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評估性理論

一般可評估理論簡潔而富有啟發性,僅用三條假設就能解釋和整合許很多看似無關的發現,如忽視持續時間、情感預測錯誤。並且它可以套用到以下幾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價值、時間貼現和機率權重;價值和需求的關係;福利和幸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般可評估理論
定義,性質,相關研究,

定義

一般可評估性理論包括三個基本假設。

性質

  1. 假設1:價值的可評估性取決於三個因素。模式(評估模式聯合評估,還有單獨評估)。知識(評估者有關被評估對象所掌握的知識)以及自然可評估性。自然可評估性是指某事物在沒有任何參照,也未經學習的情況下,其數量或性質的改變可以引起相應的主觀感受改變的程度。例如,環境溫度具備較高的自然可評估性。人能天生能夠判斷什麼樣的溫度是舒適的,而鑽石的大小則具備較低的自然可評估性。一般人在沒有任何參照的情況下很難準確評估一顆鑽石的價值。採用聯合評估模式,評估者擁有關於被評估對象的豐富知識,並且被評估對象具有高自然可評估性,則價值的可評估性高,反之,價值的可評估性低。
  2. 假設2:模式、知識和自然可評估性結合起來產生對價值的低敏感性。也就是說,只有三個因素都處於低可評估性水平時,最終的評估才是低敏感性的。
  3. 假設3:如果評估者處於高可評估性條件下,而被評估者(是其他人或者是評估者自己未來的情況)處於低可評估性條件下,評估者會高估被評估者的價值敏感性,即使評估者已經知道被評估者處於低可評估條件下。

相關研究

奚凱元的對於一般評估理論的研究都是圍繞著如何最大化人們的效用這個主題展開的,並且致力於從種行為決策的角度探討幸福學,研究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他戲稱自己是卡尼曼所竭力提倡的“快樂學”研究陣營的主力軍。在數量與價值的關係上,他提出“少即是更好”的觀點。因為,決策通常是在聯合評估的條件下進行的,這種情況下具有高可評估性,並且採用計算評估過程;而生活常常是在單獨評估中展開,這種條件下具有低可評估性,並且採用情感評估過程。結果,做決策時人們往往追求多多益善,而在生活中,常常是多多麻煩。而一般可評估性理論提供一系列通往幸福的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