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寧地區

三寧地區

三寧地區為一個地理區域,歷史上首府為那樓鎮。清康熙九年(1670年),沿襲明制,那樓、新江、百濟鎮大部分地區屬於今靈山縣管轄。於今邕寧區那樓鎮那務村大坡置西鄉巡檢司,西鄉領上寧都圖、中寧都圖、下寧都圖,46個村落,統稱三寧,始有三寧之稱。狹義指明清時期靈山縣上寧、中寧及下寧三個行政區域,泛指以邕寧區那樓鎮為中心的那樓鎮、新江鎮、百濟鎮全境及以那樓話為通用方言的區域。該區域有著共同的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解放後主要分屬於那樓鄉、百濟鄉、新江鄉,因此這片地理區域也稱為“三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寧地區
  • 外文名稱:Sanning Area
  • 別名:三鄉地區
  • 行政區類別:縣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下轄地區:那樓、新江、百濟等鄉鎮
  • 政府駐地:那樓圩
  •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
  • 面積:狹義約800平方千米,廣義約1200平方千米
  • 人口:狹義約25萬,廣義約40萬
  • 方言:三鄉話(又稱那樓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雷婆嶺摩崖石刻、那蒙古民居
建制沿革,清朝時期,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藏資源,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文化,語言,風俗,地方特產,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清朝時期

清康熙九年(1670年),沿襲明制,那樓、新江、百濟鎮大部分地區屬於今靈山縣管轄,全縣編戶為22里,領一坊16都;乾隆年間,編戶仍為22里,劃分一坊15鄉,鄉領遷擊說拜嬸灶槳17都22圖,339個村落。於今那樓鎮那務村大坡置西鄉巡檢司,西鄉領上寧都圖、中寧都圖、下寧都圖,46個村落,統稱三寧,始有三寧之稱。當時三寧地區北、西接廣西宣化縣(即朽精姜邕寧縣前身),東鄰廣西永淳縣(縣治巒城鎮),南連廣東欽縣(今欽北區),處二省三縣交界之地;今蒲廟鎮孟蓮村——公曹村——良信村一線以南、那樓鎮那盆村——那頭村——那文村以西的那樓、新江、百濟三鎮全境幾乎全是三寧地理區域範圍,總面積約800平方千米。
嘉慶以後,多主備簽沿用治安區域劃分,縣以下稱為練。分置上寧、中寧、下寧三個練,小部分地區設下殳練。
三寧劃分即是按西為上,中為中,東為下,即以蒲廟鎮廣良村、新江鎮新樂村、百濟鎮屯寧村、南華村、屯林村一線以西劃為上寧;以今蒲廟鎮的聯團村、那路村、華康村、廣良村,新江鎮的新樂村、力勒村,那樓鎮的羅馬村、永白中山村、屯了村、那旺村、那務村,百濟鎮的屯寧村為中寧;以今那樓鎮的那樓社區、壇墩村、屯六村、壇垌村、屯良村、三江村那度坡、那利村、河浪村、華佳村、那他村和百濟鎮的南華村、屯林村、橋學村為下寧。此外,以今那樓鎮的鎮龍社區、棠梨村、那豐村、那良村,中和鎮的方村那伍坡、新安村那透坡,太平鎮的那璞村、池塘村、茂萱村、那隆村為下殳。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至民國15年(1912~1926年),靈山縣仍沿用團練建制,全縣共分18個練。三寧地區建制基本不變。
民國16年(1927年),開始廢除團練建制,改設區鄉,改制工作於民國20年結束。當時共設8個區,而區僅為區域劃分,不設行政機構。民國23年,石塘、鎮安、化龍、中秀等4個鄉從第二區分出,增設第九區。全縣區轄60個鄉。三寧地區屬於靈山縣第七區,設那樓、百濟、那路、光華、新江、那禮6個鄉,區公署駐地那樓圩。那樓鄉轄原下寧練地區,鄉政府駐地那樓圩;百濟鄉轄今百濟鎮百濟社區、平派村、華達村、屯茶村、八聯村、南弼村、屯王村,鄉政府駐地百濟圩;那禮鄉轄今百濟鎮紅星村、新平村、華靈村,鄉政府駐地那禮圩;那路鄉轄今蒲廟鎮那路村、華康村、聯團村、廣良村及那樓鎮羅馬村,鄉政府駐地那路圩;光華鄉轄今那樓鎮那務村、那旺村、中山村、屯了村及新江鎮的新樂村和百濟鎮的屯寧村,鄉政府駐地那務村;新江鄉轄今新江鎮新江社區、團陽村、那雲村、屯亮村、漢林村、華聯村、力勒村及蒲廟鎮的州同村。
民國30年(1941年)10月1日,實施新縣制,全縣設立4個區,調整合併部分鄉,調整後,4個區轄60個鄉(鎮)632個保6382個甲。第四區(即那樓區)轄7個鄉65個保656個甲:均安鄉7個保64個甲;那樓鄉12個保129個甲;那鳳鄉(原光華鄉)10個保81個甲; 那路鄉7個保74個甲;新江鄉12個保111個甲;那禮鄉6個保65個甲;百濟鄉11個保132個甲。區公所駐地那樓圩。其中均安鄉系調整區劃後劃入那樓區,轄今那樓鎮鎮龍社區、棠梨村、那豐村、那良村及中和鎮方村那伍坡、新安村那透坡和太平鎮那璞村、池塘村、那隆村、茂萱村,鄉政府駐地那豐村。
