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天水村,是在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中,家廟門口的對聯:宋室天潢派,江南鼎甲家。
天水村住的是宋室魏王派後裔,傳到現在這一代已經是第三十三世。
宋皇室“鼎分三派”太祖、太宗、魏王各領族裔一支。趙匡胤廟號太祖,該支便被後人尊為“太祖派”;匡義(因避帝諱更名光義)即
宋太宗,遂稱該支為“太宗派”;秦王光美,死後39年仁宗即位,被追封為魏王,故其後人便稱為“魏王派”。三派玉牒都是十四字,宋太祖親寫御書並立遺囑:“吾族無親疏,世世為緦麻”。魏王派十四字是: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次、古、光。十四字用完又從頭重複。
南宋末年,中原板蕩,宋室後裔紛紛隱姓埋名以避禍,我祖先的這一支在福州連江縣江南村安頓下來修身養息。到了明初,洪武皇帝詔令前代宋室複姓,先祖趙恢趙汝弘赴京應試,高中榜眼,後還鄉建家廟以傳至今,現被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石頭丹陛佐證皇族,天水村的一個祠堂始建於清代
乾隆年間,正門前橫書金字:江南趙氏祠堂;兩邊的對聯:“宋室天潢派,江南鼎甲家”,提醒人們莫忘這裡曾經有過的煊赫歷史。
繞過了堆滿各種神像的供桌,我們可以看到宋太祖趙匡胤和他弟弟太宗趙光義、魏王趙光美三人身著朝服,正襟危坐,身後是他們父母的塑像。塑像的旁邊是黃燦燦的十八般兵器。
是趙氏族人按照皇家的規格打造和設定的鑾駕儀仗,但是現在只剩下陳列在旁邊的這些兵器,其他的早已經不知去向,皇家的氣派也因此大大遜色。
三位先祖的旁邊掛著宋代18位
皇帝的畫像,包括了南宋最後一位小皇帝趙。“別的祠堂一般在中間供奉先祖牌位,邊上是歷代先人的牌位,而這裡供奉的卻是宋代列位皇帝的塑像,這就是這裡的趙家祠堂與眾不同的地方。”潘越館長指著這些畫像說道。
還能體現祠堂與眾不同的,是台階上那乾隆十三年制的石頭丹陛。普通祠堂是不允許使用丹陛的,石頭丹陛上的四爪雕龍是正面的,三個高高在上的君王仿佛又回到那臨朝聽政的金鑾殿,只這一點就已經足夠說明皇家的風範了。
“百家稱首姓,萬派衍天潢”、“天水御六裔,江南第一家”,祠堂內這樣的對聯讓人多少還感覺到當年趙氏一統中原的王者之風。而祠堂中清代名人鄭孝胥題寫的對聯“見愾聞霜露有懷常怵惕,慎終追遠春秋匪懈篤蒸常”更令人玩味良久。
族譜細說來龍去脈
在祠堂的一間小屋裡,可以看到趙家的族譜,發黃的紙張、已經有些暗淡的墨色,記載這支趙氏族人是如何來到福州的。據說,趙光義接了哥哥宋太祖趙匡胤的皇位後,並沒有按照母親的遺囑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美,反而將他貶往西京,後遣往房州。
此後,趙光美的第六代孫昌國公趙公俊遷徙來到福州,並終老於此,安葬在今竹岐一帶。到了明永樂十三年(1416年),趙光美第15代孫“由福州省郡南津坊遷於南門外吳山鄉趙厝,後為蓋山鎮天水和六鳳兩村”。從此,趙家子孫在這裡安頓下來,靜靜過著他們平頭百姓的生活。趙光美一系從公元1416年遷徙到此至今,已繁衍到第38代,總人口已經數萬人。現在居住在天水村和六鳳村的還有800多戶,近3000多人。
比起漳浦“趙家堡”,村裡的老人很認真地說:我們的歷史比他們久。“趙家堡”一支在南宋末年才來到福建,而這一支比他們早了200多年。
幾百年來,這支趙氏族人默默無聞地生活在這個小村莊裡。由於他們不是逃難來的,因此不必修建宏偉堅固的建築,由於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成為皇帝的希望,他們也沒有“光復大宋”的遺訓和生活目標,所以同為趙光美的後代,他們遠遠沒有“趙家堡”那么大的名氣。一座房子,幾畝田地,天水村的人過著安詳寧靜的生活。村裡的老人們說,他們曾經還有些古物,都在歷史變遷中散失,現在只有這個祠堂還維繫著他們與祖先的情感。
在趙家的祠堂里,人們在三位先祖面前燒香膜拜。村裡的老人們說,他們沒有什麼特別的祭祖的日子,也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或者有人出遠門的時候來拜一拜。
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趙家子孫也出了不少名人。祠堂上掛著不少“
進士”牌匾,正中則高高懸掛著三塊匾,分別是趙在田、趙新和趙振聲三個人的。
趙在田是清嘉慶年間的著名文人,曾授翰林院編修,晚年任福州鰲峰書院山長(主持),死後奉旨入鄉賢祠。他的弟子趙新是我國最後一任冊封琉球王正使,並著有《續琉球國志略》兩卷。趙振聲則是清鹹豐年間的進士,同治年間欽命翰林院檢討。
從趙家的族譜上我們看到,現在的趙家子孫從事各行各業的都有。皇族後裔的身份已經淡到不可捉摸,也許只有在回鄉祭祀的時候,他們才會突然想起,原來自己的身上流淌著皇族的血。
福州天水村:藏在祠堂中的王朝
在福州倉山區博物館潘越館長帶領下,記者驅車來到倉山區蓋山鎮天水村的一個祠堂前。
繞過了堆滿各種神像的供桌,我們看到宋太祖趙匡胤和他弟弟太宗趙光義、魏王趙光美三人身著朝服。
族譜細說來龍去脈
在祠堂的一間小屋裡,我們有幸看到趙家的族譜。
新農村建設
