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漢語詞語)

春秋(漢語詞語)

中國古代先民極其重視春,秋兩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語言含義,常常用來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時,光陰,年齡等。

“春秋”作為一個重要的先秦年代,來源於: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秋
  • 拼音:chūn qiū
  • 基本解釋:一年,四季
  • 出處:《·魯頌·閟宮》
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內涵,古代史書,創作時期,概述,記載,作品價值,歷史評價,體裁史記,春秋時代,文化概念,藝術獨特,

基本解釋

1.一年,四季
春秋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魯頌·閟宮》
歌詞: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少年壯志不言愁》演唱:劉歡
2.歲月,人生。
作家三盅說:清茶一盅品甘苦,濁酒一盅話悲喜,薄粥一盅寫春秋。
3.年齡。
尊公,方今春秋幾何?
4.中國時代名,即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5.《春秋》,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詳細解釋

來歷探源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一年,共255年。
出處
1.春季與秋季。
禮記·王制》:“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晉·陶潛移居》詩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春秋二季農事起始與結束時,照例有老年人向各處人家斂錢,給社稷神唱木傀儡戲。”
2.指春秋兩季的祭祀:
《國語·楚語上》:“唯是春秋所以從先君者,請為‘靈’若‘厲’。” 韋昭 註:“春秋,言春秋禘、祫。”
3.泛指祭祀:
左傳·僖公十三年》:“春秋窀穸之事。”
4.泛指四時
《詩·魯頌·閟宮》:“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鄭玄 箋:“春秋猶言四時也。”
張衡 :《東京賦》:“於是春秋改節,四時疊代。”
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今以其片言,辯其要趣,何異乎夕死之類,而論春秋之變哉。”
5.光陰;歲月:
《楚辭·遠遊》:“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漢書·晁錯傳》:“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紀之後世,為帝者祖宗,與天地相終。”
郭小川《登九山》詩:“望一望,想一想,誰不感到虛度春秋。”
6.年紀;年數:
《戰國策·楚策四》:“今 楚王 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 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皇帝晏駕,春秋十九。” 李廣田《老渡船》:“他在這種情形中已渡過了五十幾個春秋。”
7.編年體史書名。相傳 孔子 據 魯 史修訂而成。所記起於 魯隱公 元年,止於 魯哀公 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敘事極簡,用字寓褒貶。為其傳者,以《左氏》、《公羊》、《穀梁》最著。
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懼,作《春秋》。”宋·范仲淹《近名論》:“ 孔子 作《春秋》,即名教之書也。善者褒之,不善者貶之,使後世君臣,愛令名而勸,畏惡名而慎矣。” 范文瀾 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十節:“《春秋》是一部編年體的歷史。”
8.古編年史的通稱: 周 之《春秋》,燕 之《春秋》等。
漢以後有《楚漢春秋》、《吳越春秋》等。亦泛指史冊、歷史。《史記·樂毅列傳》:“臣聞賢聖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 唐 劉知幾《史通·六家》:“ 墨子 曰‘吾見百國春秋’,蓋皆指此也。” 康有為 《聞徐子靜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淚下》詩:“寃獄兩年悲黨錮,維新元老記春秋。” 光未然《英雄鑽井隊》詩:“誓為祖國獻石油,甘灑熱血寫春秋。”
9.春秋 、 戰國諸子之書,也有以“春秋”為名的,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等。
10.指褒貶:
《春秋》用字,意寓褒貶,因借其意。《春秋》相傳為孔子編訂的魯國史記,對歷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貶而不直言,這種寫法稱為“春秋筆法”。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胸中自有涇渭,皮里自具春秋。”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郭生》:“ 王 ( 王生諦玩之,其所塗留,似有春秋。”因此有成語“皮裡陽秋”、“皮裡春秋”。
11.時代名:
孔子 《春秋》記事,從周平王 四十九年,至 周敬王 三十九年(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計二百四十二年,史稱 春秋 時代。今多以 周平王 東遷至 韓 、 趙 、 魏 三家分 晉 (公元前770年-前403年)共三百六十八年,為 春秋 時代。《孟子·盡心下》:“ 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春秋之末,羣經方備。” 唐韓愈進士策問》:“ 春秋之時,百有餘國。”

內涵

1.王力先生指出,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為春秋二時,所以後來稱春秋就意味著一年了。
2.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中國自古以農業立國,已經經歷了4600個春播秋收。古代歷史學家認為歷史是由一系列事件組成的,而每個事件都有其原因和結果,一事件的起因常常是另一事件的結果,所以事件的起因相當於春播,事件的結果相當於秋收;像本年度收穫的種子是下一年春天播種的種子那樣,本年度發生的某一事件的結果也可以是次年一個事件的起因。所以中國古代學者傾向於把歷史叫做“春秋”。有時也代指人的壽終年齡,如春秋幾何。
3.泛指歷史:甘灑熱血寫春秋。
4.時代名。因魯國編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公元前770年~476年這個時期。春秋時期,始於平王東遷,得名於魯史《春秋》,為東周歷史的第一個階段。據史家推算,魯國史書《春秋》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 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左傳》記載史事較《春秋》明備,下續至哀公二十七(公元前468)年終,共二百五十五年。以上年代再加上周平王東遷時期,則共有三百零三年。又郭沫若認為春秋時代應自周平王遷雒邑之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齊國田氏已實際掌握了齊國的權力為止,總計294年歷史。此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經濟急劇變化,政治局面錯綜複雜,軍事鬥爭層出不窮,學術文化異彩紛呈的一個變革時期,是中華古代文明逐漸遞嬗為中世紀文明的過渡時期。
5.儒家經典之一。編年體春秋史。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一年間的史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6.古代史書的通稱,有時也可引申出一種文筆,即“春秋筆法”。