民國38年(1949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粵桂欽邕靈邊區建立民主政府——粵桂邊區欽邕靈人民政府在那樓圩成立,轄原靈山縣那樓等7個鄉鎮、邕寧縣蒲津等4各鄉鎮及原欽縣南榮鄉。那樓區此時稱靈西特區,暫屬欽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11月,撤銷均安鄉建制,將今太平鎮所轄的那璞村、池塘村、那隆村、茂萱村劃入宋太鄉(今太平鎮宋太圩),其餘劃給那樓鄉。析置那禮鄉,分設華靈鄉。
1950年1月10日,上級又將原屬靈山縣暫時劃給欽縣(今欽州)管轄的靈西特區,包括那樓鄉、那路鄉、光華鄉新江鄉、那禮鄉、百濟鄉和華靈鄉劃歸靈山縣管轄,並取消特區名稱,改名為靈山縣第七區。
1951年6月2日靈山縣又將第七區即那樓區劃給邕寧縣管轄。自此,三寧地區一直屬於廣西邕寧管轄。
1951年,邕寧縣行政區劃作調整,排序如下:一區駐蒲廟,二區駐四塘,三區駐八塘,四區駐伶俐,五區駐劉圩,六區駐那樓,堡洪求七區駐新江,八區駐百濟,九區駐那陳,十區駐蘇圩,十一區駐那馬,十二區駐吳圩,十三區駐老口,十四區駐心圩,十五區駐壇洛,十六茅灑拳區駐那龍。
1958年2月,撤區並鄉,成立五塘、那樓、老口、吳圩、南陽、伶俐6個辦事處;同月,又改為5個辦事處,即蒲廟、那樓、五塘、吳圩、老口,並將全縣244個小鄉並為59個大鄉。同年5月,改置後那樓辦事處所轄鄉及高級社如下(以下簡稱“社”);那樓(14社)、漢林(10社)、南陽(22社)劉圩(12社)、中山(22社)、紅星(13社)、中和(12社)、河浪(10社)、百濟(10社)、方村(11社)、鎮龍(16社)、屯林(8社)、那裡(6社)。同年8月,實現人民公社化,撤銷辦事處,成立那樓、新江、百濟人民公社。9月,那樓人民公社又改為躍進人民公社,轄原那樓鄉、鎮龍鄉;新江人民公社併入蒲廟人民公社,改為星火人民公社;百濟人民公社改為紅星人民公社,轄原百濟鄉、紅星鄉。
1962年夏, 調整人民公社規模,將原來三寧地區所轄的3個公社劃為25個小公社,調整後的公社相當於原來高級社(即生產大隊)的規模。
1968年11月底全縣設20個區,區下轄人民公社,三寧地區各區名稱及轄人民公社個數:新江區(7社,1969年1月增設屯亮社),百濟區(11社),那樓區(17社)。
1969年,各縣轄區改為人民公社,其下轄的人民公社改為生產大隊。新江公社轄新江、新樂、團陽、那雲、屯亮、漢林、華聯、那了8個生產大隊。百濟公社轄百濟、屯茶、平派、八聯、屯林、橋學、南華、紅星、屯寧、新平、華靈11個生產大隊。那樓公社轄那樓、屯六、壇墩、壇垌、中山、那馬、那旺、那頭、那盆、那文、河浪、那務、華佳、屯良、棠梨、那豐、那良17個生產大隊。
1980年10月,三寧地區增設一些大隊:百濟公社增設華達、屯王、南弼大隊;那樓公社增設屯了、三江、那利、那他、鎮龍大隊;新江公社增設力勒大隊。
1982年12月27日,據地名普查結果,更改了重名大隊的名稱,重新命名的有:那樓公社那馬大隊改稱羅馬。
1984年,三寧地區的3個公社均改為鄉建制,所下轄的生產大隊均成立村公所。
1987年,那樓鄉劃出鎮龍、屯良、那他、棠梨、那豐、那良6個行政村分設鎮龍鄉。
1994年3月,那樓鄉撤鄉建鎮,那樓鎮成立。同年,三寧地區所有村公所改為村民委員會。
2000年,新江鄉撤鄉建鎮。
2005年3月18日,三寧地區的那樓鎮、新江鎮、鎮龍鄉、百濟鄉劃屬南寧市邕寧區。同年6月15日,撤銷鎮龍鄉建置,整體併入那樓鎮。
2013年5月30日,百濟鄉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那樓鎮總面積352平方千米,轄那樓、鎮龍兩個社區,壇墩、屯六、壇垌、那盆、中山、羅馬、屯了、那文、那頭、那旺、三江、那務、那利、河浪、華佳、屯良、那他、棠梨、那豐、那良20個村委會,有97個自然坡,719個村民小組
新江鎮總面積165平方千米,轄新江社區,新江、新樂、團陽、那雲、屯亮、漢林、華聯、那了8個行政村,61個自然坡,220個村民小組。
百濟鎮總面積310平方千米,轄百濟社區,屯茶、南弼、平派、華達、八聯、屯王、屯林、橋學、南華、紅星、屯寧、新平、華靈14個行政村,137個自然坡,408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明清時期三寧地區北、西接廣西宣化縣(即邕寧縣前身),東鄰廣西永淳縣(縣治巒城鎮),南連廣東欽縣(今欽北區),處二省三縣交界之地;今蒲廟鎮孟蓮村——公曹村——良信村一線以南、那樓鎮那盆村——那頭村——那文村以西的那樓、新江、百濟三鎮全境幾乎全是三寧地理區域範圍,總面積約800平方千米。
解放後,三寧地區一直歸屬邕寧管轄。三寧地區地處邕寧區中南部,其東鄰青秀區的劉圩鎮、邕寧區的中和鄉,南鄰欽州市的靈山縣太平鎮及欽北區新棠鎮,西鄰良慶區的那馬鎮、大塘鎮、南曉鎮,北與邕寧區的蒲廟鎮接壤。

