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長度計量單位)

三尺(長度計量單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尺,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sān chǐ,本是長度單位,古代也指劍與法律,有時還代指人自身。如: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尺
  • 讀音:sānchǐ
  • 解釋:劍約長三尺
  • 含義:長度單位
引證解釋,單位換算,

引證解釋

1.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根據周朝劍制,長度、重量有三種,分別供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種身份的人佩帶,分稱上制、中制和下制。其中上制之劍,長約3 尺,故劍又別名為“三尺”。《漢書高帝記》:“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杜甫《重經昭陵》:“風雲三尺劍,社稷一戎衣”;洪秀全《劍詩》:“手提三尺定山河”。因劍身的冷凝如秋水,也有稱為“三尺水”的,如李賀《春訪正字劍子歌》:“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其他劍的雅稱還有龍泉、青蛇、鐵蛇、楚鐵、蓮花鍔等。
2.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或語公:“此弄臣,奈何窘之’?公奮曰:‘吾知有三尺,何知弄臣’!”——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3.代指人自身。
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4.指南曲音樂的法度、準繩。
沈璟的《曲譜》,曾被“詞家奉為律令”成了南曲傳奇無論作家還是戲曲藝人的必讀書,給明清的傳奇創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其《曲譜》問世之初,在一整套系統、規範的樂譜面前,幾乎所有的曲家都認為,這一《曲譜》的問世恰逢其時,它“精思妙裁,有功於聲教”, “不如是則調不傳”, “無以通其變而廣其教”,可以和《中原音韻》南北輝映,可為江南吐氣了。沈自晉說,明季以來的傳奇音樂,“縱橫百變,無以逾詞隱之三尺”。“三尺”,在古代是“法”的代名詞,此指南曲音樂的法度、準繩。毫無疑問,沈自晉所說的,沒有人能夠逾越沈璟的“三尺法”,是對沈璟《曲譜》最為實事求是的肯定。
沈璟的《曲譜》還是衡量傳奇劇本是否合律的標準。自從擁有了這“三尺法”,萬曆年間劇作家、曲論家探討音律問題者,紛紛而起。王驥德曲律》對卜世臣呂天成的評論,祁彪佳《遠山堂曲品》對汪廷訥的評論,主要依據就是沈璟的《曲譜》。徐復祚《曲論》批評袁於令的《西樓記》: “音韻宮商,當行本色,了不知為何物矣。”依據的也是這“三尺法”。他還頗有感觸地說沈璟的《南曲全譜》、《度曲當知》: “訂世人沿襲之非,鏟俗師扭捏之腔,令作曲者知其所嚮往,皎然詞林指南車也,我輩循之以為式,庶幾可不失隊耳。”

單位換算

3 尺 = 1 米
支持長度、面積、體積、質量、溫度、壓力、功率、功、能和熱量單位換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