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赫斯,男,1906年5月24日生於紐約,畢業於耶魯大學,美國海洋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H.H.赫斯
- 出生日期:1906年5月24日
- 職業:美國海洋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
- 畢業院校:耶魯大學,
H.H.赫斯,海底擴張說,
H.H.赫斯
美國海洋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1906年5月24日生於紐約,1969年8月25日逝於馬
H.H.赫斯薩諸塞州伍茲霍爾。畢業於耶魯大學,1934年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48年成為該校教授,1950年擔任該校地質系主任。他在海溝重力、島弧造山作用、洋殼與蛇綠岩套的研究方面均有重要貢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海底擴張說
sea-floor spreading hypothesis
沿大洋中部穿透岩石圈的裂縫或裂谷向兩側擴展並導致新生洋殼的學說。它認為地幔物質在這種裂縫帶下因軟流圈內的物質上涌、侵入和噴出而形成新的洋殼,隨著這個作用不斷進行,新上涌侵入的地幔物質把原已形成的洋殼向裂谷兩側推移擴張,致使洋底不斷新生和更新。由於洋殼不斷向外推移,及至海溝島弧一線,便受阻於大陸而俯衝下插於地幔,達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長平衡,從而使洋底地殼在2~3億年間更新一次。
H.H.赫斯於1960年首先提出洋盆的形成模式。隨後R.S.迪茨於1961年用海底擴張作用討論了大陸和洋盆的演化。赫斯於1962年對洋盆形成作了系統的分析和解釋,並闡述了洋盆形成、洋底運移更新與大陸消長關係。這一理論為板塊構造學的興起奠定了基礎,並觸發了地球科學的一場革命。海底擴張說從以下事實得到驗證:①1963年F.J.瓦因和D.H.馬修斯從地磁場極性的周期性倒轉的分析發現洋中脊區的磁異常呈條帶狀、正負相間、平行於中脊兩側,對稱延伸,其順序與地磁反向年表一致。這一事實證明了洋底是從洋中脊向外擴展而成,洋底磁異常條帶因順序相同而具有全球的可對比性。②1965年威爾遜提出了轉換斷層的概念,證明岩石圈板塊的水平位移成為可能,並因此闡明了洋中脊的新生洋殼和海溝帶的洋殼消減之間的消長平衡關係,即擴張速率與消減速率相等。通常用擴張速率來表示海底擴張作用的強度,一般以一側的速率來表示。太平洋的擴張速率為每年5~7厘米,大西洋的擴張速率為每年1~2厘米。