地形地貌

三寧地區海撥低,地面起伏較小,海拔在50~434米之間,全境絕大部分屬丘陵地帶。其中中部和北部為低丘地區,海拔100~200米;西南部為十萬大山余脈的高丘地區,海拔200~400米。全境最高峰為茶山藥蘭嶺海拔434.5米。地質方面,境內平原均由粘土、亞粘土組成,中低山丘主要由礫石、礫質砂岩、砂岩、泥岩組成。邕寧區屬構造侵蝕、剝蝕低山丘陵地形,山頭多呈渾圓形,溝谷較為狹窄,沖溝發育區。域屬弱震環境,地震活動水平不高,城區內斷裂活動性偏弱,區域構造穩定性較好。

氣候特徵

三寧地區屬於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雨量充沛,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均衡,乾濕季節非常明顯,濕熱同季,夏季高溫多雨,極易發生洪澇災害;春季和秋冬季雨量較少,經常出現乾旱。其中那樓鎮年平均日照為1629.3小時,平均氣溫為22.3℃;年最熱是7月份,平均氣溫為28.5℃;最冷是1月份,平均氣溫為13.2℃;年無霜期為360-365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270.4毫米。降雨量最少的年份是1989年717毫米,最多是2001年1872.6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1523.3毫米。

植物資源

由於農業的開發和利用,區域內用地類型以農業用地為主,為典型的城郊農業生態系統,受人類多年耕植活動的影響,自然植被均為次生性植被。境內植物種類主要有蕨類、裸子類和被子類植物,種類繁多。喬木樹有松、桉、樟等,以馬尾松、濕地松和桉樹居多。地帶植被為常綠灌木叢,森林植被為馬尾松、濕地松、桉樹等人工林。經濟果木林有荔枝、龍眼、柑橙、芒果等。珍稀植物有金花茶、蘇木等。三寧地區森林覆蓋率可達到40%以上,植被主要分布於境內西南部和東南部。

動物資源

三寧地區境內發現的野生動物有100多種。動物多為適生於人類活動影響的各種常見兩棲、爬行類、鳥類及小型獸類等動物,其中與人類活動密切的嚙齒類動物在該區域內最為常見,能出現的保護動物有廣西壯族自治區保護物種黑眶蟾蜍、沼蛙等,現存數量不多,偶爾可見。較大的野生動物有野豬,比較罕見。

礦藏資源

境內的礦產資源相對比較匱乏,主要有水晶石、磨刀石、重晶石等,儲量較為可觀,有鈾、銅礦分布。此外還有用於生產紅磚所需的頁岩、粘土。

人口民族

三寧地區是以壯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區域。壯族約占總人口的95%,其次是漢族,約占3%,其餘主要少數民族是瑤族、苗族等。
2017年底,三寧地區的那樓、新江、百濟3個鎮戶籍總人口179427;常住人口150465。其中,那樓鎮戶籍人口96026,常住人口79607;新江鎮戶籍人口34043,常住人口30603;百濟鎮戶籍人口49358,常住人口40255。

政治

三寧地區有3個建制鎮,下轄4個社區,41個村委會,295個自然坡,1347個村民小組。其中,那樓鎮和百濟鎮為大鄉鎮,新江鎮為中等鄉鎮。

經濟

三寧地區經濟產業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其農業生產總值占邕寧區生產總值的二分之一以上。淮山、甘蔗、種桑養蠶為該地區的三大農業主導產業。自古以來,那樓為三寧地區(那樓、百濟、新江)的經濟中心、原邕寧縣東南部重要的農貿集市和南寧市區東南部區域中心城鎮,社會經濟發展較好,經濟總量一直居於邕寧區第二位,僅次於城區政府所在地——蒲廟鎮。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據《靈山縣誌》載:“三寧書院 ,在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這是境內已知最早的學校。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書院停辦。又載:“光緒三十二年創建那樓兩等國小堂,設在那樓圩旁,由三寧書院改建”。這是境內已知最早的國小。
民國八年(1919年),在新江圖書館創辦新江國小堂。此後,三寧地區(即靈山縣那樓區)內各鄉紛紛建立鄉中心校。
1950年初靈西區人民政府在那樓圩北三凝書院舊址上創辦第一所中學—靈西中學(隸屬靈山縣)。是年秋,靈西中學改名為“那樓中學”。
1951年,靈山縣於1951年6月2日將第七區即那樓區劃給邕寧縣管轄,從此,那樓地區屬於廣西邕寧縣,所屬的學校也歸邕寧縣管轄。那樓中學更名為“邕寧縣第二初級中學”。
1969年9月,邕寧二中招收高中新生,成為完全中學,遂更名為“邕寧縣那樓中學”。同年創辦邕寧縣新江公社農業中學(新江中學的前身)和邕寧縣百濟中學。
1976年創辦百濟公社五七中學(百濟鎮初級中學的前身)。
1987年創辦鎮龍中學。
1988年創辦那樓鄉第一初級中學(那樓鎮第一初級中學前身)。
1998年創辦那樓鎮第二初級中學。
截止至2017年末,三寧地區共有那樓中學、那樓鎮第一初級中學、新江中學、百濟中學、百濟鎮初級中學5所中學,3所中心國小,39所村完全國小。

醫療衛生

截止至2017年末,三寧地區共有那樓中心衛生院、那樓鎮鎮龍衛生院、新江鎮衛生院、百濟鎮中心衛生院4所衛生院,均為一級甲等醫院;1所衛生分院,即百濟鎮中心衛生院紅星分院;45所村級衛生所。

文化

語言

三寧地區城鄉通用三鄉話(又稱那樓話),大多數少數民族能使用漢語國語。
那樓話(邕東南僚語),屬壯語南部方言邕南土語區,有雅依(Yai 或Yae)、布安(Mbuan)、勻蔞(Yein Laeu)、下南(Yua Nuam)、三鄉(Slam Yiang)等多種自稱或他稱。那樓話區域以原邕寧縣那樓鎮(Nua Lou)為中心,包括原邕寧縣那樓鎮、鎮龍鄉、百濟鄉、新江鎮劉圩鎮中和鄉的全部和蒲廟鎮那馬鎮南陽鎮的大部,以及鄰近的靈山縣太平鎮和欽州市那香鎮新棠鎮的一小部分地區,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人口約30萬人。
該區域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分屬欽州靈山縣、橫州永淳縣邕州宣化縣(州縣名以宋代為例)三個州縣,三個州縣的交匯點即在那樓圩附近,這可能是那樓壯話被稱為“三鄉話”的一個來源。那樓壯話被稱為“三鄉話”的另一個可能是,原屬靈山縣的那樓、新江、百濟三個鄉有著共同的語言文化,於是這三個鄉的人被稱為“三鄉人”,他們所操語言被稱為“三鄉話”。總之,這一地區與“三”結下了不解之緣,正是這樣的“三管”和“三不管”造就了這一地區獨特的語言文化景觀。
那樓話有著比較獨特的聲韻調系統,明顯區別於鄰近的壯語、粵語及平話,而且,那樓話有著一套較為完備的常用漢字讀音系統,使得該區域引進漢語辭彙不需要藉助漢語西南官話、粵方言、平話方言、客家方言的發音,當地人民可以輕鬆地使用漢字本地讀音閱讀漢文報刊、書籍、檔案以及各種漢文作品。
那樓話在聲韻調方面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有著大量的前置喉塞音聲母和唇化聲母,其中的喉塞音成分、唇化成分屬於區別特徵,有辨義功能。而該語言音節中的喉塞音成分不僅作用於聲母及介音,還作用於主元音和聲調,應可視為類似於聲調的超音段音位。那樓話中,元音a、e、o 都有比較整齊的長短對立,這也是跟其他方言不太一樣的

