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生物學的分支學科)

植物學(生物學的分支學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植物學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是從人類文明開始的生物學分支出來的一個學科,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態、分類、生理、生態、分布、發生、遺傳、進化等。目的在於開發、利用、改造和保護植物資源,讓植物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食物、纖維、藥物、建築材料等。由於大部分資料仍採用二元分類法,故廣義上的植物學包括細菌、真菌藻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學
  • 外文名:Botany
  • 學科領域:生物學
  • 研究方向:物的形態、分類、生理等
  • 拼音:zhí wù xué
  • 創始人:提奧夫拉斯圖
學科歷史,生物學,研究對象,研究歷程,研究領域,主要領域,特別分支,相關學科,微觀植物學,學科分支,植物分類學和系統學,植物形態學,植物生理學,植物遺傳學,植物生態學,植物化學,植物資源學,分子植物學,

學科歷史

人類對植物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人類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採集了植物的種子、莖、根和果實。植物學的創始人是提奧夫拉斯圖斯(Theophrastus),在他的著作《植物歷史》(也稱《植物調查》)中將植物進行了分類。1世紀希臘醫生迪奧斯克里德斯(Dioscorides)的著作《藥物論》(De Materia Medica)為以後藥用植物的使用奠定了基礎。1593年中國明朝的李時珍也完成了《本草綱目》的編寫。17世紀末英國生物學家雷確立了現代植物分類的基本原理。17世紀,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顯微鏡,開創了植物解剖學的研究,隨後植物生理學植物胚胎學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中國近代植物植物分類學的奠基人是胡先驌,編寫了中國第一部中文《高等植物學》,發現了中國的“活化石水杉,並將其命名。

生物學

研究對象

從前以植物為研究對象。早期人類的食、住、衣、藥、裝飾物、工具等乃至巫術用品無不取自植物。綠色植物藉助光合作用製造食物,養育了一切生物,人類及許多生物所需的氧氣全系35億年以來植物借光合作用所產生。原始人先是採集植物,以後進而種植植物,自農業人口定居之後才出現了人類文明。人類在這些活動中積累的知識便構成植物科學的基礎。
常稱亞里斯多德的弟子泰奧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300BC)為植物學創立者。西元1世紀,希臘的迪奧斯科里斯(Pedanius Dioscorides)將植物分為芳香、烹飪及藥用3類。西元1世紀,老普林尼的《博物志》中也記載不少植物知識,但謬誤甚多。中國的藥草書出現甚早,但對西方植物學無直接貢獻。印刷術流傳後,西方的草藥志(herbal)才於15~16世紀逐漸出現。
植物學
林奈

研究歷程

16世紀研製出光學鏡頭複式顯微鏡,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17世紀的植物學家不再偏重於研究藥草鮑欣(Gaspard Bauhin)提出許多有效的新概念。胡克(Robert Hooke)、格魯(Nehemiah Grew)及馬爾皮基(Marcello Malpighi)等人的工作創立了植物解剖學。胡克創「細胞」一詞。
18世紀,實驗生理學初步證明,植物在陽光下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並放出氧氣。1753年林奈(Carolus Linnaeus)發表《植物種志》一書,確立了雙名制,並將生殖性狀(花)用為重要分類根據。
19世紀達爾文和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的工作為植物進化觀奠定了基礎。
至20世紀植物學進展更為迅速,這包括:光合作用機理的闡明;光敏色素的發現;植物激素的發現;微量元素作用的研究;遺傳育種技術的進步;同位素計年法的建立;前寒武紀岩石中藻樣及細菌樣化石的發現;抗生物質的分離等。

研究領域

主要領域

植物學有下面4個主要領域:
形態學研究植體(由細胞到器官各個層次)的結構及形狀。分支學科有細胞學解剖學組織學、生殖形態學、實驗形態學等。
⑵生理學研究植物功能,與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密切相關。
生態學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互動作用,在某些方面與生理學相近。
⑷系統學研究植物的鑑定和分類。

特別分支

此外,還有些特別分支,如細菌學真菌學藻類學苔蘚植物學、蕨類植物學、古植物學孢粉學植物病理學經濟植物學、人種植物學等。在形態研究方面,顯微鏡及相應的製片技術具決定性作用。相差顯微鏡使人們得以觀察活組織,而電子顯微鏡則將人帶進超微領域。組織培養法可用於研究植物的形態發生。在生理學領域,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技術大量套用,這包括超離心、電泳、層析、放射性同位素技術、各種電子儀器以及各種光譜波譜技術。X線衍射則有助於了解大分子的構造。生態學將許多生理學方法套用於戶外研究,常需精確測量大量環境參數,而且可能需要電腦幫助來處理數據群落生態學則採用統計方法來測度群體的分布和豐度。現代植物分類學家已能在植物園及溫室、環境室中利用有對照的實驗方法來輔助分類。植物標本及圖志仍是重要的分類參考資料。電子顯微鏡、細胞學及遺傳學方法、植物化學方法都為分類學提供了新的武器。電腦的出現還使數量分類技術得以實現。20世紀後半葉還採用大分子分析來判斷植物間的親緣關係

