濬縣是傳統民間藝術的沃土。繼濬縣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文化改革發展實驗區後,濬縣大平調又作為西路平代表入圍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令人倍感喜悅。筆者興奮之餘,翻閱了濬縣曲藝相關資料、走訪了眾多演藝界名人,深深地了解到,濬縣戲劇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獨具特色,是濬縣的一筆豐厚精神文化財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濬縣說戲
- 地區:濬縣
- 隸屬:傳統民間藝術
- 內容:戲劇
濬縣戲劇的層出,濬縣戲曲的選材藝術,濬縣早期的藝術家,
濬縣戲劇的層出
濬縣是戲劇的沃土,是西路大平調的主要發源地。據濬縣史志記載,歷史上濬縣曾出現大平調、樂腔、五調腔、二夾弦、大鑼戲、大弦戲、豫劇、京劇、墜子、曲劇等多種戲劇班社,大平調是濬縣重要的、最流行的傳統劇種。大平調又稱大梆戲或大油梆,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據弘治十一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記》中記載:“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獻大梆戲,大弦戲各一台。”大平調有東路平、西路平、河東平三個支派,西路平流行於濬縣、滑縣、內黃、淇縣、延津、衛輝等地。濬縣很早就有了大平調科班班社。據《濬縣志》記載:清光緒十三年(1887),濬縣已有端宅平調科班。清光緒二十年(1894),縣衙頭皂班首寇老奎出資創辦了頭皂平調戲班。藝人多來自濬縣、滑縣等地。掌班張興明(藝名“黑大旗”,工紅臉),文武雙全,扮演《下高平》一劇中的趙匡胤,唱工精湛,身段考究,能做出七十四個不同的架式,個個造型優美,觀眾譽之為“掛中堂”。主要演員有鳳旭(黑頭)、汪包成(文武小生)、奎妞(二紅臉)、劉廷合(青衣兼武生)、劉慶德(花旦)。該班行當齊全,陣容整齊,擅演以黑紅臉為主的袍帶戲。代表劇目有《哭頭》、《陰陽扇》、《反徐州》、《下高平》、《下燕京》、《轅門斬子》,馳名豫北三府地區。1957年,濬縣以滑縣大呂莊、後吾旺班底組建濬縣大平調劇團,團里的張發旺、張玉芹(女)、王愛英(女)、李德平、宋德慶等都是聞名省內外的演員。多年來,濬縣大平調劇團演出區域覆蓋豫北、晉東、冀南、魯西。至今,大平調仍是濬縣最流行的、民眾喜聞樂見的主要劇種。
濬縣戲曲的選材藝術
濬縣還是個產戲的地方,有許多傳統劇目取材於這裡的歷史故事或者民間傳說。據不完全統計,源於濬縣的劇目有二十多個。
以發生於濬縣的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劇目有《白馬坡》、《儒吏完城》等。京劇傳統劇目《白馬坡》,川劇稱《賜馬大宴》,豫劇稱《斬顏良》,取材於《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東漢建安5年(200)2月,袁紹率軍進攻白馬,4月,袁紹命大將顏良攻曹,進兵白馬坡,所向無敵,既斬曹將宋憲、魏續,又敗徐晃,曹軍大震。曹操後遣關羽迎戰,關羽匹馬單刀,直奔敵營,立斬顏良於馬下,白馬之圍得解。羽回,曹稱譽之,並申請漢獻帝,封羽為漢壽亭侯。“白馬坡”在濬縣善堂鎮朱村南。顏良當時就被葬於殉身處,墓高3米。清康熙10年(1671),濬縣知縣劉德新建碑一通,上刻“漢將軍顏良之墓”。後來,劇作家根據史料和《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的故事情節,改編成京劇《白馬坡》。徽劇、滇劇、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等劇種也上演《白馬坡》。清雜劇《儒吏完城》,亦名《守浚記》,全劇共四折。