風俗

地區風俗與廣西漢族聚居地區相似,已基本上漢化,但也保留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俗。
服飾:已基本漢化,與外界無異。唯有少部分老年婦女包壯族頭巾,著改良過的民族服飾。
節日:除了過漢族傳統節日外。境內的那樓鎮的那盆、佃馬、那思3個自然坡及新江鎮的部分村坡過壯族“三月三”。大部分村坡在春節過後有“開年節”,時間由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七。過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與重陽節等節日並不局限於當日,部分村坡選擇在前後幾日過節,時間跨度較大。農曆九月十六至九月十七為那樓“十家村節”。三江村告祥坡與那務村以國慶定為本村“開年節”。每當節日,主人家要殺雞宰鴨,採購食材,祭祀土地與先祖,邀請親朋好友至家中赴宴,正餐多定於中午。當地過節喜飲米酒,多用本地生榨米粉招待客人,不少村莊還通過舉辦搶花炮、採茶戲等特色民俗來活躍“年味”。
採茶戲:採茶戲的發展一波三折。解放初期,採茶戲一度盛行,邕寧縣各鄉鎮、各村坡,大街小巷都有採茶戲上演。滕思隊至今仍清晰記得當年採茶戲興盛的情景:邕寧的採茶戲表演隊不僅跑遍了整個邕寧縣,就連附近縣鎮有紅白喜事,也會把表演隊請去。直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採茶戲遭到禁止,但每逢歡慶節日,一些熱愛採茶戲的民眾仍偷偷演出。上世紀80年代初,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採茶戲又逐漸復興,但已不復當年之盛,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演出人員不斷失散,採茶戲只有在春節期間偶爾上演。採茶戲已被列入邕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哭嫁歌:舊時三寧女子出嫁,婚嫁有錢的坐轎,請壯族八音,搭台唱戲演通宵,鬧他個三天三夜。女孩出嫁前用三個月學習禮貌做家務,最後一個月輪番到最親的親戚家吃告別飯,出嫁時要哭嫁:頭天親戚來吃酒時躲在廳堂房後哭別歌,內容有離別的,感恩的,責罵的(如媒人),告誡弟妹等;正酒日:離別歌,罵男家伴郎 ,罵情郎等。離別歌讓親人很是依依不捨。一般家庭請不起八音,戲班的,就用十姐妹陪伴送行;十姐妹梳妝打扮後撐傘列隊由媒人及親戚步行前往男家,挑抬陪嫁品的跟後陪行。

地方特產

生榨米粉:這種小吃風味濃厚,鮮滑爽口,營養豐富且價格低廉。那樓生榨米粉製作有六道工藝,即選米、發酵、打漿、壓團、打團、榨粉。米漿提前磨好,滴乾水份,用布包起來,放進火膛中,用草木灰埋上兩三天的時間,讓米漿微微地發酵,帶一點點酸味,吃米粉時,隨吃隨榨。將弄好的粉團放在一個穿有幾十個小孔的圓鐵罐中,用一個削成圓形剛好能放進鐵罐的木頭,使勁壓塞進罐中的粉團,使粉團從小孔被擠出一條條圓形的米粉線,下面是一大鍋的骨頭湯,從小孔出來的細粉條直接掉入湯里里,不一會就熟了,撈上來盛入碗內就成為生榨米粉了。再把半肥瘦的豬肉剁碎,加上切成末的頭菜,一起炒香的頭菜肉末,澆上一大勺,撒上蔥花,加點油豆腐,澆上一勺湯,美味可口的生榨就做好了。
生榨米粉有兩種吃法:
1.是把米粉放入大碗中,澆上一大勺頭菜肉末,撒上蔥花,加點油豆腐,加進高級醬油、鹽、熟豆芽、鹹菜、生蔥各適量,倒入滾熱的骨頭湯即成,這種叫湯榨粉
2.是乾撈,不加入骨頭湯,用由醬油、酸醋、鹽、味素等多種調味料熬成的滷汁淋入粉內,加上叉燒肉片、豆芽、酸菜、熟韭菜一起拌勻,就成為清涼爽口,適宜夏季食用的叉燒乾撈榨米粉。
該小吃堪風味濃厚,鮮滑爽口,營養豐富且價格低廉稱一絕。
鐵鍋芝麻餅:起源於蒲廟、那樓、劉圩、中和等鄉鎮,原是邕寧人過年過節的喜慶小吃,只有少數老年人會做這種小吃,是一種將近失傳的小吃。米麵做的餅皮,黃糖加上若干種粟米加工成的餡料,把做餡用餅皮包好、壓成餅,撒上芝麻在燒紅的鐵鍋上烙乾。其貌不揚的圓餅,香脆的餅面咬在嘴裡咔吱而化,滲出清甜的餅餡和芝麻的香味,在口中慢慢散開。冬日的那樓街等地常有老人架著平底大鐵鍋的蜂窩煤爐旁烙芝麻餅叫賣。
那樓淮山:邕寧那樓淮山歷史悠久,名揚區內外,淮山產地環境優越,技術生產管理規範,發展前景廣闊,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條件,深厚疏鬆含鉀量高的紅土壤,鑄就了高品質的那樓淮山。那樓淮山富含鋅、鉀、鐵、硒、胺基酸,皮薄肉嫩,鬚根少,缺口粘液多,口感清香,那樓淮山榮獲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對提高那樓淮山知名度打下良好的基礎。
乾榨米粉:採用那樓生榨米粉傳統手工工藝精製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榨米粉鮮、香、柔、滑、酸的特點,食用方便,便於保存。
蜜本南瓜:種植面積0.7萬畝,年總產量1.5萬噸,主要產地是新江、那樓、伶俐、那馬等鄉鎮。該品種為糧菜兩用瓜,瓜型美觀,肉質細膩硬實,營養豐富,風味頗佳,一般單果重1.5-2.5公斤,耐貯運,常溫貯藏期5個月以上。以新江鎮出產的著名。
百濟芝麻鴨:芝麻鴨在百濟有悠久的飼養歷史,鴨子長成後,棕色的羽毛上會有黑黃色的小點,酷似芝麻,故得名芝麻鴨。雄性芝麻鴨成年之後,頭部的羽毛呈青綠色,所以公鴨也稱“青頭鴨”。百濟人很早就認識到芝麻鴨的食補價值。百濟有傳統的“撈鴨”做法,芝麻鴨白切,以醃製的酸梅、檸檬調味,佐以香菜、紫蘇、香蔥、油炸花生米等作料,與鴨肉拌勻,鴨肉的鮮香配合著酸梅檸檬的清新酸爽,滋潤味蕾,回味無窮。

