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切唯心造
- 來源:華嚴經
- 釋義:佛學常見辭彙
- 強調:人對事物的分析和主觀想像
一切唯心造,謂一切的物境,均由吾人的心念所感得,作惡行善,皆由心為主宰,善惡的報應,也就是由於心的主宰造業,所感得的業果。出自《華嚴經》:“若人慾了知...
謂心外無法,一切萬法僅為自己本性之自心所變現。自性,指自己之本性,亦即本來具有之佛性;唯心,即“三界唯一心”之意,乃否認吾人心識之外,另有實體事物之存在...
佛教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儒家陸王學派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夢中,一切皆只是念頭形成的‘相’,可說是‘名字...‘一切唯心造應作如是觀’——我們的生活的空間就是和”夢“一樣的,是心的...
所以“一切唯心造”,是這么唯心所造。你若看不透,就永遠放不下。老以為外面存在一個好壞的問題,這人這么樣、那人那么樣,你知道這個樣都從哪來的?都是因為你...
學佛修道者若認為自己在世間唯有把一切的因果業都了了,才能夠成佛成道,就是迷人,永難獲得自在和解脫。因為因果本不自有,因果唯心造,所以心了一切皆了,心不了,...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覺林菩薩偈 佟飈《黯》個展海報 談論佟飈的畫是困難的。因為這些作品既不屬於傳統繪畫範疇,也不是當代藝術的慣常領域。中國當代...
覺林菩薩偈,又名破地獄偈,出自《華嚴經》卷一九“升夜摩天宮品”覺林菩薩偈:“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頂禮: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鷺島·中耀參考資料 1. [日]織田得能著 ...
“一切唯心造”。第十二章 怎么踏實修,便怎么風光成就若淨是坐在那兒想:“哪天我開悟了,就……”不可能!修行只有死功夫,第一階段功夫踏實了,才能持續下去。...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大種,叫譬如真如,眾生的形形色色,顛顛倒倒,沒有離開常住真心。也就是沒有離開如來藏性,也即是大光明藏。在這裡有真空妙有。眾生就...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伽葉:世人心裡如何能及?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
心有一切有,心無一切無;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諸法性如是,一切唯心造。詞條標籤: 社會 ...
三界無別法,一切唯心造。是故於日夜,當自勤觀心。心欲起諸惡,速滅如救然。心欲起諸善,愛護如珍寶。行惡雖少頃,未來受苦長。為善向菩提,永證常樂果。 ...
‘一切唯心造’,三界之中無一法而不以心為主的。本經的〈觀心品〉里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譬如萬物皆從地生,如是...
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海上流華之四面菩薩》這部小說結構嚴謹、情節環環相扣,閱讀舒暢,場景描寫和人物刻畫更是老辣非常,作者顯然對中國古典文學有很...
《華嚴經》有一著名偈頌,就為我們揭示了這一原理:“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無論是佛菩薩,還是羅漢聖者,還是天道、人道、地獄道、...
1.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覺林菩薩語) 地藏經 2. 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地藏菩薩語)3. 若見有...
△行菩薩道的人應常常發願無有間斷,地藏菩薩生生世世常發大願,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常發大願即不會懈怠,願為行之先導,所以大願必須常常發。...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伽葉:世人心裡如何能及?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