古代史書

創作時期

春秋時期

概述

《春秋》是儒家的經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王安石甚至說《春秋》是“斷爛朝報”。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春秋》原本秦代以後已經失傳,現在流行的版本是由《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三傳中拼湊的。
《春秋》《春秋》
《春秋》又是魯國史書的專名。各國史書有專名的,如晉國史書叫《乘》,楚國史書叫《檮杌》(見《孟子·離婁下》)。魯國史書專名《春秋》,所以《左傳·昭公二年》敘述晉平公派遣韓宣子(起)出使魯國,看到《易》《象》和《魯春秋》。不過韓起所看到的《魯春秋》,一定是從周公姬旦敘起,才能說:“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而現存的《春秋》,才從魯隱公敘起。隱公父親惠公以上的魯國歷史原始記載已經完全亡佚。《楚語上》也說:“教之《春秋》”,就是說,對太子,用史書教授他。《墨子·明鬼篇》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就是指周朝、燕、宋、齊諸國都有史書,墨子曾讀過。

記載

至遲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記載國家大事;在每一季的開始,一般要寫“春”到“秋”四季的季節。但古人重視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這可能是“春秋”作為史書名的來由吧。現存《春秋》,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傳》和《穀梁傳》載至哀公十四年止,為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魯國史書的原文。
《春秋》《春秋》
相傳《春秋》之書出於孔子之手,舊時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說。但後世亦有不同說法,清人袁谷芳《春秋書法論》說:《春秋》者,魯史也。魯史氏書之,孔子錄而藏之,以傳信於後世者也。石韞玉《獨學廬初稿·春秋論》也說:《春秋》者,魯史之舊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歷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筆而書者必更數十人。此數十人者,家自為師,人自為學,則其書法,豈能盡同?雖然春秋之作者有爭議,但其經過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則無大異。
事實上,春秋作為一魯國的史書,其作用早已超出史書範圍,春秋用詞遣句“字字針砭”成為獨特的文風,被稱為春秋筆法,為歷代文代史家奉為經典。《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但據曹魏時的張晏和晚唐時人徐彥引《春秋說》,都說是一萬八千字(張說見《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說見《公羊傳·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見《春秋》原文,從三國以後脫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記。
因為《春秋》是粗線條的筆墨。為補這一遺缺,後來又出現以春秋為主本的《傳》,即現今流傳下來的《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左氏傳》三種,並稱春秋三傳。《傳》的《春秋經》文字基本上相同,也有一些差異,傳文按年合併,先經後傳。

作品價值

《春秋》雖然不是歷史學著作,卻是可貴的史料著作,因而對於研究先秦歷史、尤其對於研究儒家學說以及孔子思想意義重大。因此,從史料學的角度利用《春秋》不僅符合《春秋》性質的本來,而且比將它視為“斷爛朝報”的歷史學著作更具價值。先秦諸子著作無一屬於史學著作,卻都是今人研究古史所必需的史料,《春秋》的史實和大義因“三傳”而明,這實在是它的特點和優勢所在。
遺憾的是,多數學者長期以來一直對《春秋》的重要史料價值保持著令人吃驚的冷漠。單就對孔子思想的研究而言,若干年來人們始終局限於一部《論語》而已,有學者曾做過這樣的調查:“建國以來,關於討論孔子和他的思想的文字,見諸報刊的,迄今不下八百篇。撇去十年動亂期間所謂‘批儒評法’的渣滓,可作為研究史資料留存的,大約有四五百篇。那中間的見解,色彩各異,精當與否,姑且不論,但如說引據的材料,多半沒有超出今本《論語》一書,也許不會被斥為無稽之談。”針對這樣一種普遍蔓延的奇怪現象,論者意識到:“倘說要談孔子其人其學,《論語》是唯一可信可據的材料,此外諸書都不足征,那就成問題了。”超出《論語》研究孔子及其思想,首當其衝的是利用《春秋》,恐怕是論者上述這段話的題中應有之意吧?
再者,《春秋》是政治學著作,它的政治思想通過今文經學家的解說而得以體現,但由於誤解了《春秋》的性質,現代學者對今文經的學術價值始終未能給予應有的重視。公羊學、榖梁學甚至一度成為現代學術史上的無人問津的領域,治先秦史而不讀《公羊傳》,這在今天的學者看來已不算什麼不可思議之事,而研究今文經學反被目為驚世駭俗之舉。當今學者蔣慶曾就此批評道:“降及晚清,奇葩再發,康崔獨秀,經苑芬芳。豈思室內起火,疑古蜂起;歆學餘緒作浪興風。於是辯有為亡,非聖無法;托治國故,以史亂經。自此而後,斯學掃地,無人講習,更糟踐踏,旨喪義缺。此間雖有一二賢者如北流陳柱欲挽狂瀾而崇正學,然曠野孤歌,其學無聞。至今,又忽忽六十載矣,公羊已為絕學。”蔣氏的復興儒學之議是否恰當姑且不論,但作為古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內容,今文經學無疑應被納入研究者的視野,則是不容置疑的。