風景名勝

雷婆嶺摩崖石刻:雷婆廟摩崖石刻位於那良村那蒙坡東面的海拔209米的雷婆嶺上,周圍山嶺疊嶂,石刻主要在嶺頂北面的大裂縫的兩側崖壁上。裂縫長約50米,高約7米,石刻周圍鬱鬱蔥蔥,樹木叢生。據《雷廟碑記》載:每逢農曆五月初五,群賢畢至,少長成集,乘興而遊樂。同時,進行有關道教禮事活動,事後便在摩崖上刻字留念,這種活動始於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一直延續到至今,石刻所反映的多數是讚譽風景,亦有歌功頌德等內容。如“勝似桃源”、“名山仙洞”、“德著明峰”、“道大德宏”、“坪嶺圍殲塞敵膽,漢林鏖戰破妖園”等等。雷婆嶺石刻面積約有350平方米,總計43幅,最早的是清嘉慶已卯年間(公元1819年)刻的,形式不一有橫幅、直幅、圓幅、扇形、對聯式等。其中橫幅最多,占90%,最大一幅長3.18米,寬1.24米;最小一幅是圓形,直徑長0.46米。字型有正楷、行書、魏書、隸書等字型,最大字型是53×49cm。2017年,雷婆嶺摩崖石刻定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徐漢林烈士陵園: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現代。位於邕寧區新江鎮漢林村西南約400米的盤古山頂。現為邕寧區文物管理所管理,隸屬邕寧區文體局。徐漢林墓位於新江鎮漢林樹的盤古山頂座面向北,這是原縣民政局於1957年撥款,把原葬在企沙山的漢林墓搬到盤古山頂的。該墓於1965年改用鋼筋水泥結構,成土圓形,底部周長10.25米,高難度1.8米,墓碑高難度2.2米,寬1.2米,厚37cm,碑文為楷書;寫徐漢林……等23位烈士之墓,墓北20米是徐漢林六角紀念亭(水泥結構),再順台階往下半山腰(即台階左右)是兩面間徐漢林紀念亭(磚林結構)。
那蒙坡百年老民居:與雷婆嶺摩崖石刻隔山相望,遙相呼應,有一處古民居。古民居位於那樓鎮那良村那蒙坡,有數百年歷史。依山而建,古樸莊重,民風淳樸,村中遺留許多歷史文物,有較好的歷史文化研究和農家樂旅遊開發價值。2018年12月,那樓鎮那良村那蒙坡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茶山:茶山坐落在邕寧區百濟鄉東南面,西起雷公岩,東至仙女嶺,山勢巍巍,雄偉壯觀,東西相距約20多公里,一共有5座主峰,最高山峰藥蘭嶺海拔434.5米。茶山有山有水有洞又有人家,加上歷史遺蹟不少,可遊玩景點很多,山勢也非常獨特,登上任何一座山峰都有一覽眾山小的景觀,是很好的休閒旅遊勝地。
民國38年(1949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粵桂欽邕靈邊區建立民主政府——粵桂邊區欽邕靈人民政府在那樓圩成立,轄原靈山縣那樓等7個鄉鎮、邕寧縣蒲津等4各鄉鎮及原欽縣南榮鄉。那樓區此時稱靈西特區,暫屬欽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11月,撤銷均安鄉建制,將今太平鎮所轄的那璞村、池塘村、那隆村、茂萱村劃入宋太鄉(今太平鎮宋太圩),其餘劃給那樓鄉。析置那禮鄉,分設華靈鄉。
1950年1月10日,上級又將原屬靈山縣暫時劃給欽縣(今欽州)管轄的靈西特區,包括那樓鄉、那路鄉、光華鄉新江鄉、那禮鄉、百濟鄉和華靈鄉劃歸靈山縣管轄,並取消特區名稱,改名為靈山縣第七區。
1951年6月2日靈山縣又將第七區即那樓區劃給邕寧縣管轄。自此,三寧地區一直屬於廣西邕寧管轄。
1951年,邕寧縣行政區劃作調整,排序如下:一區駐蒲廟,二區駐四塘,三區駐八塘,四區駐伶俐,五區駐劉圩,六區駐那樓,七區駐新江,八區駐百濟,九區駐那陳,十區駐蘇圩,十一區駐那馬,十二區駐吳圩,十三區駐老口,十四區駐心圩,十五區駐壇洛,十六區駐那龍。
1958年2月,撤區並鄉,成立五塘、那樓、老口、吳圩、南陽、伶俐6個辦事處;同月,又改為5個辦事處,即蒲廟、那樓、五塘、吳圩、老口,並將全縣244個小鄉並為59個大鄉。同年5月,改置後那樓辦事處所轄鄉及高級社如下(以下簡稱“社”);那樓(14社)、漢林(10社)、南陽(22社)劉圩(12社)、中山(22社)、紅星(13社)、中和(12社)、河浪(10社)、百濟(10社)、方村(11社)、鎮龍(16社)、屯林(8社)、那裡(6社)。同年8月,實現人民公社化,撤銷辦事處,成立那樓、新江、百濟人民公社。9月,那樓人民公社又改為躍進人民公社,轄原那樓鄉、鎮龍鄉;新江人民公社併入蒲廟人民公社,改為星火人民公社;百濟人民公社改為紅星人民公社,轄原百濟鄉、紅星鄉。
1962年夏, 調整人民公社規模,將原來三寧地區所轄的3個公社劃為25個小公社,調整後的公社相當於原來高級社(即生產大隊)的規模。
1968年11月底全縣設20個區,區下轄人民公社,三寧地區各區名稱及轄人民公社個數:新江區(7社,1969年1月增設屯亮社),百濟區(11社),那樓區(17社)。
1969年,各縣轄區改為人民公社,其下轄的人民公社改為生產大隊。新江公社轄新江、新樂、團陽、那雲、屯亮、漢林、華聯、那了8個生產大隊。百濟公社轄百濟、屯茶、平派、八聯、屯林、橋學、南華、紅星、屯寧、新平、華靈11個生產大隊。那樓公社轄那樓、屯六、壇墩、壇垌、中山、那馬、那旺、那頭、那盆、那文、河浪、那務、華佳、屯良、棠梨、那豐、那良17個生產大隊。
1980年10月,三寧地區增設一些大隊:百濟公社增設華達、屯王、南弼大隊;那樓公社增設屯了、三江、那利、那他、鎮龍大隊;新江公社增設力勒大隊。
1982年12月27日,據地名普查結果,更改了重名大隊的名稱,重新命名的有:那樓公社那馬大隊改稱羅馬。
1984年,三寧地區的3個公社均改為鄉建制,所下轄的生產大隊均成立村公所。
1987年,那樓鄉劃出鎮龍、屯良、那他、棠梨、那豐、那良6個行政村分設鎮龍鄉。
1994年3月,那樓鄉撤鄉建鎮,那樓鎮成立。同年,三寧地區所有村公所改為村民委員會。
2000年,新江鄉撤鄉建鎮。
2005年3月18日,三寧地區的那樓鎮、新江鎮、鎮龍鄉、百濟鄉劃屬南寧市邕寧區。同年6月15日,撤銷鎮龍鄉建置,整體併入那樓鎮。
2013年5月30日,百濟鄉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那樓鎮總面積352平方千米,轄那樓、鎮龍兩個社區,壇墩、屯六、壇垌、那盆、中山、羅馬、屯了、那文、那頭、那旺、三江、那務、那利、河浪、華佳、屯良、那他、棠梨、那豐、那良20個村委會,有97個自然坡,719個村民小組
新江鎮總面積165平方千米,轄新江社區,新江、新樂、團陽、那雲、屯亮、漢林、華聯、那了8個行政村,61個自然坡,220個村民小組。
百濟鎮總面積310平方千米,轄百濟社區,屯茶、南弼、平派、華達、八聯、屯王、屯林、橋學、南華、紅星、屯寧、新平、華靈14個行政村,137個自然坡,408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明清時期三寧地區北、西接廣西宣化縣(即邕寧縣前身),東鄰廣西永淳縣(縣治巒城鎮),南連廣東欽縣(今欽北區),處二省三縣交界之地;今蒲廟鎮孟蓮村——公曹村——良信村一線以南、那樓鎮那盆村——那頭村——那文村以西的那樓、新江、百濟三鎮全境幾乎全是三寧地理區域範圍,總面積約800平方千米。
解放後,三寧地區一直歸屬邕寧管轄。三寧地區地處邕寧區中南部,其東鄰青秀區的劉圩鎮、邕寧區的中和鄉,南鄰欽州市的靈山縣太平鎮及欽北區新棠鎮,西鄰良慶區的那馬鎮、大塘鎮、南曉鎮,北與邕寧區的蒲廟鎮接壤。