相關學科

植物學與許多科學密切相關。醫學和有機化學常取材於植物,而農、林、藥等套用學科直接建基於植物學。園林藝術一直為各種文明所重視。農業產品則為人民生活所不可缺。歷史上,至少有300種植物曾用作食物,約100種已馴化或曾大量種植,但僅約200種的產量大到可進入國際商業市場。稻、麥、玉米、甘蔗、甜菜、馬鈴薯、甘薯、大豆、蠶豆椰子香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12種食物,都由原始民族培養而成。茶、咖啡以及人參也都是歷史悠久的飲料。植物纖維不僅提供服裝原料,還可用於制繩、造紙等等。林業一直是建材、燃料、纖維、化工原料等的重要來源,在水土保持、野生動物保護狩獵動物及漁類生息、提供遊憩場所等方面也具很大作用。但森林資源也被大量浪費。森林的這些價值才開始受到重視。重要植物產品還有藥材、芳香油等。
世界許多國家都有植物學會和植物學雜誌,植物園也很普遍。
所有的動物都要依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力把日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釋放出氧氣來維持其生活。植物是人類衣、食、用、住、行原料的直接或間接來源,是維持生物圈生態平衡的重要環節。
早期人類就能分辨出他們所接觸到的植物,並給以命名。隨科學的發展,人們開始把對植物的知識系統化,並且記錄下來成為植物學。以後,進一步注意到它們的結構、化學組成、各部分的功能和繁殖方式。而且自從人類懂得了栽培植物,研究內容更包括了其營養生長和繁殖,以及選育良種和對病蟲害的處理。

微觀植物學

20世紀植物學研究一方面走向微觀,試求把植物的各種活動,物質、能量、信息的轉化還原到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電子水平,並創造了“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法以求迅速繁殖和創建植物新品種。另一方面特別是70年代以來,又趨向巨觀,研究“環境保護”、“生態工程”等課題,甚至擴大到地球生物圈的組成及其調控的研究等。所以植物學已發展為包括眾多分支的知識體系。70年代以來又常稱之為植物生物學。

學科分支

植物分類學和系統學

植物分類學(Plant Taxonomy)和植物系統學(Plant Systematics):是根據植物的特徵,植物間的親緣關係、演化的順序,對植物進行分類的科學,並在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和逐步完善植物各級類群的進化系統。兩者常常混用,但植物系統學更強調植物間的系統關係,即譜系。50年代以來,隨著其他學科的發展,已產生出植物化學分類學植物細胞分類學、植物超微結構分類學和植物數值分類學等進一步的分支學科;尤其8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分子系統學(Molecular Systematics)為植物的系統發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另外,對具體某一類群植物分類的研究也產生相應的分支學科,如:細菌學、真菌學、藻類植物學、苔蘚植物學。

植物形態學

植物形態學(Plant Morphology):是研究植物個體構造、發育及系統發育中形態建成的科學,它已發展為植物器官學、植物解剖學、植物胚胎學及植物細胞學

植物生理學

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動及其規律性的科學。近代植物生理學中各分支學科,如細胞生理、種子生理、光合生理、呼吸生理、水分生理、營養生理、開花或生殖生理及生態生理等已有很大發展。有的已形成專門學科如植物分子生理學植物代謝生理學植物發育生理學等。與植物生理學密切相關的學科有植物生物化學。

植物遺傳學

植物遺傳學(Plant Genetics):是研究植物的遺傳和變異規律性的科學。因和細胞學和分子生物學密切相關,已發展出植物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

植物生態學

植物生態學(Plant Ecology):是研究植物與環境間相互關係的科學。又可分成植物個體生態學、植物種群生態學、植物群落生態學及生態系統生態學。

植物化學

植物化學(Phytochemistry):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植物代謝產物的成分、結構、分布規律的科學,與中藥有效成分、植物系統分類有密切關係,如植物化學分類學就是一個交叉學科

植物資源學

植物資源學(plant resourses): 是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數量、用途及其開發的科學,與藥用植物學、植物分類學和保護生物學有密切關係。

分子植物學

分子植物學(molecular botany):是近30年隨著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質)結構以及基因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發展起來的;指專門研究和揭示植物材料的核酸、蛋白質等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基因的結構和功能規律的科學。它是當今植物學各領域研究的前沿,其分子生物學研究使用的方法已被植物各分支學科所採用。
現代植物科學已進入實驗階段,因而,出現一些實驗的學科分支,如實驗分類學,研究植物物種及種系形成;實驗形態學,研究形態發生及器官建成;實驗胚胎學,研究植物細胞、組織或器官在培養條件下胚胎的發生及建成;實驗生態學,研究人工實驗條件處理下,植物生理生化及內部結構的變化;而實驗植物群落學是以人工生態環境或營造人工植物群落研究植物群落結構動態變化的科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