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神經

三岔神經為混合神經,是第5對腦神經,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支配臉部、口腔、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並將頭部的感覺訊息傳送至大腦。三叉神經由眼支(第一支)、上頜支(第二支)和下頜支(第三支)匯合而成,分別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間、口裂以下的感覺和咀嚼肌收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岔神經
  • 含義:指三叉神經支配區域內反覆發作
  • 病因:病變在三叉神經的周圍部分
  • 症狀:疼痛呈發作性電擊樣、刀割樣
概述,病因,症狀,

概述

三叉神經痛是指三叉神經支配區域內反覆發作的短暫的陣發性劇痛。有原發性、繼發性二種。本節主要指前者。

病因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多數認為其病變在三叉神經的周圍部分,即在三叉神經半月節感覺根內。根據顯微外科和電鏡觀察,可能與小血管畸形、岩骨部位的骨質畸形等因素有關,而引起疼痛發作。多見於中、老年人,40歲以上者約占70~80%,女性居多。

症狀

(一)疼痛部位:不超出三叉神經分布範圍,常局限於一側,多累及一支,以第二、三支最常受累,約占95%。
(二)疼痛性質:疼痛呈發作性電擊樣、刀割樣、撕裂樣劇痛,突發突止。每次疼痛持續數秒至數十秒種。發作間歇期逐漸縮短、疼痛逐漸加重。發作頻繁者可影響進食和休息。
(三)誘發因素及“扳機點”:疼痛發作常由說話、咀嚼、刷牙、洗臉等動作誘發,甚至風吹或響聲也能引起發作。有些病人觸摸鼻旁、口周、牙齦、眉弓內端等區域即可引起疼痛發作,這些敏感區域稱為“扳機點”或“觸發點”。麻醉“扳機點”常可使疼痛發作暫時緩解。因此病人為了減免發作常常不敢洗臉、大聲說話、甚至不敢進食。
(四)體徵:發作時可伴有同側面肌抽搐、面部潮紅、流淚和流涎,故又稱痛性抽搐。疼痛發作時病人常用手揉搓同側面部,久而久之面部皮膚變得粗糙、增厚、眉毛脫落,再因不敢吃飯、洗臉、不修邊幅,病人往往顯得消瘦、面容憔悴、蓬頭垢面、情緒抑鬱。客觀檢查多無三叉神經功能缺損表現及其他局限性神經體徵,但有時由於面部皮膚粗糙、增厚或已作過封閉治療,面部痛覺、觸覺可有減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