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朱村志

三元朱村志

《三元朱村志》是2008年王樂義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元朱村志
  • 作者:王樂義
  • 出版時間:2008年04月
  • 出版社齊魯書社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堅持以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為指導思想,尊重 歷史,講究事實,表述力求觀點正確,態度鮮明,選材準確,語意明了。
二、本志以1368年為上限,以2007年12月為下限。內容詳今略古,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三元朱村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活動內容為主,著重突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進程,既符合時代精神,又體現自身特點。

作品目錄

封面
三元朱村志
三元朱村村標
《三元朱村志》編纂委員會
《三元朱村志》編纂人員
圖片
2002年4月6日,韓長富(時任農業部副部長)在陳延明(時任山東省副省長)、曹學成(時任濰坊市委書記)、徐振溪(時任壽光市委書記)的陪同下來三元朱村視察工作
2007年4月7日,山東省副省長賈萬志在濰坊市委書記張新起的陪同下來三元朱村視察工作
2004年.濰坊市委書記張傳林來三元朱村視察
濰坊市市長王伯祥與王樂義商討壽光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展規劃
2007年2月15日,濰坊市委常委、副市長徐振溪(原壽光市委書記)到三元朱村看望王樂義
壽光市委書記劉中會熱烈祝賀三元朱村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壽光市老領導王伯祥、鞠法昌為《三元朱村志》題詞並與王樂義、徐國華合影留念
團結奮進的村兩委一班人
務實村兩委一班人在認真研究新村規劃和實施方案
創新 立足新特優、學習新技術、研發新產品
於事 三元朱村深入落實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村兩委會就在地頭召開
創業 新村建設、公益事業始終被村兩委列為重要議題
貧瘠的埠嶺地改造成了果園
廢棄的荒土場復墾成了良田
村幹部把發展農業科學技術作為重中之重
2006年10月,緊張忙碌的培訓中心施工現場
三元朱村最早的十七個大棚
三元朱村第三代冬暖式蔬菜大棚
三元朱村第二代冬暖式蔬菜大棚
2001年7月23日,“樂義”牌蔬菜商標註冊成功,六年間發展成享譽全國的知名品牌
2006年2月,村支部書記王樂義、村委會主任徐國華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
2006年1月,王樂義被農業部授予“中華農業英才獎”後載譽歸來
2000年4月.王樂義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1996年1月6日,王樂義被授予“壽光人民勳章”
王樂義部分個人榮譽證書、匾牌
“王樂義”個性化郵票
三元朱村部分榮譽證書、匾牌
三元朱村部分榮譽匾牌
個人榮譽證書(部分)
2006年9月,三元朱村隆重表彰全村道德模範,壽光市、孫家集街道領導出席授獎儀式
2007年4月7日,三元朱新村落成典禮
三元朱新村全景(2007年落成)
2006年10月,江澤民總書記親題村名的大門落成
2007年新落成的村委辦公大樓
三元朱國際農業科技培訓中心全景(2007年建成)
國際業科技培訓中心內寬敞的健身場地
敬老院(2006年落成)
樂義幼稚園(2006年落成)
幼稚園的孩子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做課間操
樂義實驗國小(2002年)
樂義百貨超市(2003年建成)
樂義農資超市(2003年建成)
1998年,當年荒瘠的東埠嶺開發成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基地
中國特色經濟村大門(建於2001年)
1992年建成青年科技大樓,樓牌為國家科委主任宋健題寫
老村委大院(1992年落成)
2006年新建的村衛生所
裝備先進的危機室
1992年建成的老村委辦公大院正門
九九重陽節三元朱村老年人外出旅遊時合影
三元朱村最新開發的十個第五代大棚(2006年年底投入使用)
位於培訓中心院內的賈思勰塑像(2007年建成)
20世紀70年代的老屋、舊牆
1992年建成的三元朱村第一批樓房
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三元朱藝術團歡迎全國婦聯副主席陳秀榕來三元朱村視察時合影
華西村黨支部書記吳仁寶在第四屆全國“村長”論壇上與王樂義書記親切交談
在第四屆全國“村長”論扛上,大寨村黨支部書記郭鳳蓮與王樂義書記親切交談
為傳播冬暖蔬菜大棚技術,王樂義十幾年間走遍全國半數以上的省、市、區
每年都有新疆等各地大批學員來三元朱村學習大棚蔬菜生產技術
自2004年,三元朱村被全國二十餘所名牌大學確定為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地或科研基地