地形地貌

三寧地區海撥低,地面起伏較小,海拔在50~434米之間,全境絕大部分屬丘陵地帶。其中中部和北部為低丘地區,海拔100~200米;西南部為十萬大山余脈的高丘地區,海拔200~400米。全境最高峰為茶山藥蘭嶺海拔434.5米。地質方面,境內平原均由粘土、亞粘土組成,中低山丘主要由礫石、礫質砂岩、砂岩、泥岩組成。邕寧區屬構造侵蝕、剝蝕低山丘陵地形,山頭多呈渾圓形,溝谷較為狹窄,沖溝發育區。域屬弱震環境,地震活動水平不高,城區內斷裂活動性偏弱,區域構造穩定性較好。

氣候特徵

三寧地區屬於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雨量充沛,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均衡,乾濕季節非常明顯,濕熱同季,夏季高溫多雨,極易發生洪澇災害;春季和秋冬季雨量較少,經常出現乾旱。其中那樓鎮年平均日照為1629.3小時,平均氣溫為22.3℃;年最熱是7月份,平均氣溫為28.5℃;最冷是1月份,平均氣溫為13.2℃;年無霜期為360-365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270.4毫米。降雨量最少的年份是1989年717毫米,最多是2001年1872.6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1523.3毫米。

植物資源

由於農業的開發和利用,區域內用地類型以農業用地為主,為典型的城郊農業生態系統,受人類多年耕植活動的影響,自然植被均為次生性植被。境內植物種類主要有蕨類、裸子類和被子類植物,種類繁多。喬木樹有松、桉、樟等,以馬尾松、濕地松和桉樹居多。地帶植被為常綠灌木叢,森林植被為馬尾松、濕地松、桉樹等人工林。經濟果木林有荔枝、龍眼、柑橙、芒果等。珍稀植物有金花茶、蘇木等。三寧地區森林覆蓋率可達到40%以上,植被主要分布於境內西南部和東南部。
三寧地區境內發現的野生動物有100多種。動物多為適生於人類活動影響的各種常見兩棲、爬行類、鳥類及小型獸類等動物,其中與人類活動密切的嚙齒類動物在該區域內最為常見,能出現的保護動物有廣西壯族自治區保護物種黑眶蟾蜍、沼蛙等,現存數量不多,偶爾可見。較大的野生動物有野豬,比較罕見。
境內的礦產資源相對比較匱乏,主要有水晶石、磨刀石、重晶石等,儲量較為可觀,有鈾、銅礦分布。此外還有用於生產紅磚所需的頁岩、粘土。
三寧地區是以壯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區域。壯族約占總人口的95%,其次是漢族,約占3%,其餘主要少數民族是瑤族、苗族等。
2017年底,三寧地區的那樓、新江、百濟3個鎮戶籍總人口179427;常住人口150465。其中,那樓鎮戶籍人口96026,常住人口79607;新江鎮戶籍人口34043,常住人口30603;百濟鎮戶籍人口49358,常住人口40255。
三寧地區有3個建制鎮,下轄4個社區,41個村委會,295個自然坡,1347個村民小組。其中,那樓鎮和百濟鎮為大鄉鎮,新江鎮為中等鄉鎮。
三寧地區經濟產業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其農業生產總值占邕寧區生產總值的二分之一以上。淮山、甘蔗、種桑養蠶為該地區的三大農業主導產業。自古以來,那樓為三寧地區(那樓、百濟、新江)的經濟中心、原邕寧縣東南部重要的農貿集市和南寧市區東南部區域中心城鎮,社會經濟發展較好,經濟總量一直居於邕寧區第二位,僅次於城區政府所在地——蒲廟鎮。
據《靈山縣誌》載:“三寧書院 ,在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這是境內已知最早的學校。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書院停辦。又載:“光緒三十二年創建那樓兩等國小堂,設在那樓圩旁,由三寧書院改建”。這是境內已知最早的國小。
民國八年(1919年),在新江圖書館創辦新江國小堂。此後,三寧地區(即靈山縣那樓區)內各鄉紛紛建立鄉中心校。
1950年初靈西區人民政府在那樓圩北三凝書院舊址上創辦第一所中學—靈西中學(隸屬靈山縣)。是年秋,靈西中學改名為“那樓中學”。
1951年,靈山縣於1951年6月2日將第七區即那樓區劃給邕寧縣管轄,從此,那樓地區屬於廣西邕寧縣,所屬的學校也歸邕寧縣管轄。那樓中學更名為“邕寧縣第二初級中學”。
1969年9月,邕寧二中招收高中新生,成為完全中學,遂更名為“邕寧縣那樓中學”。同年創辦邕寧縣新江公社農業中學(新江中學的前身)和邕寧縣百濟中學。
1976年創辦百濟公社五七中學(百濟鎮初級中學的前身)。
1987年創辦鎮龍中學。
1988年創辦那樓鄉第一初級中學(那樓鎮第一初級中學前身)。
1998年創辦那樓鎮第二初級中學。
截止至2017年末,三寧地區共有那樓中學、那樓鎮第一初級中學、新江中學、百濟中學、百濟鎮初級中學5所中學,3所中心國小,39所村完全國小。
截止至2017年末,三寧地區共有那樓中心衛生院、那樓鎮鎮龍衛生院、新江鎮衛生院、百濟鎮中心衛生院4所衛生院,均為一級甲等醫院;1所衛生分院,即百濟鎮中心衛生院紅星分院;45所村級衛生所。