清代雜劇作家許鴻磐根據朱鳳森的《守浚日記》,創作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至道光元年(1821),修改定稿定名為《儒吏完城》。劇中寫廣西臨桂人朱鳳森(字韞山),為嘉慶六年進士,授官河南濬縣知縣。忽報鄰縣強寇聚眾反叛,殺官據城,且要分別攻打鄰近州縣,朱鳳森同滿城文武官吏及鄉紳百姓商議抵禦之策。強寇攻城,朱氏登城督戰,殫心竭力,堅守城池十七天。連斃強寇數頭領,寇首大怒,驅兵急攻,揚言屠城。在萬分危急之時,援兵趕到,朱氏驅兵出城,內外夾擊,寇首劉煥章、周延瑞等被擒,敵兵潰逃。朱氏守城有功,冊封司馬之銜,全城眾鄉紳於縣衙花廳大設酒宴,賀喜慶功。此時,候補州官許某特差人送來所制《守浚北詞》四套,朱氏觀之大喜。
以流傳於濬縣的歷史故事為題材的劇目有《敬德打虎》、《李存孝過江》、《緹縈救父》等。大平調傳統劇目《敬德打虎》,又名《敬德吃糧》、《劉玉娥盤山》。寫尉遲敬德投軍於齊王李元吉,元吉疑其應夢為不祥之兆,重責尉遲敬德四十軍棍,將其趕出營門。敬德憤懣,路過濬縣善化山,見一樵夫被虎追趕,即打虎解救,後跨虎屍倚山而眠。劉武周之女劉玉娥行圍至此,與敬德大戰,後慕尉遲敬德武藝超群,將其留在營中。濬縣城西北三十餘里之善化山,尚有傳說中敬德打虎跨虎而臥之青石遺址。豫劇、越調、宛梆、大弦戲、懷調、五調腔亦有此劇目。大弦戲傳統劇目《李存孝過江》,粵劇叫《王彥章撐渡》。故事見《殘唐五代演義》“李存孝力服王彥章”。相傳,五代時,十三太保李存孝,受晉王李克用之命,領兵巡視河北,路過濬縣善堂朱村東南的淤泥河(現在叫金堤河,也叫浚滑溝)。後梁勇將王彥章此時還未從軍在此剪徑劫掠營生。二人在此大戰,王彥章使一桿鐵槍,李存孝用的是鋼鞭,最後王彥章戰敗,借水遁逃回老巢藏兵洞——善堂鎮王樓村東南的十二眼井,其實應該是從地道逃跑的。現在十二眼井仍存,據說有地道穿淤泥河通滑縣鐵槍寺。民間傳說王彥章是蛤蟆精轉世,現在戲劇舞台上王彥章的臉譜仍是蛤蟆形。京劇傳統劇目《緹縈救父》,又名《除肉刑》、《神醫俠侶》。《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漢文帝時有一個叫淳于意的人,曾任齊太倉令,為官清廉,後辭職研究醫術,到處遊歷給人治病。後獲罪要被押送長安受刑。淳于意臨別家人之時眼望五個女兒,怒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 最小的女兒緹縈勇敢站出來,跟隨父親到了長安。緹縈上書漢文帝陳述冤情,並願做官府的奴婢,替父親贖罪。緹縈為父親免遭酷刑的這種千里迢迢冒死上書的膽識孝心,和這種甘為奴婢的自我犧牲精神,深深地感動漢文帝。於是,他下令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罰,也沒有讓緹縈去當奴婢,並在第二天就下令廢除漢代初年還保留的黥、劓、刖三種肉刑。父女在返家途中,淳于意病故於黎陽(今濬縣),緹縈和她的四個姐姐在大伾山北麓修墓葬父,淳于意墓濬縣人又叫“五女墓”,《河南通志》、《大名府志》和明代《濬縣志》中都有記載。
以濬縣歷史人物傳說和當地民間傳說為題材的有《二進宮》、《桃花庵》、《藍橋會》等。京劇傳統劇目《二進宮》為《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的一折,演的是明穆宗死,太子年幼,李艷妃垂簾聽政。其父李良,蒙蔽李妃,企圖篡位,定國王徐延昭、兵部侍郎楊薄,於龍鳳閣嚴詞諫阻,李妃執迷不聽,君臣爭辯甚劇,不歡而散。李良封鎖了昭陽院,使內外隔絕,篡位之跡已明。徐、楊二人於探皇陵後,二次進宮進諫。李艷妃正自悔嘆,徐延昭、楊薄二次進諫,遂對二人哭訴愧悔之意,並加封徐、楊,請二位扶保幼主。後楊薄斬了李良,扶太子即位。濬縣有王越二進宮扶萬曆登基的傳說。相傳,王越出生時,其祖母開門燒香謝鬥神,門外有楊姓、薄姓兩個進京趕考的舉子避雨。兩人覺得,人家出生咱把門,將來人家要命貴得官了,自己永遠都是人家的門官部下。兩人心生一計,將王越認作義子,並取名楊薄。