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斷一切斷·一成一切成

華嚴宗之斷惑說。此宗以‘法性融通’、‘緣起相由’二門為教義根基,對一切諸法盛論一即一切、重重無盡緣起之理。依據此宗‘一即一切’的玄理,可推衍出在根本上斷一煩惱,則一切煩惱皆斷(一斷一切斷)。一人成佛,則於其身中,亦可普見一切眾生皆已成佛(一成一切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斷一切斷·一成一切成
  • 來源:緣起相由’明事事無礙
  • 根源:《華嚴經》
  • 解釋:一即一切
來源,根源,一即一切解釋,

來源

其中,‘法性融通’明理事無礙,‘緣起相由’明事事無礙。而二門之關係,以一事中悉攝諸理,故一事中能現多事。此即理事無礙,故事事亦無礙。依此二門說明一切諸法,故若為法者,無不是一即一切。約斷惑修證,則說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一證一切證等,此非理談而是實修實證之事,故又名此為‘一斷悉成’。有關此一論題,華嚴宗古來即有種種說法

根源

首先,就其根源而說,《華嚴經》〈普賢行品〉雲一障一切障,〈小相品〉雲一斷一切斷,〈性起品〉則說如來身中悉發一切眾生菩提心,修菩薩之行成等正覺。賢首《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六釋此〈性起品謂︰‘若圓教即一切眾生並悉舊來,發心亦竟,修行亦竟,成佛亦竟,更無新成。’
時有疑者問︰‘若爾,何故現有眾生不即佛耶?答︰汝今就初人天位中,觀彼眾生當相即空,猶亦不得,況復得見圓教中事,是故汝見現有眾生,我不約彼說此成佛,但令情見若破,法界圓現一切眾生無不成佛。’
由此可知,情見未破,法界不能圓現,則眾生絕無成佛之義。但是若就法體以觀,則眾生成佛之義不可動搖。
疑者更問︰‘既總成佛,何故亦有發心等耶?’賢首於此約六相圓融,道破大緣起之真髓,雲︰ ‘若成佛門中總成,若修行門中總修行,若發心門中總發心。若離此等總,即空無所有。’一即一切之妙趣,可謂道盡無餘。

一即一切解釋

又,《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三釋惑障之所以一即一切,文雲︰
‘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現種,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故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
《華嚴經問答》卷上更於一人多人之上論此︰
‘問︰一人修行一切人皆成佛,其義云何? 答︰此約緣起之人說故。一人即一切人,一切人即一人故,修言亦爾,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故同雲也。問︰現一人修而余不修,亦一人非餘人,何得為爾也?答︰汝所見但是遍計耳。不聞緣起之法不足言也。’
此上所述,是賢首之本義。後來清涼《華嚴大疏鈔》卷八,圭峰《圓覺略疏抄》卷五等,皆祖述其義。謂成佛是舊來本成,謂斷惑是舊來本斷,而約人說則一人成佛即一切人成佛(一成一切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