近年來,甘肅省天水市堅持把新農村建設作為破解“三農”問題的總抓手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省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為重點,以“百村示範、千村推進”工程為載體,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壯大主導產業、改善基礎條件、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社會事業、整治村容村貌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初步探索形成了產業支撐型、城郊互動型、生態旅遊型等六種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模式,尤其是秦州區窩駝村、麥積區曹石村等一些試點村走在了全省前列,為全市新農村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實施“產業富民”工程,支柱產業基本形成。按照突出優勢、擴大規模、延長鏈條、提升品牌的要求,大力實施“一村一品”戰略,著力指導各試點村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強化市場行銷和品牌建設,合理調整農業結構,傳統產業得到鞏固提升,“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基本形成,每個示範村都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穩定增收、整村增收的特色主導產業,夯實了新農村建設的產業基礎。全市100個示範村建塑膠大棚2279座,建成微型氣調庫200個,發展蔬菜種植5400畝、果園59657畝、養殖小區20個;100個示範村主導產業收益占農民總收入的比重達到75%以上, 2008年示範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13元,推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09元。
二是突出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按照實惠實用的原則,堅持走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的路子,大力實施以“六小”工程為重點的農村道路、安全飲水、農村沼氣、農村電網、小型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各示範村村情和民眾實際狀況,採取政府引導支持、社會廣泛參與、民眾投工投勞的方式,多方籌集建設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389個村通了柏油路或水泥路,建成人畜飲水工程56處,上水工程7處,建成沼氣池5462眼,建垃圾處理集中堆放點289個。同時,集中整治村容村貌,狠抓了以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水污泥和改水、改路、改灶、改廁、改圈為主要內容的“三清五改”活動,有效地改變了農村髒、亂、差現象,方便了民眾生產生活。各縣區把示範村巷道硬化作為新農村建設中方便民眾生產生活的大事來抓,按照“民眾打底子,政府罩面子”的思路,採取政府補貼水泥、民眾投工投勞、農戶適當集資的辦法,大張旗鼓的開展村內巷道硬化和修建文化廣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518個村的巷道實現了硬化,50個示範村修建了文化廣場,不僅使人居環境和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而且使農民生活習慣和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三是注重規劃編制,建設規劃比較科學完善。堅持把規劃編製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市縣(區)組成專門的工作組,開展了規劃編制工作。村莊建設規劃堅持做到與小城鎮建設、舊村整治、生態移民、災後重建等相結合,推出了以整潔美化型為主、以拆舊建新型和易地搬遷型為輔的三種模式,提供經濟安全適用、節地節能節材的多種設計圖樣,供農民選擇,既節約了土地,又避免了大拆大建;產業規劃編制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的要求,以“一主一副”為主,突出了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定位準確,目標明確。目前,全市100個示範村全面完成了村莊建設、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包括8個省級試點村),完成了600個推進村的產業規劃編制,545個推進村完成了村莊建設規劃編制。
四是強化財政扶持,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市財政三年共安排資金1500萬元,每個示範村20萬元,用於示範村的規劃編制、產業發展、村內道路硬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各縣區也將新農村建設資金列入了財政預算,並積極爭取,整合項目和資金,逐年加大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為產業發展、村莊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三年來,8個省定試點村累計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6322.78萬元;用於示範村和推進村巷道硬化的財政資金達到了7800多萬元。
五是提升民眾生活質量,社會公共事業全面發展。圍繞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事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了中國小危房改造步伐,積極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完善了社會救助制度,促進了鄉風村風文明和社會事業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計畫生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農村“五保戶”供養率、特困戶救助率達到100%,最低生活保障基本解決;試點村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達到96%以上,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試點村公共服務能力得到較大提升,民眾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初步呈現出和諧文明的新氣象。