後來,王越果真才命不凡,官至兵部尚書。王越為官時,很照顧老家濬縣。濬縣民間故事中有《王越修雲溪橋》、《王越放馬場》、《王越建無梁寺》等許多王越為家鄉謀福利的傳說。濬縣人就借王越的楊薄之名,編傳出王越忠心保國扶萬曆登基的故事,後被改編為戲劇《二進宮》。豫劇、大平調等劇種也有此劇目。豫劇傳統劇目《桃花庵》又名《爭狀元》、《撒瓜子》、《張才游庵》等。相傳,明代時候,濬縣城南書生張才浮丘山戲台下聽戲時,與姑山女尼陳妙善相互傳情。散戲後,陳妙善在回庵時,有意將瓜子皮撒在路上,至今,人們還把這條上山小道稱“撒瓜子路 ”。張借著月光,追蹤桃花庵中,匿居數日,暴病身亡。妙善生子,師傅陳妙能托山下王桑氏秘密將幼子抱出庵外,賣於城西北蘇員外為養子,起名蘇寶玉。十五年後,蘇寶玉走親戚,被張才遺孀竇氏看見,竇氏因見到寶玉貌似張才而收為義子。一日,竇氏攜義子蘇寶玉到桃花庵進香。竇氏的祈禱之語被已是桃花庵主持的陳妙善聽到,陳浮想聯翩,看蘇寶玉很像自己當年之情夫張才,遂與竇氏結為姐妹。後妙善道出真情,與親生子相認。蘇寶玉聰明好學,後來科舉金榜題名,遂接陳妙善還俗,並與竇氏一起生活,頤養天年。後濬縣知縣覺得此事有傷風化,強令砍遍姑山桃樹,將桃花庵更名為白衣閣。光陰荏苒,陳妙善、張才之愛情故事令無數有情男女傾倒,也越傳越遠。康熙年間,被編成戲劇搬上舞台,叫《桃花庵》。羅戲、卷戲、宛梆、落腔、懷梆、大平調均有此劇。五調腔傳統劇目《藍橋會》又名《藍瑞蓮打水》。《濬縣民間故事集·藍橋會》載,相傳,少女藍瑞蓮逃荒流落河南濬縣王莊周井固,為生活所迫嫁於周懶官。周年事已高,吝嗇刻薄,逼藍井上挑水。在濬縣善化山讀書的魏魁元上學路過井台,二人天天相遇。一日,魏向藍討水喝時,聽到藍訴說身世,非常同情,便幫她打水,藍十分感激,互生相愛之心。約定夜裡在衛河上藍橋幽會。是夜,魏到藍橋,久等藍不至,突然雷雨驟降,洪水暴發,沖毀藍橋,魏被沖溺。藍擺脫懶官,趕到橋頭,見橋已斷毀,殘桿上掛有魏的藍衫,知魏已死,遂投河自盡。豫劇、二夾弦、大平調、道情戲、豫南花鼓戲均有此劇目。
濬縣早期的藝術家
濬縣在歷史上還出現了一些劇作家,有晚年隱居於此的羅貫中、傅山,濬縣才子盧楠,濬縣知縣朱鳳森等。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羅貫中,晚年隱居濬縣寫《水滸傳》,所作雜劇有《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宋太祖龍虎風雲會》等。
明清之際思想家、文學藝術家、醫學家,傅山字青竹,初名鼎臣後改名山,字青主,別有朱衣道人、還陽真人等字號。清初曾隱居濬縣雲錦寺傳藝授徒,濬縣的張子白、馬大士、滑縣的趙素廬都是傅山弟子,戲曲作品有雜劇《紅羅鏡》、《齊人乞食》、《八仙慶壽》等。
盧楠(1507—1560),字少楩,一字次楩,又字子木,號浮丘山人。濬縣人。明代嘉靖年間著名文學家、戲曲作家。楠所為騷賦,最為王世貞稱許,被列為後五子,著有《蠛蠓集》五卷,《滑縣擒盜記》一卷。《明史·文苑·列傳》有王世貞所作的《盧楠傳》。其遭遇曾被馮夢龍編成話本小說《盧學士詩酒傲王侯》,收在《醒世恆言》中。盧楠的劇作有傳奇《想當然》,共二卷三十八折。劇中寫劉一春與孫碧蓮一見鐘情,私定終身。劉怕事露為禮俗及家庭不容,進京謀取功名,狀元及第被派往邊關,凱旋歸來,碧蓮父將女許嫁於他。碧蓮不明原委,忠貞守盟,不從父命。後真相大自,兩人互訴心曲,結為美滿姻緣。劇作結構嚴謹,曲詞工麗。劇前繭室主人的《成書雜記》贊為“台上案頭,共珍名作”。
朱鳳森(1776-1832),一名奕森,字韞山,廣西臨桂人,清嘉慶六年(1801)進士,詩人、劇作家。富於才思,詩詞並長,知音律。曾於嘉慶、道光年間四任濬縣知縣,總計二十餘年。著有《韞山詩稿》、《守浚日記》等。朱鳳森所撰傳奇有《平錁記》、《輞川圖》、《金石緣》、《十二釵》等。妻姚氏也是一位詩人、劇作家。著有傳奇《才人福》(與朱鳳森合撰),其詩《三元詩》被收入《晚晴簃詩匯》卷一百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