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一如來

一佛一如來取自佛語: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節選段落: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即是花,花即是佛。只準借花獻佛,不準借佛獻花? 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佛語來源:在唐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禪宗衣缽的繼承人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佛一如來
  • 外文名:A Buddha Buddha
  • 人物弘忍大師
  • 出處黃梅開壇講學
佛語內容,佛語來源,佛語感悟,

佛語內容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 佛語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即是花,花即是佛。只準借花獻佛,不準借佛獻花?所以說越玄越好,咋個都不得拐。
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佛語來源

在唐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裡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惠能禪師聽到了。惠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惠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由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惠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惠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惠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後在惠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惠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惠能,讓惠能連夜逃走。於是惠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也有說16年)之後在南華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惠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唐朝的護國法師,繼續光大禪宗的北宗。

佛語感悟

出自唐蝸寄題廬山東林寺三笑庭聯: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說“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花花世界〕佛教關於“世界”的說法很多。如《華嚴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梵網經》卷上謂: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擔樹。生俗語花花世界源於此。花花世界源於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俗語花花之界源於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說岳全傳》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奪取宋室江山。”又《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眾所住的花花世界。”
是講“一真法界”,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唯有“華嚴經”所講的,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四方皆淨土,因何惹塵埃(何處惹塵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