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育人模式的定義)

“三位一體”, 其基本內涵是:人才培養規格融“知識、能力、 素質” 為一體,人才培養內容融學生 “通識能力、 專業基礎能力、專業發展能力” 為一體, 人才培養途徑融 “課堂教學、 實驗實訓、 校園文化活動” 三個培養平台為一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位一體
  • 基本內涵:培養規格融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
  • 總結人員譚偉平
  • 目的:解決學生的能力培養問題
名詞由來,名詞解釋,

名詞由來

“三位一體”, 這個辭彙聽起來有些簡單的表述,但卻是懷化學院黨委書記胡建、 院長譚偉平, 琢磨了好久才概括總結出來的。
懷化學院是2002年新升格的本科,坐落在經濟較落後、交通又較偏遠的湘西,這樣一個條件和基礎,面對激烈的高校競爭形勢, 如何辦出特色?自升格的第一天起, 胡建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培養的學生被 認為是高分低能”? 為什麼用人單位反映 “需求與培養脫節”? 這在許多人看來更關乎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的 “大” 問題,可以說, 多年來在胡建的腦子裡,也一直揮之不去。一輩子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他認為, 這種種“問號” 的原因, 歸結起來只有一個,就是高校在育人過程中太重知識而輕能力, 太重理論而輕實踐。他認為,長期的思維慣性與行為慣性使得同類院校在人才培養上存在三大缺陷: 一是套用型人才培養規格界定不清,使得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及創新存在不確定性; 二是專業教育與能力素質教育相互脫節, 以至於專業教育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相對弱化; 三是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校園文化活動三大人才培養平台缺乏互動與融合, 能力素質培養蕪雜而泛化。人才培養計畫相互抄襲,地方院 校照搬名牌高校的課程設定,月亮走我也走”的現象非常普遍,千校一面, 同質化現象嚴重。
“大” 問題放到 “小” 學校來解決!胡建說, 主要是解決學生的能力培養問題。 “無論是師資、 設備還是科研成果,辦學實力薄弱、 辦學歷史不長、 辦學層次不高的我們, 與 ‘211’、 ‘985’ 學校沒法比, 但人才培養這一塊, 因為人才培養的規格不同, 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資質特徵, 創新育人模式, 在這點上出特色。” 胡建說。 他認為, 全國77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 “985”、 “211” 院校是第一方陣, 地位高、 實力強、 國家投入也大, 是教育系統的 “大型企業”。 而懷化學院這類地方高校, 多處在省會城市之外, 擁有的資源和條件都較一般,是 “中小企業”, 這類學校只有主動參與市場競爭, 探索創新, 辦出特色, 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於是從2007年開始, 胡建和同事們嘗試著提出 “三位一體”, 決定對已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一次大的改革, 希望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探索出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途徑, 通過努力形成辦學特色。

名詞解釋

“三位一體” 即人才培養規格融“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人才培養內容融學生“通識能力、專業基礎能力、專業發展能力”為一體,人才培養途徑融“課堂教學、實驗實訓、校園文化活動”三個培養平台為一體。 2008年3月,此項改革被隆重地寫進黨代會報告。 2009年,全校鋪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