文化

語言

三寧地區城鄉通用三鄉話(又稱那樓話),大多數少數民族能使用漢語國語。
那樓話(邕東南僚語),屬壯語南部方言邕南土語區,有雅依(Yai 或Yae)、布安(Mbuan)、勻蔞(Yein Laeu)、下南(Yua Nuam)、三鄉(Slam Yiang)等多種自稱或他稱。那樓話區域以原邕寧縣那樓鎮(Nua Lou)為中心,包括原邕寧縣那樓鎮、鎮龍鄉、百濟鄉、新江鎮劉圩鎮中和鄉的全部和蒲廟鎮那馬鎮南陽鎮的大部,以及鄰近的靈山縣太平鎮和欽州市那香鎮新棠鎮的一小部分地區,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人口約30萬人。
該區域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分屬欽州靈山縣、橫州永淳縣邕州宣化縣(州縣名以宋代為例)三個州縣,三個州縣的交匯點即在那樓圩附近,這可能是那樓壯話被稱為“三鄉話”的一個來源。那樓壯話被稱為“三鄉話”的另一個可能是,原屬靈山縣的那樓、新江、百濟三個鄉有著共同的語言文化,於是這三個鄉的人被稱為“三鄉人”,他們所操語言被稱為“三鄉話”。總之,這一地區與“三”結下了不解之緣,正是這樣的“三管”和“三不管”造就了這一地區獨特的語言文化景觀。
那樓話有著比較獨特的聲韻調系統,明顯區別於鄰近的壯語、粵語及平話,而且,那樓話有著一套較為完備的常用漢字讀音系統,使得該區域引進漢語辭彙不需要藉助漢語西南官話、粵方言、平話方言、客家方言的發音,當地人民可以輕鬆地使用漢字本地讀音閱讀漢文報刊、書籍、檔案以及各種漢文作品。
那樓話在聲韻調方面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有著大量的前置喉塞音聲母和唇化聲母,其中的喉塞音成分、唇化成分屬於區別特徵,有辨義功能。而該語言音節中的喉塞音成分不僅作用於聲母及介音,還作用於主元音和聲調,應可視為類似於聲調的超音段音位。那樓話中,元音a、e、o 都有比較整齊的長短對立,這也是跟其他方言不太一樣的

風俗

地區風俗與廣西漢族聚居地區相似,已基本上漢化,但也保留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俗。
服飾:已基本漢化,與外界無異。唯有少部分老年婦女包壯族頭巾,著改良過的民族服飾。
節日:除了過漢族傳統節日外。境內的那樓鎮的那盆、佃馬、那思3個自然坡及新江鎮的部分村坡過壯族“三月三”。大部分村坡在春節過後有“開年節”,時間由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七。過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與重陽節等節日並不局限於當日,部分村坡選擇在前後幾日過節,時間跨度較大。農曆九月十六至九月十七為那樓“十家村節”。三江村告祥坡與那務村以國慶定為本村“開年節”。每當節日,主人家要殺雞宰鴨,採購食材,祭祀土地與先祖,邀請親朋好友至家中赴宴,正餐多定於中午。當地過節喜飲米酒,多用本地生榨米粉招待客人,不少村莊還通過舉辦搶花炮、採茶戲等特色民俗來活躍“年味”。
採茶戲:採茶戲的發展一波三折。解放初期,採茶戲一度盛行,邕寧縣各鄉鎮、各村坡,大街小巷都有採茶戲上演。滕思隊至今仍清晰記得當年採茶戲興盛的情景:邕寧的採茶戲表演隊不僅跑遍了整個邕寧縣,就連附近縣鎮有紅白喜事,也會把表演隊請去。直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採茶戲遭到禁止,但每逢歡慶節日,一些熱愛採茶戲的民眾仍偷偷演出。上世紀80年代初,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採茶戲又逐漸復興,但已不復當年之盛,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演出人員不斷失散,採茶戲只有在春節期間偶爾上演。採茶戲已被列入邕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哭嫁歌:舊時三寧女子出嫁,婚嫁有錢的坐轎,請壯族八音,搭台唱戲演通宵,鬧他個三天三夜。女孩出嫁前用三個月學習禮貌做家務,最後一個月輪番到最親的親戚家吃告別飯,出嫁時要哭嫁:頭天親戚來吃酒時躲在廳堂房後哭別歌,內容有離別的,感恩的,責罵的(如媒人),告誡弟妹等;正酒日:離別歌,罵男家伴郎 ,罵情郎等。離別歌讓親人很是依依不捨。一般家庭請不起八音,戲班的,就用十姐妹陪伴送行;十姐妹梳妝打扮後撐傘列隊由媒人及親戚步行前往男家,挑抬陪嫁品的跟後陪行。

