雲漢村的北帝廟內擺有8隻金燦燦的金豬,這些祭祀過北帝的金豬,會分給村中120名80歲以上的老人以祝他們健康長壽;同時,也會分給村中100名考上大學的弟子,鼓勵他們勤學上進。在三月初二這一天,在村中的空曠地段擺上120圍齋宴先來孝敬老人家。
龍頭環村
在三月初三“北帝誕”這一天,龍頭環村會請來喃無道士先在北極殿進行過社祭拜,過社之後,緊接為龍、鳳和獅子點睛,而後由身穿傳統服飾的青壯年抬著聖坐環繞三圈走座,喃無道士和周、劉、王、侯五姓代表恭請禾穀夫人、華光大帝、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坐,三位菩薩坐鎮準備出巡。上午九時,由一千六百多人組成巡遊隊伍,在鑼鼓聲、鞭炮聲中浩浩蕩蕩地出發,橫標紅旗上面寫著:“龍頭環北極文化聯歡民間藝術飄色大巡遊。”按民間傳統,頭鑼、羅傘、彩旗排行於先,禾穀夫人、華光大帝、北方真武玄天上帝聖座分三組,每組由八個青壯年護駕。緊跟著為喃無道士樂隊,參加大巡遊的還有:周、劉、王、楊、侯、陳六姓方隊、八仙賀壽樂隊、龍頭環國小吹打隊、花籃隊、申明亭鶴舞隊、聖師鳳隊、龍頭環武術隊、象角飄色隊、八音吹打隊、金、銀龍隊、養頤山莊武術隊、關帝廟方隊、龍頭環國小鮮花隊、花環隊、澳門中山隆都同鄉會方隊以及龍頭環龍獅隊。巡遊隊伍經過村內大街小巷,爆竹聲、鼓鑼聲此起彼伏,吸引周圍民眾駐足觀看。菩薩出巡路過祠堂廟宇,各姓氏宗祠也備上供品恭迎聖駕,善信就地參拜。長龍般的巡遊隊伍行至龍頭環門樓的時候,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由於龍頭環與龍聚環在明朝期間同屬屯村,為此,隊伍穿過村門樓前往拜會龍聚環村之龍環古廟,而龍環古廟與龍頭環上關廟傳說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當大巡遊隊伍到達龍聚環門樓時,龍聚環村民眾熱烈歡迎龍頭環三月三大巡遊隊伍的到來,龍環古廟更是人山人海恭迎聖駕。龍頭環北極文化聯歡民間藝術飄色大巡遊歷時四個多小時,環繞全村和龍聚環主要街道,沿途爆竹聲響個不停,隊伍收到觀看熱鬧的民眾夾道歡迎。晚上北極殿舉行齋宴,筵開三百多席,宴請各界嘉賓、熱心人士以及鄉親父老,文藝晚會同時上演。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沙溪三月三這一民俗活動的歷史悠久,其承載了百姓的民俗信仰,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保留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事象,具有珍貴的歷史與文化價值;其傳統活動融民間信仰與祭祀儀式、藝術巡遊和戲曲演出等多種內容於一體,成為當地民眾熱衷的一項民俗文化活動,對於增強社會凝聚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傳承狀況

年輕一輩對於沙溪三月三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等了解不多,相關的民間藝術形式也面臨傳承的困境。

傳承人物

王泳洋,男,漢族,1956年出生,中山沙溪人。2017年4月被公布為省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自幼就在村中跟隨父輩及村中老藝人參與“沙溪三月三”民俗巡遊活動,並跟隨老前輩學習技藝。由於他勤奮好學,很快便成為了隊伍中的主要骨幹,20世紀90年代開始,他開始進入“沙溪三月三”組織領導團隊,一直負責“沙溪三月三”巡遊活動的資金募集、活動儀式的組織管理及推廣傳承工作,為“沙溪三月三”民俗的傳承和發展不遺餘力地做貢獻,受到村民和廣大民眾的尊敬。作為“沙溪三月三”民俗活動的主要傳承人,他在多年實踐經驗中,掌握了其中的核心內容,包括道具製作、裝船儀式、打醮、游神、民間藝術巡遊、吃齋宴、唱大戲等技藝及流程。從2008年開始擔任龍頭環北極殿負責人,他積極發掘和傳承“三月三”的傳統文化,成功主持舉辦了多次“三月三”民間藝術大巡遊活動,有效地促進了這一傳統民俗活動的傳承。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0年,沙溪龍頭環村首次恢復了“三月三”民俗巡遊活動。
2013年4月12日,農曆三月三“龍抬頭”,沙溪鎮龍頭環村民在北帝廟前舉行打醮、游神、民間藝術巡遊、唱大戲、吃齋宴等“沙溪三月三”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