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切
- 外文名:all
- 拼音:yí qiè
- 基本含義:全部或全部的事物
詞語信息
引證詳解
《戰國策·秦策五》:“說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貴千萬歲。”鮑彪註:“一切,權宜也。”
《淮南子·泰族訓》:“今商鞅之啟塞,申子之三符,韓非之孤憤,張儀蘇秦之從衡,皆掇取之權、一切之術也。”
《漢書‧平帝紀》:「群臣奏言大司馬莽功德比周公,賜號安漢公,及太師孔光等皆益封。語在莽傳。賜天下民爵一級,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滿秩如真。」 如淳曰:「諸官吏初除,皆試守一歲乃為真,食全奉。平帝即 位故賜真。」師古曰:「此說非也。時諸官有試守者,特加非常之恩,令如真耳。非凡除吏皆當試守也。一切者,權時之事,非經常也。猶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他皆放此。」
《管子·臣乘馬》:“國無幣,以谷準幣。國谷之櫎,一切什九。”
《史記·李斯列傳》:“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閒於秦耳,請一切逐客。” 司馬貞索隱:“一切猶一例,言盡逐之也。言切者,譬若利刃之割,一運斤無不斷者。”
《後漢書·光武帝紀》:“詔隴蜀民被略為奴婢自訟者,及獄官未報,一切免為庶民。”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方大駕南渡,典章一切掃蕩無遺,甚至祖宗諡號亦皆忘失。”
北齊賈思勰《齊民要術·栽樹》:“凡栽一切樹木,欲記其陰陽,不令轉易。”
《百喻經·二子分財喻》:“如是一切所有財物,盡皆破之而作二分。”
明 李贄《答焦漪園書》:“今世俗子與一切假道學,共以異端目我。”
明孫承宗《答袁節寰(袁可立)登撫》:“以展錯為酌計,海上諸兵如淮遠之兵,俱可授之立圖大計,其一切舟楫器械有無多寡,敢煩興綜料。”
清 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一:“洵若楊氏所云,則將舍六藝而言道德,且驅古今一切之書,俱以文藝之末概之矣。”
巴金《我和文學》:“一切舊的傳統觀念,一切阻止社會進步和人性發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殘愛的努力,它們都是我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