1995年王樂義應邀赴安為當地民眾傳授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共青團中央委員、高級農藝師徐少華,受村兩委委派,到新疆吐魯番等地巡迴傳授冬暖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十幾年來,三元朱村技術人員把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傳播到了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
王樂義在新疆傳授技術途中
近年來,三元朱村為多個部隊開設了生產技術培訓和社會實踐活動基地
“和諧東靈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委、縣政府贈(2006年5月)
“平安山石”友人李象軍、邊崇軍贈(2006年7月)
2007年6月,北京殘疾人藝術團到三元朱村進行慰問演出
壽光市三元朱村旅遊路線圖
編委與全體編寫人員合影
凡例
村情概況
目錄
第一編 大事記
大事記
【銘錄】三元朱新村啟用慶典致賀單位
【附】賀信
第二編 自然歷史
第一章 歷史演變
第二章 地理位置
【附】三元朱村地塊名稱一覽表
第三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水資源
第三節 植物資源
第四節 動物資源
第四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氣象災害
第二節 蟲災
第三編 居民人口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人口現狀
【附】三元朱村村民一覽表
第三章 人口變化
第一節 人口增長
第二節 人口素質
第三節 人口構成
第四章 婚姻家庭
【附】三元朱村四世同堂家庭名錄
第五章 計畫生育
【附】在外人員一覽表
第四編 村民經濟(傳統農業)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農業
第一節 耕地
第二節 肥料
第三節 水利
第四節 農機
第五節 糧食作物
第六節 經濟作物
第三章 林業
第一節 樹木
第二節 林果
第四章 商貿服務業
第一節 集市商店
第二節 運輸
第三節 技術服務
第五章 飼養業
第六章 居民生活
第一節 環境
第二節 房舍
第三節 衣食
第四節 家庭生活設施
第五編 村民經濟(特色經濟)
第一章 蔬菜種植的歷史狀況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後
第二節 集體經濟時期
第三節 土地承包初期
第二章 創建三元朱冬暖大棚
第一節 籌建大棚
第二節 改革創新
第三節 科學管理
第三章 大棚升級換代
第一節 第二代冬暖大棚
第二節 第三代冬暖大棚
第三節 第四代冬暖大棚
第四節 第五代冬暖大棚
第四章 大棚蔬菜生產技術的發展完善
第一節 改良土壤 科學用肥
第二節 選用良種 培育壯苗
第三節 加強管理 高產優質
第五章 科學發展
第六章 大棚效益
第一節 發展自身
第二節 社會效益
第七章 工業發展
【附】親臨三元朱開展農科活動的技術專家
第六編 黨政群團
第一章 村級黨組織
第一節 黨組織的建設與發展
第二節 各時期的主要任務及主要活動
第三節 黨風建設
第二章 村級行政機構
第一節 基層政權
第二節 村民委員會
第三節 監督工作
第四節 民政工作
第三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青年組織
第二節 農民組織
第三節 婦女組織
第四節 民兵組織
第七編 教科文衛
第一章 教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普通教育
第三節 幼兒教育
第四節 成人教育
第二章 科技
【附】三元朱國小歷屆任課教師登記表
第三章 文體
第一節 民間文藝
第二節 影視
第三節 廣播報刊
第四節 體育
第五節 村民詩文書畫選
第四章 衛生
第一節 村級衛生機構
第二節 疾病防治
第三節 社會衛生
第八編 村風民俗
第一章 婚喪習俗
第一節 婚習風俗
第二節 喪葬禮儀
第二章 節令民風
第一節 節令習俗
第二節 生活習俗
第三節 舊俗新風
第三章 宗教信仰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好好教
第三節 基督教
第四章 諺語
第一節 農事類
第二節 自然類
第三節 事理類
第九編 人物
第一章 人物傳略
王思永
王泮芹
張桂蘭
徐德林
王東生
王秀章
王殿奎
王永吉
王耀輝
王殿元
第二章 當代人物
王樂泉
王樂義
王耀明
王梅香
王明章
王泮亭
王光顯
王光斗
徐承仁
王振華
王蘭芝
王殿秀
徐承智
徐德欣
王殿文
朱文農
徐素雲
王仲章
王殿科
王萬春
朱鳳蓮
王仲文
王殿鰲
王殿舉
王仲義
徐承江
王安民
王春花
王樂田
徐承武
王革新
王秀花
朱文彬
朱文義
王明新
徐少華
朱文華
王友勤
王萬宏
王立紅
朱文敏
王萬光
王泉祥
徐鵬
王景昌
王立芹
王少華
王蘭祥
王瑾
徐建國
趙俊娥
徐國華
孟玲玲
王泉波
王繼彬
李淑萍
王學兵
第三章 名門世家
第一節 西醫世家
第二節 教育世家
第十編 遺聞逸事
一、巧手善革新 妙思出奇蹟
二、心靈路自闊 人勤業必興
三、仗義行善事 身後留美名
四、愛子是常情 嚴教不失道
五、吟詩喻不道 逆子變孝兒
六、尊老立新風 敬長成良習
七、跋涉數千里 支前立大功
八、鬼子來搶糧 人民好遭殃
九、國軍打鬼子 雙雙出洋相
十、捐錢請大戲 熱鬧顯風光
十一、情真崑崙玉 意重泰山石
十二、三元朱村名來歷說法種種
附錄
一、文章集萃
二、影視圖書目錄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