歷史評價

孟子曰:“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焦茲說“說《春秋》者,莫先於孟子”。
《宋史·王安石傳》:“黜《春秋》之書,不使列於學官,至戲目為斷爛朝報。”

體裁史記

春秋’以“年時(季節)月日 - 記事”為體裁。
《春秋》《春秋》
年:魯國之君主、魯公在位紀年。
時:季節。四季之“春夏秋冬”。
月:“正月、二月、三月…”。
日:“甲子、乙丑、丙寅…”。
記事:短句構成。
例如:隱公元年讕瑎(文依‘左傳’)。
年 四季 月 日 記事
元年 春 王正月
三月 公及邾儀父盟於蔑 (隱公在蔑與邾地國君儀父盟交)
夏 五月 鄭伯克段於鄢 (鄭伯在段地打敗其弟弟共叔段
秋 七月 天王使宰咺來掃惠公仲子之賵
九月 及宋人盟於宿
冬 十有二月 祭伯來 (祭伯這個人來訪)
公子益師卒 (公子益師去世)
二年 春 公會戎於潛
夏 五月 莒人入向
無駭帥師入極 (無駭的軍隊攻入極)
秋 八月 庚辰 公及戎盟於唐
九月 紀裂繻來逆女
冬 十月 伯姬掃於紀 (伯姬出嫁於紀)
紀子帛莒子盟於密
十有二月 乙卯 夫人子氏薨 (夫人之子氏病亡)
鄭人伐衛 (鄭國之人攻討衛)
(註:上文中對於春秋的解讀在三傳之中各不相同,故括弧中的只是其中一種參考)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簡練,事件的記載很簡略,最少一字,如僖公三年六月“雨”;或二三字,如僖公三年夏四月“不雨”、八年夏“狄伐晉”;即使是最多字的“定公四年春三月”敘述也不超過四十五個字。最初原文僅18000多字,三國曹魏時張晏計算《春秋》共有18 000字,晚唐人徐彥的計算亦有18000字,南宋王觀國《學林》則記載有16500個字,現存版本則只有16000多字。因此古人為此書又寫了一些著作,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稱之為“傳”。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為春秋作傳者共5家:
《左氏傳》30卷
《公羊傳》11卷
《穀梁傳》11篇
《鄒氏傳》11卷
《夾氏傳》11卷
其中後兩種已經不存。公羊傳和穀梁傳成書於西漢初年,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所寫,稱為今文。左傳有兩種,一種出於孔子舊居的牆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型寫的,稱為古文;一種是從戰國時期的荀卿流傳下來的。
公羊傳和穀梁傳與左傳有很大的不同。公羊傳穀梁傳講“微言大義”,希望試圖闡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認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認為有些內容有牽強附會的嫌疑。左傳以史實為主,補充了《春秋》中沒有記錄的大事,一些紀錄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認為左傳的史料價值大於公羊傳和穀梁傳。

春秋時代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群雄紛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為止(也有學者認為應到三家滅晉(前453年)或三家分晉(前403年)),稱為“春秋時期”。
春秋諸侯大國簡圖春秋諸侯大國簡圖
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曾經編了一部記載當時魯國歷史的史書名叫《春秋》,而這部史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構成一個歷史階段的春秋時代大體相當,所以後人就將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春秋時期,指的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東周的前半期。
《春秋》《春秋》
東周一開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仍。小的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在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於是通過公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定,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隨著牛耕的普及和鐵制農具的套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公元前453年晉國出現了韓、趙、魏三家大戶,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齊國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殺齊簡公,專齊政,形成“田氏代齊”的局面,史稱“田陳篡齊”。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器皿春秋時期器皿
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代。
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文化概念

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大發展的時期,實現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歷史轉型。在春秋這個轉型期,儘管夏商周以來的傳統觀念仍在人們心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普遍地發生著影響。周天子及其諸侯政治權威的動搖與衰落,學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隨之而出現的學術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間等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又引起了人們思想觀念的某種改變,這些變化正是春秋時期思想文化轉型得以實現的歷史條件。

藝術獨特

春秋時代的藝術,主要是青銅器上面的雕刻。著名的三足羊首鼎就是春秋時代的青銅藝術品。1923年,在新鄭市出土了大量春秋時代的青銅鼎、爵,和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相比之下工藝已經大大發展。青銅器上的紋飾也很講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