六是構建和諧新農村,村級文明建設和村務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以爭創“和諧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了星級文明評選活動,平均每個村的星級文明戶在50戶以上,和諧家庭在30戶以上。村級組織體系建設逐步完善,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家庭和睦、鄰里互助的文明和諧新風正在全市農村興起。
七是探索創新,健全工作機制。立足實際,堅持創新,拓展思路,不斷學習借鑑外地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和做法,探索出一些符合我市實際的工作機制,創新和建立健全了多元化的投入機制、責任目標考核機制、協調配合聯動機制、農民民主管理機制和新型農民培育機制,極大地推動了全市新農村建設。
村支書視察
天水村支書參觀冬暖式蔬菜大棚
天水線上山東壽光報導 4月25日下午,天水市第三期村黨支部書記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題培訓班的學員們參觀了冬暖式蔬菜大棚第一村——壽光三元朱村。
初春的三元朱村,靜謐、溫馨、和諧,一派文明小康氣象。三元朱村隸屬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位於壽光最南端,是全國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祥地。
三元朱村有一個好的帶頭人——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是王樂義同志發起了中國北方蔬菜種植的“綠色革命”。1989年,王樂義帶領17名黨員幹部率先建起了大棚,當年建成,當年受益,為民眾帶了頭。這種技術不斷得到推廣。
三元朱村有215戶,850口人,耕地面積1290畝。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300元,2009年,全村80%的農戶收入超過10萬元。
三元朱村是全國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祥地,為不斷適應新形勢,三元朱村廣大幹部民眾勇立農業科技的最前沿,博採各種最新技術成果,大棚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業低效問題。
2005年4月8日,胡錦濤總書記來到三元朱村視察,臨走時總書記囑咐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兩件事:一件事是“要把蔬菜種植技術一如既往地向全國傳授,因為我們國家有好多貧困地區,那裡農民增收太少。我們國家有8億多農民,農民達不到小康,我們國家就永遠進不了小康。”第二件事“要培養人才,首先要把農村國小辦好。因為我們國家有了人才,就興旺發達了。”總書記的囑託給了他巨大的動力,同時也使他深感責任重大。總書記走後,他及時召集全村黨員幹部開會,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決定在我國西北五省區每個省區建設一處科技培訓推廣中心,投入專門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快技術推廣普及。同時,投資120萬元,全面建設村國小,堅決把學校辦好,培養好人才。
三元朱村先後與周圍村投資200萬元,新建了樂義實驗國小;投資150萬元建起了樂義幼稚園,育托幼兒150人;投資220萬元建成了敬老院;每人每年補貼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金15元,並免費為60歲以上的老人檢查身體。該村積極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風民俗健康向上,鄰里團結,家庭和睦,尊老愛幼。
為回響中共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改善民眾的居住環境,三元朱村投資5600萬元,對新農村進行了全面的規劃改造。目前,81棟連體別墅樓土建工程全部完成,各戶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四縱五橫”的新村道路硬化、長度達4061米的污水管道建設工程和占地1380平方米的街心花壇廣場已經全部完工;路燈採用太陽能照明,現已全部安裝完畢。三元朱村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建成標準一流、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村。2005年,三元朱村被確定為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示範村,也是山東省唯一的省部共建示範點。
壽光國際農業科技培訓中心位於山東省濰坊壽光市的三元朱村高科技示範園內,全部採用多媒體教學。在多功能展廳進行新品種展示、有機蔬菜檢測及蔬菜新品種的研發,並濃縮三元朱村蔬菜大棚的發展史。本培訓中心總投資5000萬元,一期投資1500萬元,一期建設完成校園核心區面積100畝,分為3個區;校園核心區、商業示範區、專業實用技術培訓區,每年培訓約5000人次。
目前,三元朱村的農業旅遊已成規模,每個參觀的人都要收10元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