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擴張”理論

海底擴張”理論始於赫斯(H.H.Hess) 在1960 年提出的一種假設,認為有一種對流運動迫使地球深部的物質自洋中脊軸部湧出,並向外推移,越過海底,最後消失在大陸邊緣的海溝中。幾乎同時由梅森(R.G.Mason)、拉夫(A.D.Raff)、瓦基埃(V.Vacquier) 發現了北美洲西海岸外的海底存在規則的條帶狀地磁場強度與地磁極性的變化,實為磁極正向與反向的變化。接著由瓦恩(F.J.Vine) 和馬修斯(D.H.Matthews) 於1963 年提出地磁場每隔幾萬或幾十萬年發生一次倒轉的推斷,如果熔岩自洋中脊軸部上涌,當它冷卻時就會按當時的地球磁場方向磁化,然後它被推開。之後,由海茨勒(J.R.Heirtzler) 於1968年明確提出了“海底擴張”理論。

海底擴張理論的重要證據是: 對海底古地磁條帶的解釋,藉以繪出了海底地殼年齡的等時線; 深海鑽探揭示海底岩石的年齡,最老不超過2千萬年,並且從洋脊向兩側由新變老,海洋島嶼岩石的年齡也是越接近洋中脊越新,推算平均的推移速度為2~6cm/a; 此外,還有橫截洋中脊的轉換斷層的認定,海底地熱流的測量,赤道海洋沉積帶的遷移等多方面調查研究的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