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壇經(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經典)

壇經(壇經)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六祖壇經》,佛教經典,亦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其弟子法海集錄。是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

基本介紹

  • 書名:六祖壇經
  • 別名:《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不同版本,主要思想,關於《壇經》的爭論,

不同版本

版本大致可分五種類型:1、敦煌手抄本。不分品目,題作“《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兼受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經尾題為“《南宗頓教最上大乘壇經法》一卷”。一般以此本為最古。後稱此本為敦煌本。2、惠昕本(興聖寺本)。書前有惠昕序,系根據繁本《壇經》刪定而成。後傳入日本,又有金山天寧寺本及大乘寺本,題作《韶州曹溪山六祖大師壇經》,卷數品門均同,文字稍異。書前無惠昕序,有北宋政和六年(1116)比丘存中的序文。3、高麗傳本。題作《六祖法寶壇經》,疑即德異刊本(1290),元延祐三年(1316)、明萬曆二年(1574)重刊,光緒九年(1883)再刊。前有德異《略序》,記述六祖身世,正文分十品。明正統本及曹溪原本,題作《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正文前之《略序》、各品題名均與高麗傳本同。4、流通本。題作《六祖法寶壇經》,前有德異序,《略序》改作《六祖大師緣起外紀》,亦分十品,次第略有更動。與此本體例相同者有真樸重梓本(前有明成化七年御製序、宋郎簡序、重刻凡例、六祖大師緣起外紀,題下有“賜紫當山主法第三十七世孫真樸重梓”)及金陵刻經處本(1929年刻)等。5、明南藏本。前有宋契嵩撰《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題下有“風幡報恩光孝禪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寶編;僧錄司右闡教兼鐘山靈谷禪寺住持淨戒重校”。不分品、卷。萬曆四十八年趙琦美所刻房山石經本與此同一體例,但題下重校人改為“明周至住山比丘圓載、西吳學人真程同校”。

主要思想

經文主要記載慧能的生平事跡和言教。根據“自性本清淨”之說,宣揚“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基本思想。《壇經》的思想對禪宗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佛教著作被尊稱為“經”的,僅此一部。

關於《壇經》的爭論

傳統上,《壇經》一直被認為慧能所說、法海所記。20世紀初,於敦煌文獻中發現了慧能的《壇經》及其弟子神會的語錄,《壇經》研究有新的發展。1930年以來,胡適據敦煌文獻,先後發表《荷澤大師神會傳》、《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壇經考之二──記北宋本的六祖壇經》,認為《壇經》的作者不是慧能而是神會。1935年日本宇井伯壽著《第二禪宗史研究》,不同意胡適之說。1964年日本關口真大撰《禪宗思想史》,認為《壇經》代表了神會的思想。1967年日本柳田聖山作《初期禪宗史書之研究》,更認為《壇經》中“無相戒”“般若三昧”“七佛二十九祖說”等,是牛頭宗六祖慧忠所說,鶴林法海所記,神會晚年把它引入自宗,由門下完成。1971年在台灣的印順著《中國禪宗史》及《神會與壇經》,反駁了胡適的主張。近年來,中國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壇經》的基本內容代表了慧能思想,同時其中也有後人增益的成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