地方特產

生榨米粉:這種小吃風味濃厚,鮮滑爽口,營養豐富且價格低廉。那樓生榨米粉製作有六道工藝,即選米、發酵、打漿、壓團、打團、榨粉。米漿提前磨好,滴乾水份,用布包起來,放進火膛中,用草木灰埋上兩三天的時間,讓米漿微微地發酵,帶一點點酸味,吃米粉時,隨吃隨榨。將弄好的粉團放在一個穿有幾十個小孔的圓鐵罐中,用一個削成圓形剛好能放進鐵罐的木頭,使勁壓塞進罐中的粉團,使粉團從小孔被擠出一條條圓形的米粉線,下面是一大鍋的骨頭湯,從小孔出來的細粉條直接掉入湯里里,不一會就熟了,撈上來盛入碗內就成為生榨米粉了。再把半肥瘦的豬肉剁碎,加上切成末的頭菜,一起炒香的頭菜肉末,澆上一大勺,撒上蔥花,加點油豆腐,澆上一勺湯,美味可口的生榨就做好了。
生榨米粉有兩種吃法:
1.是把米粉放入大碗中,澆上一大勺頭菜肉末,撒上蔥花,加點油豆腐,加進高級醬油、鹽、熟豆芽、鹹菜、生蔥各適量,倒入滾熱的骨頭湯即成,這種叫湯榨粉
2.是乾撈,不加入骨頭湯,用由醬油、酸醋、鹽、味素等多種調味料熬成的滷汁淋入粉內,加上叉燒肉片、豆芽、酸菜、熟韭菜一起拌勻,就成為清涼爽口,適宜夏季食用的叉燒乾撈榨米粉。
該小吃堪風味濃厚,鮮滑爽口,營養豐富且價格低廉稱一絕。
鐵鍋芝麻餅:起源於蒲廟、那樓、劉圩、中和等鄉鎮,原是邕寧人過年過節的喜慶小吃,只有少數老年人會做這種小吃,是一種將近失傳的小吃。米麵做的餅皮,黃糖加上若干種粟米加工成的餡料,把做餡用餅皮包好、壓成餅,撒上芝麻在燒紅的鐵鍋上烙乾。其貌不揚的圓餅,香脆的餅面咬在嘴裡咔吱而化,滲出清甜的餅餡和芝麻的香味,在口中慢慢散開。冬日的那樓街等地常有老人架著平底大鐵鍋的蜂窩煤爐旁烙芝麻餅叫賣。
那樓淮山:邕寧那樓淮山歷史悠久,名揚區內外,淮山產地環境優越,技術生產管理規範,發展前景廣闊,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條件,深厚疏鬆含鉀量高的紅土壤,鑄就了高品質的那樓淮山。那樓淮山富含鋅、鉀、鐵、硒、胺基酸,皮薄肉嫩,鬚根少,缺口粘液多,口感清香,那樓淮山榮獲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對提高那樓淮山知名度打下良好的基礎。
乾榨米粉:採用那樓生榨米粉傳統手工工藝精製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榨米粉鮮、香、柔、滑、酸的特點,食用方便,便於保存。
蜜本南瓜:種植面積0.7萬畝,年總產量1.5萬噸,主要產地是新江、那樓、伶俐、那馬等鄉鎮。該品種為糧菜兩用瓜,瓜型美觀,肉質細膩硬實,營養豐富,風味頗佳,一般單果重1.5-2.5公斤,耐貯運,常溫貯藏期5個月以上。以新江鎮出產的著名。
百濟芝麻鴨:芝麻鴨在百濟有悠久的飼養歷史,鴨子長成後,棕色的羽毛上會有黑黃色的小點,酷似芝麻,故得名芝麻鴨。雄性芝麻鴨成年之後,頭部的羽毛呈青綠色,所以公鴨也稱“青頭鴨”。百濟人很早就認識到芝麻鴨的食補價值。百濟有傳統的“撈鴨”做法,芝麻鴨白切,以醃製的酸梅、檸檬調味,佐以香菜、紫蘇、香蔥、油炸花生米等作料,與鴨肉拌勻,鴨肉的鮮香配合著酸梅檸檬的清新酸爽,滋潤味蕾,回味無窮。

風景名勝

雷婆嶺摩崖石刻:雷婆廟摩崖石刻位於那良村那蒙坡東面的海拔209米的雷婆嶺上,周圍山嶺疊嶂,石刻主要在嶺頂北面的大裂縫的兩側崖壁上。裂縫長約50米,高約7米,石刻周圍鬱鬱蔥蔥,樹木叢生。據《雷廟碑記》載:每逢農曆五月初五,群賢畢至,少長成集,乘興而遊樂。同時,進行有關道教禮事活動,事後便在摩崖上刻字留念,這種活動始於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一直延續到至今,石刻所反映的多數是讚譽風景,亦有歌功頌德等內容。如“勝似桃源”、“名山仙洞”、“德著明峰”、“道大德宏”、“坪嶺圍殲塞敵膽,漢林鏖戰破妖園”等等。雷婆嶺石刻面積約有350平方米,總計43幅,最早的是清嘉慶已卯年間(公元1819年)刻的,形式不一有橫幅、直幅、圓幅、扇形、對聯式等。其中橫幅最多,占90%,最大一幅長3.18米,寬1.24米;最小一幅是圓形,直徑長0.46米。字型有正楷、行書、魏書、隸書等字型,最大字型是53×49cm。2017年,雷婆嶺摩崖石刻定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徐漢林烈士陵園: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現代。位於邕寧區新江鎮漢林村西南約400米的盤古山頂。現為邕寧區文物管理所管理,隸屬邕寧區文體局。徐漢林墓位於新江鎮漢林樹的盤古山頂座面向北,這是原縣民政局於1957年撥款,把原葬在企沙山的漢林墓搬到盤古山頂的。該墓於1965年改用鋼筋水泥結構,成土圓形,底部周長10.25米,高難度1.8米,墓碑高難度2.2米,寬1.2米,厚37cm,碑文為楷書;寫徐漢林……等23位烈士之墓,墓北20米是徐漢林六角紀念亭(水泥結構),再順台階往下半山腰(即台階左右)是兩面間徐漢林紀念亭(磚林結構)。
那蒙坡百年老民居:與雷婆嶺摩崖石刻隔山相望,遙相呼應,有一處古民居。古民居位於那樓鎮那良村那蒙坡,有數百年歷史。依山而建,古樸莊重,民風淳樸,村中遺留許多歷史文物,有較好的歷史文化研究和農家樂旅遊開發價值。2018年12月,那樓鎮那良村那蒙坡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茶山:茶山坐落在邕寧區百濟鄉東南面,西起雷公岩,東至仙女嶺,山勢巍巍,雄偉壯觀,東西相距約20多公里,一共有5座主峰,最高山峰藥蘭嶺海拔434.5米。茶山有山有水有洞又有人家,加上歷史遺蹟不少,可遊玩景點很多,山勢也非常獨特,登上任何一座山峰都有一覽眾山小的景觀,是很好的休閒旅遊勝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