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井胡同,位於北京市宣武區南橫西街北側。明代屬宣南坊管界,清代屬外城西城轄區。七井胡同名為“七 井胡同井”,但是《京師坊巷志稿》卻分明記述為“七井胡同,井一”。七井胡同形成較晚,明代未見著錄,清末始見記載,胡同又不長,宅門也不多,似無挖掘七口水井的必要,以情理推測,七井或為“七眼井”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井胡同
-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南橫西街北側
- 全長:310米
- 均寬:3.8米
歷史沿革,胡同文化,相關傳說,文學塑造,歷史故事,胡同特色,
歷史沿革
七井胡同位於牛街轄區東部,南橫西街北側。西接西磚胡同,東到爛縵胡同,南至南橫西街,呈“T”字形。胡同全長310米、均寬3.8米,門牌:1—39號、2—28號。七井胡同逐漸成巷是在清朝年間。早年間,因此地有七眼小井,供附近居民用水,人們稱之為七井胡同,並沿用至今。現井早已被填死。1965年整頓街巷名稱時,將七井胡同北端的九間房胡同併入,統稱七井胡同。
胡同文化
相關傳說
七井胡同,在南橫西街路北,胡同內有幾家相當氣派的老宅院。詢問這裡的住戶,都說此胡同以前可能有七口井,所以叫七井胡同。可是查閱清代光緒年間編纂的《京師坊巷志稿》,分明記著“七井胡同,井一”。此胡同不長,光緒年間只有一口井,此後也不大可能增加至七口井。
文學塑造
侯寶林先生在回憶錄《一戶侯說》里也提到井窩子,他說“我還幫人拉過水車,那是下雨天……那時興華寺街西口有個水井,一個山東人開了個井窩子,把水打上來,倒在大槽子裡,然後雇個人推著水車,挨門挨戶往各家送水。一到下雨天,道上坑坑窪窪的,車不好推,推水車的就找個小孩在前邊幫著拉一把,給兩個大銅板,拉兩趟給四個大銅板”。
歷史故事
古代城市與水井的關係極為密切,因此街巷又稱“市井”,相傳北京的“胡同”一詞即來自元朝的蒙古語“水井”。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古運河與城市供水研究》說,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統計,北京共有1245口水井,此數尚不包含皇家宮苑與私人宅院水井。但是老北京的水井普遍開鑿較淺,未能達到深處的淨水層,因此多數水井水質不好,被稱為“苦水井”。苦水不適於飲用和做飯,只能用於洗衣或澆花,少量水質好的水井被稱為“甜水井”,老北京有許多胡同名稱就叫“苦水井”和“甜水井”。
胡同特色
老北京舊有胡同上千條,多數胡同都有水井,不少胡同索性即以水井命名,如苦水井、甜水井、大井、小井等等。舊時打井,須由工人進入井筒挖土,有時還須用磚石砌築井壁,因此井筒直徑較大,井口自然也大,稱為大口井。但是大口井不安全,易使人、畜不慎落井,也易飄落雜物污染井水,於是人們在井口加蓋石板,石板開鑿圓孔,形成小口井,又蓋上木製井蓋,以防雜物飄落井中。北京故宮里的水井都是小口井,井口上蓋有石鼓狀的井圈,井圈口徑不過一尺,周邊布滿年深月久被井繩磨出的溝痕。清代嚴禁宮女、太監在皇宮裡投井或懸樑自盡,如發生自盡事件,死者父母將受牽連治罪。宮廷使用沉重的石鼓狀井圈覆蓋井口,含有防止宮女、太監投井的用意。
小口井雖有安全和防污作用,但是不利於多人同時汲水,因此老北京有許多水井,在覆蓋井口的石板上開鑿四個或五個略大於水桶的圓孔,這樣的水井被稱為“三眼井”或“四眼井”,老北京舊有多處名叫“三眼井”和“四眼井”的胡同,即由此而來。現在的大柵欄地區三井胡同,舊稱“三眼井”胡同,那裡還有一塊帶著三個圓孔的石板,就是昔日“三眼井”的井口。七井胡同,過去或許有過一口“七眼井”。
現在的七井胡同有些宅院比較狹窄,又有高大的老樹遮擋陽光,居民們就將洗過的衣服晾曬在大門外面。現在沒有人再用苦水井裡的苦水洗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